2019小升初考题预测:猴年春晚陕西元素

144
作者 妮子121729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13 10:59 字数 5166 阅读 1196评论 0

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猴年春晚可谓亮点不断,创新十足。陕西西安作为今年春晚的分会场,陕西元素当然少不了,气势磅礴的永宁门,激情四射的华阴老腔,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陕西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各地民俗文化的慢慢崛起,小升初考试便把民俗文化做为拟题的一个方向点,新注入的考试元素让出题方向更加宽广,考试内容更加多样化。比如:15年西工大附中在小升初试题中就出现了兵马俑、秦腔艺术、华县皮影戏等试题;15年铁一中小升初试题干脆把《听秦腔》做为阅读理解题,试题中还有户县农民画、马勺脸谱等试题。民俗文化成为了小升初试题的一种新元素,陕西民俗文化繁多,但出题老师并不是随意的拟题,一年来或者近几个月比较突出民俗文化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对象。随着小升初考试的逐渐逼近,今年哪些民俗文化会出现在考题当中,我想春晚应该是一个选材的大方向。

激情四射的华阴老腔一声吼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县市,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华阴老腔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华阴老腔分阿宫腔和弦板腔两个大类。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戏种,是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种。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改音乐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

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唱起来

陕北民歌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汉族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陕北民歌有她鲜明的地域特征:接地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

“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相关推荐:

2019年陕西中小学收费标准公布

小升初也是一场信息战,如何了解目标学校?

杭州中学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