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新区的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144
作者 今夜的眼睛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2:02 字数 7480 阅读 1344评论 0

深圳奥数网1月14日 2013年元旦刚过,深圳市教育局便发布了学前教育四项“暖冬”举措,包括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等,总计将投入8.5亿元。

政府“大手笔”投入折射出的问题让人深思。随着深圳人口不断激增,幼儿园的学位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回顾过去一年,“学位”和“收费”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关键词。

根据最新统计,新增适龄儿童和学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外。其中宝安、龙岗等区由于外来人口集中,学位供求紧张,龙华、坪山、大鹏等成立不久的新区,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 风波背后

膨胀的人口与滞后的配套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 ,让无数外来人口选择在龙华定居。来自该区某开发商的一份宣传活页称,“金地梅陇镇地处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龙华片区的中心地带”。龙华镇作为深圳规划中的主要卫星城镇之一,金地梅陇镇也定位为“福田区后花园”。

而交通方面,随着规划中由龙华和布吉组成的“布龙区”的成立,火车站迁址龙华,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落户,以及未来地铁4号线、福龙路(接通香蜜湖路和龙华镇)等快速交通干线的开通,龙华片区将以其在空间、交通和规划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深圳的城市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未来发展的定位,都让人们对规划中的新城充满希冀。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金地梅陇镇小区附近亦有多家楼盘正在陆续建设之中,飘扬的尘土夹杂着机器的轰鸣声,显示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但由于成立不久,龙华新区在规划、政策的建立上跟不上快速膨胀的人口需求,使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就在去年8月,金地梅陇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还因为收费过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几十名家长走上民治大道,抗议该幼儿园高昂的收费和与收费不符的教学质量,要求撤换幼儿园。

“第一年收费1680元/月,第二年涨到2280元,过几天接到电话说学费又要涨了,2480元一个月,一学期就是12400元。这都赶上读大学的费用了。”家住金地梅陇镇小区的陈女士回忆起当时的事件,称高收费并没有带来相符的教学质量,相反教师频频更换,家长长期的积怨终于爆发。

记者在随后的走访中发现,周边其他小区配套幼儿园普遍收费为每月1000~1200元。以相距梅陇幼儿园不远的幸福风景幼儿园为例,一学年下来收费也不过 5000余元。但陈女士不愿选择其他幼儿园:“园方去年更换教师太频繁了,刚刚熟悉一个老师,又要换。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另一方面,我们比较倾向双语教学,但这边没有。”

据金地梅陇镇小区物业管理处介绍,小区现有5000多住户,其中适龄入学儿童超1000人,小区配套幼儿园学位不到300个,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不少家长只得把孩子送到其他小区幼儿园。

事件发生后,金地梅陇镇幼儿园的主办机构——马氏教育机构董事代表旋即表示,金地梅陇幼儿园专为精英家庭提供优质教育,“不能什么孩子都放进来”。他还称幼儿园投入成本800多万,是目前龙华新区成本最贵的幼儿园。从战略角度看,他们认为要求普惠的条件不具备。

由于金地梅陇镇幼儿园属于社会力量举办园,收费可调控空间相对较大。根据宝安区2011年4月发布的《政府产权配套学前教育设施承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举办者承办的政府产权配套学前教育机构保教费收取标准需报区发改局备案定价,原则上不得超过当前小区配套幼儿园中等收费水平。初次定价根据办园成本及各区域内收入水平、经济情况设置。以后可根据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情况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每年增长幅度不得超过上一年度CPI增长幅度的2 倍,并且必须经区发改局备案。”政府对民办幼儿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收费上限,马氏教育机构的接连涨价让家长也无可奈何。

后经多方协调,金地梅陇镇幼儿园学费已由此前的每月2280元降到1580元,事件告一段落。

3 权宜之计

扶持民校缓解学位紧张

在幼儿园学位紧张,公办学校学位难负其重的情况下,民办学校似乎成为当下破解这一困局的一剂良药。公办学位严重不足,龙华新区一面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一面则加紧建立更多的公办小学。据龙华新区潜龙学校校长蔡曼介绍,未来龙华新区将在民治、深圳北、白石龙等地建立更多的公办学校。

与此同时,新区也将目光转向学位尚显宽裕的民办学校。龙华新区明珠小学校长刘海鹏告诉记者,在牛栏前等学校,新区以每个学位5000元的价格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以此缓解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

不过,民办学校虽然学位供给充足,但囿于自身办学条件,往往难以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有些家长在公办学校是忍气吞声,在民办学校则趾高气扬。”刘海鹏笑着对记者说,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民办学校就是比公办学校差,尽管民办学校的学生也很优秀。

据刘海鹏介绍,明珠学校现有学生近1000多人,学生几乎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以湖南、江西、湖北、四川的孩子居多。学校平均每个班级40~50名学生,“还可容纳学位500多个”。

“民办学校就是为公办学校服务的。”明珠学校教务处主任汪仕菊无奈地对记者说,由于不能满足深圳市“1+5“政策的入学条件,大部分外来工子女只得到民办小学就读。“我们每月水电费8000多元,每月开支62名老师的工资12万,每年租金100万,虽然我们的收入不高,但我们对教育教学从不马虎。”汪说, “学校曾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一次是因为学校离一家休闲会所太近,一次是房东装修施工需要,最后一次搬迁才落址龙华新区民治大道。”

“民办学校最大的局限是家族式管理,外行指挥内行。”刘海鹏指出,《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提到,投资民办教育的所有权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但什么是“合理”,界限很不清晰。“在民办学校老师没有尊严,课程压力比公办学校压力大的情况下,老师的心理压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排解下,又哪来时间和精力加大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呢?”

在刘海鹏看来,民办学校要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解决师生配比,其次是清晰界定“合理”回报,再次,解决管理机制的问题。否则,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再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很难。

事实上,只要民办学校能健康发展,伴随教学质量的提升,众多的家长也会选择民办学校,这样就不会出现扎堆公办学校的情况,学位紧张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高中作文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