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预测:眼光
米粒妈妈网为你精心推荐高考作文:
历年高考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学会换一种眼光,也许就会海阔天空。米粒妈妈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高考作文预测:眼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米粒妈妈网的作文栏目。
高考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眼光”为话题,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篇一:换一种眼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鸝,黄鸝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鸚鵡,鸚鵡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牌,你能说清到底谁压在谁的上面吗?
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懦夫”与勇士、“好高騖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別,人类却懂得,於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贏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於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
很多人惯於標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地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別人的“污点”,而对別人所发现的自己的污点浑然不觉,乃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犯了片地事物的错误,忘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训,此其一;其二,百灵会唱歌,苍鹰飞得高,这些都是客观实际,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却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好比苍鹰自己或別的许多人恰以为这是勇气与力量的体现。
如果换一种眼光呢?以喜鹊为例,假如它换一种思维方式,思考一下:我这种生活是不是有些“失节”呢?苍鹰飞得高的勇气和力量我有没有呢?这样情况便不同了:怪圈被打破,鸟类將成为一个由各个富有个性的个体完美融合而成的整体。
以鸟喻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奔波,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如果我们不换换眼光,而总是以传统思维定势来判断谁是谁非,在看別人和看自己时下意识地採取两种標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对自身、对別人及对社会的正確认识,再美的世界,也就只能是雾中之花,甚至连花也不像了。
所以,让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样,鸟类的怪圈才不会出现人间的复印件,我们才能在对主客观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建设更新更美好的生活。
篇二:把眼光放远点
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大约七八岁的放牛娃手捧语文课本,骑在牛背上专心致志地读着,牛角上掛着书包。画题是:爸爸不让我上学了。
牛背上那小孩勤奋好学的精神固然值得讚赏,但漫画的主题不在此。它从侧面讽刺和批评了那位只顾眼前利益而毁掉“儿子”前途的“父亲”,从而引起观者深深的思考。为什么那位“父亲”会干出这样的蠢事呢?
问题很简单,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不少农民也在渴望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有些自以为“聪明”的家长,把学生当成致富的帮手。这不是鼠目寸光吗?
这些学生本应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他们却流落街头,摆小摊,当人力。他们像一个未熟的西瓜,过早的被摘下,永远也“甜”不起来。这无论对谁,都是一个损失。
更可悲的是那些愚蠢的家长干了傻事之后,还在得意洋洋。以为輟学可以节省他们的大笔开支,又多了一个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殊不知,他们贫困的原因根本不在於缺乏劳动力,而是现代的新思想、新科学。他们过早的摘掉了“西瓜”,结果是不但卖不出价钱,反而白白地浪费了。
目前,我国文化素质比较低,12亿人中,文盲所佔比例竟达1/4!我国公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不足四年,而受高等教育的人还不佔总人口的0。6%。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我国国民教育的形势相当严峻。如果所有的儿童都这样輟学,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只能是幻想。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小家直接影响国家。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家长们只看到了小家,而没有想到国家,他们把自己的小利益看得太重,而忽视了国家的大利益。
21世纪离我们只有几年的时间了,那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是一个人才竞爭的世纪,而我们这一代正是那个世纪的主力军。如果一个从小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的人,能参加竞爭吗?我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应该为下一个世纪而准备。
回顾中国的近代史,为什么腐败的清政府受人宰割而无力回击?不正是封建制度禁止传授科学知识使得先进变成落后吗?当帝国主义用起洋枪洋炮时,他们还在用大刀长矛;当別人驾驶的是机动军舰时,他们还在用木製的帆船。科学技术如此落后!是不是没有人才呢?根本不是,是教育落后使人才埋没了。现在,我们有些人为什么还在干埋没人才的蠢事呢?
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奉劝那些为眼前小利而荒废孩子学习的人,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再傻下去了。
篇三:欣赏的眼光
欣赏,这个词语看似文艺,看似高尚,看似典雅,但要真正做到,其实不容易。
成功之人,他可站在高处欣赏别人,这能使他更上一层楼,站的越来越高。但在我的眼里,我认为不论身处何地身,居何时都懂得欣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有欣赏自己,不断地增强自己,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即使身处家境贫困,我也能过得和普通家境的孩子一样,我只不过是比别人省吃俭用了点,假期我会出门打工,也照样过得自在。虽然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喜欢互相攀比,炫耀自己拥有的东西,有时候我还会被人嘲笑,被人遗忘。但是,我不介意,我不在乎,那是因为,我欣赏自己的乐观。
每每考试,都有失败的几次,都有不达理想的几次。虽然每次当自己看到自己努力了那么久,结果却是那么的不称心如意时,都会忍不住落泪,一切仿佛就像付诸东海,竹篮打水一场空。心情差至低谷,就像一朵焉了的花,死沉死沉。但,在冷静过后,我又会重振旗鼓,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它们。在哪里跌倒,便在哪里爬起。因为,我欣赏我的自信。
我看过一张图片,大概的意思是:一个小男孩扛着锄头挖着宝藏,在只有最后不到一米的距离时,这个小男孩却失望地拖着锄头走了,因为他早已失去了耐心。而在另一边的小兄弟,在他坚持不懈之下,终于挖到了那些梦寐以求的宝藏,。我明白只有坚持才能成功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太苦,因为太累,因为没有耐性与恒心。但是我欣赏我自己坚持的精神,一旦定下的目标,那么我会在所不辞,一拼到底,直至完成任务。中途放弃的做法,绝对不是属于我的风格。
欣赏自己,说起来难做到,但做起来其实挺简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你才能过得更加自在。
篇四:眼光
米粒妈妈网为你精心推荐高考作文:
历年高考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你把眼光投向什么,你的眼中便有什么。
——题记
眼睛是窗,照亮一方净土。不知道从你眼睛中射出的光能否照亮前方,不知道从你眼睛中说出的话能否滋润一方?
他说,把眼光投向“善”,便能抚平受伤的心;他说,把眼睛投向“真”,便能活出“真我人生”;他说,把眼光投向“情”,便能显耀人生精彩。
那么,您呢?
我从您的眼光中看到了“善”。
您总是和蔼地看着那些孤寡老人,您的眼光离不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哭,他们笑,总是在您的眼中激起一阵微波。所以,您感动了全中国,只因您把眼光投向有需要的人,给他们爱与温暖,抚平一颗颗孤寂的心。就是您呀,林秀珍。从您的眼光中让我们看到了善的美,于是,您的女儿在您的影响下,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照亮山区“真善美”地传统。原来,眼光中有“善”,便能播下“善”的种子,世代相传。
我从您的眼光中看到了“真”。
您总是那样的潇洒脱俗,您总是不肯低下您高贵的头,您总是举杯邀明月,抒发心中的“至真性情”。面对“金樽玉杯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面对权贵挑畔,您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演绎“贵妇磨墨,力士脱靴”。您的眼光从来不投向“骄淫”,您的眼光只向“高洁”停驻,我为您感动,我为你折服。眼光中有“真”,活出真我个性,眼光中有“真”,心中就能焕发自我傲骨,成为世代榜样。原来,眼中有“真”便能活出个性,清新高洁。
我从你们的眼光中看到了“情”。
是爱国情,使鲁迅先生您漂洋过海,在那如晦的年代,做人民的“牛”;是爱国情,使老红军们呀接受“爬雪山”,过“草地”,在那人心沸沸的年代,做战争的牺牲品;是爱国情,使杨利伟先生您接受骇人的训练,在激扬的年代,做试验品,飞上太空,实现人们的梦。
你们的眼光有“情”,诠释爱国之情,你们的人格再现爱国之情。
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善”,投向“真”,投向“情”吧!
只因眼光有什么,心中便有什么。
篇五:换一种眼光
美,来自外表还是源於內心?
关於这个问题,我还一直弄不太懂。我的一位好朋友青,最近因为脸上长了痘痘,鼻子上又长了黑头,再加上眼睛下面的那两个眼袋,着实把原先那个皮肤白凈的形象给毁了。人们见到她,都避而远之,认为她长得太丑了,污染了他们的眼睛。更有甚者还当面嘲笑她、侮辱她。走到哪儿,似乎都有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感到十分的自卑。“世界之大,竟无我的立身之处?”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多余。
面对自己的好朋友遭遇这种困境,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难道美只能用肉眼去捕捉吗?我想不然。“內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歧视长得丑的人呢?难道外表美在天平上称出来的质量或多或少都真的要大於內心美吗?
在这方面,我觉得人们就得换一种眼光来看问题了。世界之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张脸,或清秀、或漂亮、或丑陋、或相貌平平,就连多胞胎都长着不一样的脸。这么多的脸,经过比较,肯定会有美丑之分。但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內心,那种由內而外散发出的气质、香味,它才是一个人美与丑的衡量標准。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就其外表来判断他这个人的美或丑,而是从他的行为、动作、言谈举止去观察、去发现,不能光被外面所迷惑而应该深入地去挖掘出內在的美德,再美的也不过是一种装饰,就算你装饰得再美、再豪华,內心的空虚也会使你的这种装饰黯然失色。而再丑陋的外表下埋藏着的是一颗火热的、散发著光芒的心,那么这种美將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衝出去,洗涮掉外表的残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永恆美。
换一种眼光看丑陋其实你也会觉得丑可能是一种美;换一种眼光看美丽,其实你也会觉得美可能是一种丑陋、阴险。
换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从多方面了解物质本身,真正认识美与丑。
其他优秀文章:
2018高考作文预测:配角的光环
快乐的元宵作文
平凡的英雄作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
剧本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