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武汉小升初你必须知道的学籍/户籍/摇号

144
作者 我4大明星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43 字数 11399 阅读 1901评论 0

  武汉市小学升初中的政策大体分为两类。公办校“划片对口,免试就近”,民办校采取“60%自主招生+40%电脑派位”。

  对口,就涉及到按学籍还是按户籍对口?去民办校又牵扯到区内还是区外,是否需要提前转学籍?无论哪一类,你都必须先搞清楚和“学籍”“户籍”相关的所有问题。

  ★武汉小升初对口是以学籍为主,还是户籍为主?

  武汉小升初的入学途径主要有对口、优录、电脑派位(摇号)等,不管是何种入学方式,大多以学籍为主。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武珞路中学,要求户籍、学籍都对口;比如青山区的,更看重户籍,所以共有三种对口方式。

  【第一种】学籍对口。

  就是指不管户籍在哪里还是住在哪个区,只要你是在这个学校读书,都可以进这个小学所对口的的中学。(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情况)

  【第二种】户籍对口。

  例如:(1)A是沈阳路小学的学生,按学籍是对口七一中学,但是A户籍所在地对口解放中学,A可以申请按户籍对口上解放中学。

  (2)B是汉阳区某小学的学生,户口在武昌区。小升初时,B可以在5月底(集中办理跨区手续时间段内)申请回武昌区户籍对口初中就读。

  【第三种】双重对口

  首先要学籍是对口,然后要户籍对口。

  例如:武汉小学对口的中学有三所:武珞路、梅苑中学、25中。也就是说武汉小学毕业后可上这三所学校中的一所,但具体是哪一所就看你户口所在地了,如果你的户口是中北路,那么你的对口学校就是25中。

  总之:学籍优先,户口其次。一个学校对口一个初中的时候,按学校对口。一个学校对口多个初中的时候,按户口对口。如果我小学转学了,通常就要转学籍到新学校。如果你没有转,那么按照你的学籍对口。

  这样问题又来了,我要怎样知道自己对口哪个初中?

  怎样知道孩子是对口的哪个初中?

  看对口划片表,大概每年6月会出来,而且会有小小的变动,所以年年都要关注。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户籍、居住地或就读小学等因素,为每一名小学6年级学生划定入学片区。片区可按区域划分,如××路(号)至××路(号);也可按单位划分,如××小学。一名学生只能对应一个片区,城市学校每个片区内的学生原则上不少于15人。

  对于已择校的学生,在升学时是否对应到就读小学所在地片区,由就读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若学生回户籍、居住地所在地就读初中,由学生户籍、居住地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受理、审核、划片。

  ★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区,若想回到户籍所在区参加电脑派位升学应如何操作?

  电脑派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摇号。武汉市有摇号资格的学校有7所:一初慧泉中学、七一华源中学、六中上智中学、二中广雅中学、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十一崇仁初中、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原则上,摇号只接受本区范围内新生。在摇号中最终未录取的学生,可回原公办对口初中就读。

  例:A是汉阳西大街小学的,户口在武昌区。A既可以直接在7月8日-10日报名参加武汉三初的摇号,摇号失败可以回西大街对口初中入学。A也可以在5月底办理跨区转学籍手续,申请回户口所在地入学,这样A就可以参加武珞路实验初中的摇号。如果在武昌区摇号失败,可以回武昌区指定的对口公办初中入学。

  学籍在外区想回到户籍所在区参加派位学生需注意,跨区升学需要办理跨区手续。从往年小升初跨区手续办理的情况来看,跨区手续一般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统一办理,错过这个时间在想办跨区手续就很难了。首先要向所在小学申请,填写跨区表格、盖章,到小学所在区教育局盖章,在送到拟跨入区的区教育局去审核,办理成功后,7月中旬方可参加所在区的电脑派位。

  具体流程:

  (1)小学审批:由监护人向学生现就读小学提出申请,领取《跨区报名登记表》,填写完整,就读小学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审核跨区学生的户口簿、房产证(以下简称两证)等有效证件,并在《跨区报名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2)跨出区教育局审批:学生监护人携带《跨区报名登记表》以及两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跨出区教育局办理跨出审批。

  (3)跨入区教育局审批:学生监护人携带《跨区报名登记表》以及两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跨入区教育局办理跨入审批。

  (4)审批完成后,学生监护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跨区报名登记表》分别送交跨出、跨入区教育局,以便核实名单、交换档案并登记信息进行分配。

  ★跨区择名办初中,是否也有办理跨区手续?

  例如,区内没有民办,但孩子成绩特别好,能被其他区民办优录,这样的情况还需不需要转学籍?但又不符合跨区的条件,怎么办?

  这个问题,无法确切回答。民办学校是否需要办理跨区,建议向具体的目标学校核实情况后决定。不过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跨区择校的学籍会很棘手。但对于牛娃,学校是怎么承诺的,还是需要家长去谈。

  ★在武汉读小学的外地学生,如何小升初?

  首先要落户并去教育局确定学籍,然后择校方式就和武汉市的学生一样了。像华一寄宿这样的纯民办初中,可以全国招生,不受学籍的限制。

  (1)学生已取得武汉学生学籍。学生可以享受武汉本地户籍学生一个待遇,比如一起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一起参加中考等。中考填报志愿、分配生录取时,他们与“城里伢”享受同等待遇。

  (2)学生未取得武汉学生学籍。家长可以拿着学生平时成绩(素质手册、杯赛证书之类的)到相关中学谈判,谈判成功交一笔赞助费就可以入读了。

  ★小升初实在没有选择,能否借读?

  对口学校太差,好的民办初中又进不去,这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实在是没办法了,有家长会选择借读。但是究竟是否可行呢?借读又有什么后果?

  借读,从政策层面来说,是违规的,也是教育局明令禁止的。但是有门路还是有借读成功的,今年夏天传闻某校长曾公开允诺家长可以借读,后来也不了了之。借读有风险,请大家务必谨慎选择。

  根据往年资料整理,若有纰漏,请指出!

  【点击下页摇号须知】

  关于摇号,你若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只有一初慧泉中学、七一华源中学、六中上智中学、二中广雅中学、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十一崇仁初中、武汉第三寄宿中学这7所中学可以摇号,华一寄、武钢实验也是民办,为什么不能摇号?

  关于民办初中网上报名的相关困惑及解答:

  今年,武汉市民办初中招生全部实行“湖北省小升初招生管理平台”网上报名,不再到校报名。报名时间统一为7月8日至10日,不得设置报名资格条件限制。每位学生只能选报1所,重复报名无效。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武汉7所民办初中: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武汉市十一寄宿初级中学、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和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

  ★为什么只有上面的7所民办校可以网上报名?华一寄和武钢实验呢?

  民办校可分成三类:

  第一类:原本的公参民的那些民办学校(占用了公办的资源和老师)——原则上区内招生,参与摇号。

  武珞路实验,71华源,2中广雅,6中上智,汉阳三初,一初慧泉,十一崇仁都是这一类。这些学校占用了区内公办的资源和老师(例如二中广雅还占用着公办的校区)。这几个学校原则上本区内招生,而且针对本区有摇号,毕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占用了区内的资源,也需要相应为区内做出贡献,这几个学校原则上区内招生,除非学校承诺学籍,否则要自己搞定。择这样的学校不会影响分配生资格。

  第二类:纯民办的学校——不参与摇号

  像华一寄,钢实验,美加这样的名办校可以面向全市甚至面向全省招生,不参加摇号,也不受学籍、跨区的影响,纯民办也并未占用区内公办老师的资源。

  第三类:私立学校——不享受分配生

  通过学校的测试即可入学,基本不受教育局各种政策的影响,但是也没有分配生之类的优惠政策。例如:枫叶,大方,为明等。

  PS:另外,外校也是比较特殊的学校:

  1、首先外校是武汉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不是民办校,所以民办校招生方法不适用于武汉外校;

  2、有自己独立的招生方式和录取方式(优先提档权);面向全市招生,考上外校不需要担心学籍问题。

  ★已被学校优录是否还需要在小升初管理平台报名?

  需要,即使已被提前优录,学校通常都会要求区内的孩子参加网报,因为被摇中了,学校又多一个自主招生的名额指标,区外没办理跨区的孩子若被优录,要跟学校谈好学籍问题。今年上智六中一些优录的孩子因为没有网报,而被老师拒收择校费。按照政策规定,不光是摇号的要报名,对口学校也要填写,当然只有一个对口学校,不用填写也可以默认对应到对口学校,所以建议大家都按要求填写。

  武汉市民办初中学校招收新生网上报名的具体办法与程序如下:

  1、学生或家长登录“湖北省小升初招生管理平台”,网址:http://xsc.e21.cn/。

  2、家长或学生用国网学号、身份证号和姓名注册,认真填写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以便录取学校与家长联系。

  3、注册成功后,家长或学生可用小升初平台所给的用户名与密码登录。

  4、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8-10日,家长要认真学习“告家长承诺书”,并认真填报志愿。每名学生只能填报一所民办学校,最后完成申请志愿的确认提交工作。

  ★小升初管理平台到了确认录取学校的时间还是一片空白怎么办?

  今年多个区的家长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过了确认录取学校的时间,招生平台录取学校的信息迟迟不更细,仍是空白,打电话咨询要不无人接听,要不说是值班人员自己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要大家确定已网报成功,就不用太担心,那个时间段工作人员正好在放假中,所以更新不及时,但不会影响你去学校。

  如需要了解更多教育资讯,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米粒妈咪课堂公共号获取最新消息


优秀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