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掌握的33种学习方法:27.全身心学习法--专心提高效率

144
作者 摩羯爱处女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1 字数 9548 阅读 500评论 0

27.全身心学习法--专心提高效率

全身心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进去,切忌走神、精神不集中等不良习惯。只有身心都放在学习上,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无论做什么事,最忌讳的就是精神不集中,学习尤其如此。三心二意、边学边玩是不可能把学习搞上去的,只有以全部的热情和心力专一对待学习,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全身心学习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来不得丝毫马虎,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

有的小学生在上课时,认为老师讲的内容简单,就不予以重视。他们一边听课一边做小动作,或者是阅读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书籍,甚至是跟同桌聊天,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其实,不论学什么,都要注意从一开始就抓紧,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千万不要因为一开始内容简单而放松警惕,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一步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如果一开始就抓紧,上课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课后及时复习,整个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很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成绩必然很好。反之,如果一开始不抓紧,尤其是上小学时不抓紧,认为简单、好懂,上课不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课后不及时复习,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也许不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就会落下很多,感到难以跟上,厌学情绪也会随之增加。

全身心学习方法适用于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下做作业以及自我阅读等多个学习方面。在学习的这些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认真对待。如果在学习时任由自己遐思联翩、心猿意马,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和功夫就枉然徒劳了。

课前预习虽然不是学习的主要环节,但是对于整个学习效果的取得,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两个小学生的课前预习实例,同样的预习时间、同样的学习环境,但是学习效果却迥然。为什么呢?看完了他们的预习过程就明白了。

江盼盼和高源源两个小学生对门住着,这可把双方父母高兴坏了。两个孩子同年级,以后上学、回家、做作业都有伴了,省去了父母不少心思。每天做完作业,两个人就开始预习新的学习内容。可能因为做作业用去了太长的时间,所以当作业终于完成后江盼盼就像挣脱笼子的鸟,在屋子里自由地飞翔。虽然打开着新的课文,但是江盼盼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到厨房里找东西吃,一会儿又说要学习娱乐相结合,总之不会把心思全部用到预习上。而高源源趁着学习的劲头儿还在,一鼓作气,把该预习的内容都看一遍,不理解的地方就用红笔在书上做个记号,留待上课听讲时弄懂或者课下问老师。江盼盼看高源源快预习完了,赶紧放下手里的苹果,把书打开飞速地看一遍,预习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的课堂上,高源源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讲课,而且因为预习得好,也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一节课下来受益匪浅。江盼盼虽然也预习了,可是对于新课的认识不足,脑子里印象不深,对于老师讲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学习效果自然很差。再加上他课下对学习态度不认真,所以两个人的成绩差异就慢慢显现出来了。看来,预习也是要集中精神、全神贯注的。

上课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应该说,小学生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因此要提高听课的效率,自己就应该全神贯注地紧跟着老师的讲解思路走。

听课是一个调动全身感官全部参与的活动。耳朵、眼睛、脑子、手都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学习这个主要目的服务。人的感觉器官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耳与目的关系尤为密切,两者配合也最默契。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眼睛不应该去注视与听讲内容无关的图像和实物,要把目光投向讲课的老师,留心老师的姿态、神情和表情,要尽量让眼睛为耳朵服务,以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但毕竟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有时候还是被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现象吸引。怎么办?五年级的小学生罗嘉庚有自己独特的治疗办法。

因为眼耳并用,所以难免会看到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和现象。在语文课上,正当同学们注意听讲时,窗外一只彩色羽毛的小鸟喳喳地叫着落在屋檐上。听到鸟叫声,同学们都转过头来看小鸟,随着同学们的视线转移,小鸟受到惊吓飞走了,老师赶紧把同学们的思绪拉回课堂上。但是,罗嘉庚的心也随小鸟飞走了,他眼睛直直地盯着黑板,脑子里却是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漂亮的羽毛。老师担心有同学走神分心,刻意提醒同学们小鸟飞走了大家应该继续听课。可是罗嘉庚几次集中精神,还是没能收回注意力。实在没办法了,他就用笔记录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在下面用笔飞快地跟着作记录。还别说,因为存在着速度竞赛,所以罗嘉庚的思绪一会儿就回到了课堂上。经过这次成功收心试验,以后每当自己心神不定时,罗嘉庚就用边听边记的办法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听课时,常常会有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发生,这时我们必须想办法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当然了,有时候注意力分散不是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是由于我们自身思想开了小差。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采取边听边记的方法,迫使自己认真听讲。如听取课文分析时,记下老师讲述中所提的问题;听朗读时,记下每一段的中心句。这种边听边记的方法,是听讲的自我强制手段,它可以帮助自己将注意力从别处集中到讲话者所讲的内容上来,借助眼睛、手等器官的帮助,使大脑皮层有效地从听觉器官接收有效的信息。

此外,带着问题听课训练是保持全身心投入听课的最佳方法。在上任何一门课前,如果能提前做好预习,势必会带着一些问题进入课堂,比如今天课上将会有哪些新的知识出现;预习中有哪些地方是自己感到困难而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某个词的用法是不是自己认为的,自己是如何体会的,课上老师又是如何帮助自己理解的;对于学习该知识自己有何其他简便方法等等。这些问题可以画在书上,也可以写在笔记本里,听课时再向老师发问。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也便于让全班同学共同思考,共同上好课。

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我们很多小学生都曾经出现过的情况,也是令我们自己和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小学生都处于人生认知的最初阶段,智力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学习成绩之所以会有差距与能否全身心投入有很大关系。所以能否做到全身心学习,是决定我们成绩好坏的关键。为了能尽可能做到全身心学习,我们小学生不妨注意下面几点建议:

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每节课都有应该完成的任务,应该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不应该拖延到课后。很多小学生之所以精神不集中,容易走神犯困,是因为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因为没预习,所以听起来就有天方夜谭的感觉。对于这种情况,解决办法很简单,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还有一种情况是课前预习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所以容易分心。课本上讲的东西并不是所学知识的全部,不妨认真听听老师讲课,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况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知识。如果没好好听讲就错失知识了。课堂上老师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我们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思考摸索,要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梁彤彤回家做作业时总是很放松。放松当然是好状态,但是如果过于放松而影响到注意力就另当别论了。梁彤彤在学校听课很规矩,但是回家做作业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喜欢转笔。每次做作业时手里的笔总会不自觉地转来转去,转着转着就不知不觉走神了。后来妈妈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建议:收拾书桌。梁彤彤按照妈妈的办法,每次都把书桌收拾得很整齐,把零食、故事书、小饰品、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线之外。这样就给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精神自然集中了。

合理睡眠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小学生为了多学习,习惯在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才会精力充沛,精神才更容易集中。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锻炼身体,同时注意合理膳食。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