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终要给孩子什么?

144
作者 帅帅帅猪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2 字数 2666 阅读 341评论 0

再渊博的父母,也代替不了图书馆;再富有的父母,也不是摇钱树。你最终能给孩子多少具体的知识和物质享受呢?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一时期从你的家庭教育中获得了健康的人格,可以独立地解决困难,自信地面对挑战,自觉地远离恶习,主动地承担责任,热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总之,成了一个素质过硬的人,成了一个不用你操心,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个人理想。
孩子不是父母自己的,而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而没有管制和强迫的权力,如《老子》所说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孩子是我的骨肉,我们做父母的辛苦又辛苦地拉扯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怎么不是我自己的呢?但是,成年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都是被抚养、被教育,才长大的。所以说,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对自己所受教育的一种偿还,所以不能认为作为父母,就理所应当地对孩子发号施令;不能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父母也不是孩子的,在孩子面前,父母的独立自主性并不由于血缘关系而应该放弃。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最终也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仆人。很多父母自觉自愿地为孩子遮风挡雨、端茶送水、穿衣提鞋———不肯错过一次机会,同时兼任孩子的自动提款机,孩子连提都不用提,钱就送上来了。我们对这样的父母朋友要说一声:“歇着吧,您!”
最要紧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因循守旧、懒惰怯懦、悲观厌世、浮躁轻率、好高骛远、自私孤僻等等不良因素都会左右孩子的成长。社会是大熔炉,也是大染缸,最终能否成“才”,有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是最关键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像设计产品那样,按照一定的配方教育我们的孩子,然后可以料定孩子的长短。孩子是活生生的,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同时,家庭教育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父母希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是不切实际的、偷懒的想法。

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有时间真该反思一下,我们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是不是拔苗助长了?是不是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了?是不是面对孩子自己也很累很无奈啊?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