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许三多的小升初之路(五十三)
经验分享:许三多的小升初之路(五十三)
周四临放学,老师在QQ里群发了一则消息,是关于一个网上征文活动。
粑粑一如既往的七点多到家,刚进门就是蝌蚪爸爸主动调戏小蝌蚪:“儿砸,学校作业做好了没?上周学而思作业还有几题?新概念二第十六课背了没有?我给你买的紫色的那本语文阅读训练做到第几篇了?你干妈给你买的初一文言文助读到底看没看……”
“出去,你认错人了。你儿子已经离家出走了,我只是到你家来借橡皮的!”
“少来这套,借橡皮也要给我写完作业再走。”
抓绑匪啊,警察叔叔快来救我!
粑粑皱着眉头翻我的作文本,问:“咦!你怎么又在改《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啊?不是已经弄了两遍了。人家老鲁叔叔招你惹你了,折腾来折腾去,烦不烦啊?”
“我能怎么办啊,老师让我们去先锋作文网投稿,这是作业唉!”
“又是读后感啊?”
“昂。老师让我们都要参加,还说会评什么特、一、二、三等奖,所以我一直在忙,学而思什么的还没时间写呢。”
粑粑直接摆摆手说:“下周三期中考试,你赶紧去复习,这篇作文我来给你浪。”
“文体不限,字数不限,但老师要求至少五百字。”
“五千字都没问题。不过不要写鲁滨逊了,这哥们没贝爷厉害,我写《荒野求生》行不行啊?”
我心里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粑粑自己说他当年选了理科,语数外物化五门总分是七百五十分,结果数学化学两门得分比语外物三门加起来还高几分。从小学的“谢谢夸奖”到中学的《大年初三》,不用看高考那次肯定写跑偏了,不然才九十几分?
我断然拒绝:“不行,网站上有277本推荐书的名单,必须写里面的。正好家里有一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你拿去看过再浪。”
粑粑说根本不用看,读后感其实是最好写的。专业套路三十年,分鱼头、中段、鱼尾三个环节。
你确定不是在做酸菜鱼?我咋突然闻见香味了呢。
鱼头做法:
1、书名号里抄书名,加读后感三个字。
2、翻开待阅读的书的扉页,哪个国家,作者姓名抄上去。
3、本书的内容简介,大概说了一个什么故事,接着抄。
这个已经快一百五十字了,鱼头结束。
中段做法:
1、随便在中间翻到一个故事,看两遍。
2、把故事缩句,长句子里面“的”字前面的形容词全删,留后面的名词。
3、一个故事找到三至四个关键名词,连词成句,阅读理解的做法。
数数有没有两百字,凑够,中段结束。
鱼尾做法:
1、读完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发,吹吧。
2、不会?
3、中段那里不是删了很多形容词吗?抄。
4、抄那些重点体现人物品质、精神的词语,如任劳任怨、刻苦勤奋、奉献生命等。
5、“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跟在后面。
6、另起一段“啊!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啊,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来一起阅读吧。”
结束。
在一张纸上草草写完,粑粑很鄙视地哼了一声。这个套路玩了几十年了,好好的文章弄成八股文,一点兴趣也没有。粑粑是个随性的男子汉,没兴趣的事情打死也不干。
“好的文章需要用心去读,每个字每句话都有作者的感情、经历在里面。你要换位思考,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粑粑的思路又开始延伸到太阳系冥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带,“朱自清的《背影》读过没?”
我点点头。
“里面几段你以为就是简单地说朱自清他爸爸失业了,在浦口火车站送朱自清到北京去读书,等车的时候给顺手给儿子买了两斤橘子路上吃?太Low了。父子深情,送儿远行,临行赠橘,存爱于心。”粑粑越说越嗨,口水都喷到我脸上了。
粑粑一边抹口水,一边在我脸上涂匀:“这文章以前上学的时候恨死了,每次考试都把四个背影拎出来,反复阅读理解。现在自己有了孩子,才真正体会到其中饱含的感情。现在要是让我写《背影》的读后感,唯有杜牧的一首《归家》才能抒发我内心的激情。 ”
粑粑仰天长啸:“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好诗好诗啊!”
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你们不要天真的以为现代文古诗词鉴赏课就这么结束了。粑粑的血压已经飙升到二百五十八,那感觉比喝了路易十二还二。
高潮来了,粑粑抓来笔记本,开始码字。三十分钟不到,一千多字就写完了。
“这是什么啊,你确定这是读——后——感?”
“正是。老夫今晚情感迸发难以自已,以事喻事以理论理,没文学硕士以上水平的绝对看不懂。中国前几年那个拿诺贝尔瓷砖奖的,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算什么,我马上去派出所改个笔名叫胡言。等我发到网站上去,给你拿个特等奖。”
光证一发飙,必定超狂暴。我咋突然这么激动咧?于是不由分说,粑粑把他那篇饱含激情内嵌深意形散而神不散从银河系到半人马星座原创的不能再原创的作文粘贴进了网站,“你等着瞧好吧!”
两天后应该是专家审阅投稿后,把优秀作文选进“入围”的时间。粑粑得瑟地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页上弹出一个消息框,上面只有几个字:“系统通知:文章已被删除。”
相关推荐:南京小升初经验分享:许三多的小升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