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两只老虎”的心理学意义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两只老虎》,我们小的时候就喜欢唱;现在,又满心欢喜地教孩子唱。
童谣里面的老虎怪怪的,要么没有耳朵,要么没有尾巴,一点都不可爱,那它们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我们代代传唱呢?在“中德精神分析培训班”进修期间,德国老师让我们分4个声部来演绎这首《两只老虎》,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这首童谣有了全新的认识。
1.什么阶段的孩子最怕“老虎”?
德国老师介绍,这首童谣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发源地——德国,并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3~6岁是“恐怖敏感期”,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对“鬼怪、猛兽”产生莫名的恐惧。有时这种恐惧是非理性的,在大人们看来是无凭无据、没有必要的,但也许正是这种无中生有的和无法自圆其说的想象,使孩子们感到莫名的恐惧。
《两只老虎》中的“老虎”可以视为猛兽的象征。除了童谣之外,一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中也常有鬼怪、猛兽出没,比如:一条火龙横空出世,一头独角兽威力无比,等等。这些影像会投射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引发令人毛骨悚然的想象。在孩子的感觉中,一些猛兽、妖魔鬼怪似乎真的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2.如何帮助这一阶段的孩子?
3~6岁的“恐怖敏感阶段”非常特别,几乎会出现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只不过由于个体感受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轻。为了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直面恐惧,通常的做法是:
尽可能详尽地描述恐惧的对象。描述的主体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你的孩子。当孩子能够详尽描述他所害怕的东西时,他的恐惧情绪就已经减少一半了,因为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为恐惧对象起一个名字。起名字是一个掌握主动权的策略,把恐惧情绪具体化、拟人化。当我们可以去命名一个对象的时候,感觉上就已经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与恐惧对象打个招呼。这一步对孩子很重要,意味着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而且是迈出直面恐惧的关键一步。
3.《两只老虎》能为孩子带来什么?
一首儿歌或童谣,其实还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同的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就像我们的国歌,每当她在重要场合响起的时候,每个国人的心里都会掀起庄严而澎湃的情感波澜,并从中获得一种能量。
当孩子们开始哼唱《两只老虎》的时候,在他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境:两只残疾的老虎,一副落荒而逃的狼狈相,威力大打折扣……这种形象上的描述,让孩子们感觉身为猛兽的“老虎”不再那么令人恐惧了。
心理学家认为,只要能够将内心的负性情绪用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情绪就有得以处理和改善的机会。而这首童谣,不论采用哪国的文字,歌词都是那么琅琅上口,十分便于幼儿习唱,因此孩子们很容易地将内心的恐惧情绪象征化。因此,《两只老虎》为孩子们带来的其实是从心理上战胜恐惧的能量。
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 郭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