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京小升初征文:拨开迷雾——小升初我们这样走过
南京奥数网 春走夏来,2019小升初,蓦地,又将落幕。每年似乎,一样的期盼、坚持、等待,却总还是有着,不一样的纠结、心酸、煎熬。最后,各有各的收获,各有各的精彩。>>>点击查看全部征文
四年级前不知道小升初竞赛的激烈,无意进入了家长帮(以前还叫E度论坛),看了论坛中娃的小升初经历,受益于家长帮,也回馈家长邦,分享我们的小升初经历。
第一篇不打无准备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名小每年那么多被推优南外,就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目标明确校,提前规划,从四五年级开始就有针对性的提优班,家长也是积极配合在外面培训机构学习。相比之下,我们是懵懂的,娃幼升小择校,我们就想着交通方便,选择了我们坐地铁方便的一所老牌二类名小,我们这个小学可能在五六十年代人心中,还是不错的。学校氛围相当宽松,低年级时二点多就放学了,即使到六年级我们也是在下午三点多就放学了。在四年级前,我对于小升学没有概念的。记得三年级时,有次娃的班主任问我,你们以为初中准备上哪里呢?我说,就上江宁或河西的某所名办初中,因为离家近。班主任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现在回想起来,老师肯定是觉得我们家长无知,也根本不了解初中学校的排名。
三升四的暑假误打误撞,看到了家长帮论坛,进了XES的家长群。看到家长群里在讨论报名报班,(当时还没有手机APP这一说),说要清晨六点就让家中爷爷奶奶去机构排队,就为了报一个合适时间的数学班。我似乎从此刻被点醒了,于是三升四的暑假报了学而思班,开始了我们家的奥数之路。
刚开始学奥数,娃爸每次都跟着他一起上课,回来后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讲题,做练习。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讲题是个好的方法。因为奥数毕竟比较难,有时孩子一知半解,家长可以从讲题的过程看出,孩子是否真正的理解,再加以指导。到了五年级以后,我们家上课,家长就不再陪听了。对于是否上奥数,其实家中是有争议的,娃爸开始认为没有必要,学好课内就行;娃外公以前当过高中数学老师,看了奥数教材,直摇头说对于小学生太难,是“小牛拉大车”。不过,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有时民主的家庭也需要集权,哈哈),没有放弃。事实证明,至少在南京这边一个小升初的环境下,奥数不管是对于择优选拔;还是一些民办校的优录考试,以及新初一的分班考,肯定是有用的。你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适应环境。
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在学而思老师的多次建议下,娃第一次参加的杯赛是四年级“希望杯”,在考前两个月,我出差在外地,娃爸带着娃,做题复习,这是我们第一个校外奥数奖,虽然是二等,但是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听其他家长说,小升初认可SR的证书。于是我们在四下报着试试的心态,开始报了SR。其实娃是不愿意的,我就做他工作,开始和他说一些小升初的情况。这学期的SR课程,基本是打酱油,因为是新生,只能是最普通的班开始,孩子回来说,他坐在最后一排,上课有的同学都睡着了;我们班级每周都有一群班长家长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我们家是活动铁杆,课可以不上,活动不能缺席,估计一学期缺课有一半。SR期中考,从考场出来,他说,妈妈我有四题不会做。我说考完就算了,不会做就不会做。结果这次,分数出来后,娃又给了我们惊喜,得分是100分,五星。原来除了他不会做的四题,其余的准确率是100%。五年级开始因为要升班到祁家桥,我又是考虑到“远”,正在纠结中。发现SR群中家长在团课,一群周折后,在银城街开始了继续学习。也开始接触到了很多名小的牛娃和牛娃的家长。反观我家娃,学习中还是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团班中,发现其他同学的付出,家长的付出,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最后我们这个团班,很多优录了南外和树人。也正是通过四五年级的学习,了解了信息,也使着我们把原先的小升初目标校由离家近的某民办校,确定了更高的目标。
说了奥数,再谈谈英语。
低年级时,我们在XDF学习。假期没有报剑桥培训班,带着孩子背背单词,练练听力,考了剑桥一级和剑桥二级。后来了解新课标的证书在小升初比较有用,所以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新课标,五上通过新课标四级优秀;五下通过了新课标五级优秀。因为在上新课标的课,所以参加小英赛也是比较顺利得拿到了国二。
说到小英赛的考试,还有个插曲。拿到小英赛的准考证,看到地址,我想当然认为这个考点就在我家附近。当天送孩子到考点后,我就开车离开。过了五分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娃借考场老师的电话打来的,说送错考点了。晕呀,此时距离开考时间很短了。匆忙回原考点,接到娃再向另一个考点奔去。心中说不出的烦燥和后悔,反而这时娃还安慰我,说没关系的。慌乱中到新考场已经迟到了,在这种时间不足状况下,娃着急应战,拿到了国二市一,和“国一”差一分。
五年级这一年,我们家是比较辛苦的。因为奥数和新课标同时要迎考,尤其是春季的杯赛季。不过,我们家始终保持着学习和娱乐两条线,毕竟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即使在五下最忙的时间,每两周都会和一群伙伴外出玩一天或半天。有一次是SR星级考前,某个周日下午,和同学聚会玩了半天,距离我们打羽毛球课的有半个多个小时空隙,娃在咖啡厅完成了一份复习卷。
总结一下,在小升初的阶段,家长的信息和准备非常重要。所以也要再次感谢家长帮给予的信息平台。
第二篇小升初之——焦虑是种坏情绪
有种出身叫“名小”,有种拼爹叫“学区”。对于非名小,又无好初中学区,但是又有择校要求的家长,难免会限入焦虑中。这种焦虑,就会影响情绪,有时会影响家庭和谐。
作为一位爱操心的妈妈,在小学六年,有时也会不知不觉中限入焦虑。
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兴冲冲地提前了十几分钟到了教室,班主任面前围了一群家长,都想了解自己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情况,班主任是位退休返聘的老师,正对着一位家长说:“##小朋友,表现很好,学习和纪律都好。”我凑上前,自我介绍道,“我是某某孩子的家长,请问一下,我们家小朋友怎么样”。班主任立刻说,“**学习很被动,不行,学习没反馈”。我尴尬地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班主任可能看我表情呆住了,接了一句,“读书的时候都听不到他的声音”。
有时放学后,我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他会说“我今天又被罚站在教室后面了,因为同桌找我说话”。
因为没有上过幼升小,当时也没买过课外练习,一年级的单元考,有时只有八十多分。班级第一批戴红领巾的名单中没有娃,(第二批时所有孩子都戴上了红领巾)。
有时会问他,班级其他孩子学习情况,他会说,他们都挺好的。
“那你呢?“
“我觉得他们学习比我好!”
我心里听着很酸涩,我告诉他,学习是个长跑的过程,妈妈相信你的能力,妈妈也会帮助你的。
话虽说如此,因为校讯通每次测试后老师会发送测验结果,那段时间,我都有点怕收到老师的短信。时常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时对孩子发火,过后再限入无限地自责中。
我的孩子我清楚,他善良,情商高,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作为一个六岁的男孩子,可能只是还不适应中规中矩的校园生活。决不是一个”学习被动的孩子“,于是我会每天问孩子,你在课堂上有没有举手回答问题?读书的时候能不能大声一些?
情况在慢慢转变,从二三年级开始,娃在班级里逐渐显露出来,成绩基本保持在前三,开始担任一些中队干部,自信心也逐渐增加。
进入四年级后,校内的学习,我们逐渐放手。只是偶尔会翻看一下作业,发现存在什么问题。有阶段,发现他的计算错误较高,就进行每日100题计算;发现他的阅读理解有偏差,就针对性地和他说说技巧。我觉得家长在学习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给予一些协助,帮助解决问题。
说跑题了哈,回到焦虑的五年级。四年级时家里换房,看了奥体附近的XC学区房,因为没有合适的房,所以选择了另一个环境较好的一个新小区,但是中学学区很差。不能拼爹,告诉娃,只能”拼娃“了。
此时已经对中学的排名有了解,目标学校希望定位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初中。娃在五年级每天列出学习的计划,每天分配时间保证到奥数和英语,以及校内和校外两不误。在家庭内部,我们也做了分工。娃爸负责帮助数学,我负责语文英语。娃爸称我是,家庭学校的教导主任。到了五下,娃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小升初的意识,所以在行动和效率上也非常配合,所以在校外也取得一些奖励,如五年级的大比拼一等,世少一等,走美一等,希望杯二等,新课标四五级优秀等。校内的学校也没有耽误,五下校内考试,年级第一或第二吧。学校学期结束有提优竞赛,娃这个学期在英语和数学两项都拿到了年级一等。六年级的SR是惨烈的,没有达到五星,但也只是差几分,我在安慰娃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安慰自己),你已经努力付出了。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过程,这个结果我很满意。
记得有一次一向粗线条的娃问我,“妈妈,如果给你选择,你愿意有一个身体健康但是学习不好的孩子;还有一个是学习好但身体却不健康的孩子?”
我告诉他:“我的选择是当然要孩子身体健康,无论什么都不能用健康来交换!”我知道他的担心是什么,他也担心是否会考得不如意。我的眼泪差点要掉下来,忍不住想拥抱他,告诉他,在小时候,我每次开车时都会告诉他,以后他长大也会开车,千万不要追赶,安全最重要;现在我也想告诉他,健康最重要,。你努力就可以,结果是好或是不如人意,你都是我唯一的儿子!
总结一下,想对经历学业考试和小升初的家长说一下,焦虑是种坏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要把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你淡定,娃会更优秀!
第三篇小升初之——择校销烟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