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考是“罪”大难关
要真正让幼儿教育彻底归位,必须肃清其牵连的各个教育环节和父母心态。
首要环节是“小学入学考”。
我曾经看到一位妈妈在网上晒他儿子参加名牌小学面试的经历:整个面试时长一小时,考核内容包括看图识字及认简单的拼音、看图讲故事、英语短句问答、简单的20以内的数学应用题及加减法、智力算术题等。这样的测试内容对5、6岁的孩子绝对是超前的知识考核。
这让我想到了上周,我也带小儿子Sean去参加他人生的第一次面试:小学入学面试。相比之前那位孩子的经历,Sean的面试似乎要简单得多,面试由校长和一位教师共同进行,全程25分钟,无家长陪伴。面试内容包括参观一年级课堂、阅读和讲故事,还有“玩”数学。等我再见到二位面试老师时,校长给了我一个面试评估。首先评估的是孩子个性。他说Sean是个热情,很快热的孩子,老师的故事书还未讲完他就急着抢着要来讲故事给老师听。评估的第二方面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第三才是知识类的发音认字和数数。最后老师在解析他们的录取决定时说:“Sean还不会拼字,字也认不了几个,算术可以从1数到20,但不会跳数或倒数。在8月前你们可以加强拼读和数数的练习。我们现在不考核孩子会认几个字,更不会考他们做算术题的能力,因为识字、算数都是入学后我们该教的。”听到这里,我的心里冒上来一股无法压下去的感念之情,两位老师也像英雄般地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慈祥。
Sean好像也很有感应,刚来时怎么劝他也不愿意去操场玩,这时他对我说:“妈妈,我要玩一下才走好吗?”于是,他冲上了400米的跑道,一口气跑完了300米。他还脚踏直轮车,开心的脸高高地迎着中午的太阳扬起。我知道,我为孩子又做对了一次重要的选择。
第二环节就是更正父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忧患意识。
我想这原本很可能是商家招揽生意的一句广告语,现在却成了千万父母教养孩子的总纲,因为它恰恰点中了父母担心孩子被激烈竞争的入学考所淘汰的心态,于是出现了:大着肚子补胎教,扔着票子进兴趣班,使着劲喂孩子们吃“垫底饭”。其实,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如真有那么条输赢起跑线,那么它应该是父母自身素养和育儿观念。如想孩子入学后有“底气”去“竞争”,5-6岁前家长更应把心力放在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自我信心和约束力的建立。
清明长假,我带着孩子约了另一家的小朋友们一起去爬雁荡山。一路欢声笑语了三天,扔掉了所有的作息规矩,大人小孩都在午夜之后才熄灯安睡。在回来的飞机上大孩子们自觉地在赶做功课,只有幸运的小儿子没有任何负担地在看“闪电狗”。就在这时,我在报纸上戏剧性地读到了这么个学童段子: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的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我一直坚信:不快乐的孩子是无法用兴趣盎然的双眼去寻找和发现新奇的,而这份兴趣恰恰是吸引孩子开始学习的第一步。让一个学前孩子还未入学就开始厌学,这真正是父母最不该做的一件事。
我们都已经明白,我们是用一辈子去不断认字,用一辈子去不断学习和长进的,那么我们的孩子入学前少认那么几个字是没错的,也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输”了。现在,父母心中的那份过早的“输赢”感,可能正是在无意识中“逼”孩子入歧途的那把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