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榜样型家长

144
作者 云描远山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2 字数 13565 阅读 1095评论 0


2004年9月,某市有关部门在对2961名学生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43%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谈;50%的学生对父母不服;43%的学生感到家庭寂寞;56%的学生认为父母修养太差。某市妇联在对家中有读书郎的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时发现,竟有45.5%的学生在“最不在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着自己的父母。不喜欢的原因大多是“父母比较庸俗”、“父母不能成为榜样”、“父母常不回家,不知在外干什么”……

当有关部门向父母们公开调查结果时,家长们惊呆!有的失落至极,有的忿忿不平,有的痛定思痛,有的恍然大悟。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孩子对于管教他们的人的错处,感觉像猫一样灵敏。他们天生分得清美丑。当美感受到破坏时,他们是知道的。”

著名作家伏契克说:“要是父母生活放荡,儿女就会变成酒徒和罪犯。”他还说,“在父母染有庸俗习气的家庭里,最容易培养出骗子、恶棍和不务正业的东西来。”

这些哲言,应当引起家长们足够的警醒。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自我优秀的言传身教,去教育孩子和影响孩子。因为,孩子身上总会找到你的影子。

要使孩子受到好的熏陶,家长就必须以自己的崇高人格,为孩子打造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让家长成为孩子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家庭教育,说到底是一个环境的教育,是靠优良的环境条件对孩子进行熏陶,使孩子耳濡目染,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成长。

古今中外,优良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出类拔萃人才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买钢琴、买电脑、请家教,目的很明确,给孩子学习创造个好条件。这无疑是对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能过分。有位朋友,只听一位亲戚说:“这孩子手指真长,可以练琴。”就拿出近万元买了钢琴、提琴,也不去考察孩子乐感、听力、节奏感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一下是否能成才。他还振振有辞:反正我对得起孩子了!

目前,盲目为独生子女创造物质环境的倾向已成为一种时髦,以为那些成了这样“家”,那样“家”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堆砌起来的,就像栽棵树那么容易,只要肥足就能开花、结果。岂不知在许多艺术门类中,都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特别是那些家庭缺少艺术氛围的孩子,尤其更要慎重,少做玄梦。

我们说给孩子以良好的家庭环境,物质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对于多数父母,前者难以做到,而后者则应当做到。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亲爱和平。亲爱和平这是一个家庭成立的根本,夫妻之间,父子或母子之间如果一点亲情温暖都没有,孩子的心灵必受损害。曾经有一对夫妻,结婚几十年,就打闹了几十年,临终时,子女一个也没有到。可见爱和平何等重要,任何父母在孩子面前吵嘴打架,都足以让孩子胆颤心惊,恶梦重重。心理学家认为:在和睦融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大多比较活泼开朗,有良好的个性,而且积极向上。我们常说的“家和万事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是要有高尚情操。孩子时刻在模仿大人,父母的言行都印在他们心里。有的做母亲的,一方面对丈夫甜言蜜语,背后却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孩子全看得见。有的父亲,一方面让儿子做老实人,一方面他撒谎成性,其谎言会不断地传到孩子耳里。父母没有高尚情操,让孩子要有高尚的情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三是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学习惯等。在家庭生活中丈夫好跳舞,妻子迷麻将,将女儿留在家里做功课,还以为这就是好环境,让她安安静静地学习。半夜三更丈夫回来了,半夜三更妻子回来,女儿能睡得着,学得好吗?加之再谈论一下赢了多少钱,或输了多少钱,这样的生活习惯是对孩子有影响的。

如果家长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端正,甚至马马虎虎,还整天想着如何少做事,多拿钱,你能希望孩子会成为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吗?

在一个家庭中,找不出几本像样的书,家长平时也没有看书、看报的习惯,上上网也只是玩玩游戏。这种没有学习气氛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因此,家庭中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四是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中,家长对一些社会现象,或发生要身边和事情不满,发点牢骚是正常。但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当节制,少说泄气的话。例如,一位父亲在孩子身边说了一句话:“这年月,上什么班呀,一个技工还不如个卖冰棍的老太太。”于是儿子也说了:“这年头,学生也没当头!”父亲一听,给了儿子一脚,儿子很委屈:“就你能说,不准我说呀?”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让孩子去看社会的主流,让孩子从积极向上的人和事当中,树立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一个从小就对社会心存不满,或把社会看得一无是处的人,长大后不说如何服务于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中较好的立足都可能会有困难。

五是要构建良好家庭环境。关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还可以说出许多方面和许多例子来。据少年管教所的朋友介绍,少年儿童犯罪的,十有八九和家庭的环境有关。

和家庭环境相关的是社会环境,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而孩子要走出去,是近朱而赤,还是近墨者黑?这就需要家长把握。

过去,中国人很讲究名门,婚姻也求门当户对,除了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环境对于教育影响的考虑。

当然也有人信仰“出污泥而不染”这句话,作为个别人物,这样的孩子也是有先例的,但它绝不是普遍的。如果我们过分相信了它,把孩子任意放逐,对环境不加整治,让孩子在糟糕的环境里成才,这种试验是很危险的,与那种让青少年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是两码事。

家长的影子就在环境里,而环境的影子又投影到了孩子身上。因此,家长务必要把家庭优良环境的构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六是要注重细节。作为家长都应当自省是不是注重了细节,因为家长在不知不觉中的一句脏话;不经意间的牢骚;向困难低下了头的表现;说了某个朋友或亲戚的不是……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像聚集的细菌一样,一天天地玷污孩子的纯洁。

孩子是一面镜子,他因为你的优点而熠熠闪光,也因为你的缺点而黯然失色。家长企盼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自己首先就应当是优秀的父母。而要做一名优秀的父母,就应当十分注意细节,用举手投足的每一个细节去影响孩子。

有的家长对此不以为然,以为只要在大事情上认认真真,小事情上马马虎虎,对孩子没啥影响。其实,这样的认识大错而特错。

家长应当深知:孩子对家长的评价,最注重的就是细节。而细节对孩子的影响,又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千万不要忽视细节。

七是重视非语言行为。父母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行为来教育孩子之外,更应当注意用表情、目光、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来影响孩子。恰当地运用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行为,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所谓非语言行为,即指家长的习惯性表情、习惯性目光、习惯性姿态、习惯性服饰等。家长平时习惯性的举手投足,都是孩子能够受到的最直观、形象、具体的教育。

父母的表情。父母的面部表情,实际就是以自我内在的态度,对孩子施以“脸色”。

有的父母,高兴时满面笑容,对孩子百依百顺。而心有不快,就迁怒于孩子,其表情写满怒容,使孩子望而生畏。这种“多带带飞”一样的阴暗变化,使孩子捉摸不透,压抑了孩子的心灵。

我们说,面部肌肉放松,就会露出愉快的神情,就会使人感到亲切,使人乐于亲近;反之,板着面孔,则会让人心生恐惧,或避而远之。因此,父母应当以一种慈祥、和蔼、愉悦的表情来面对孩子。否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目光。父母如果保持一种柔和、热诚的目光,孩子看了,就会感到父母可亲、可敬,感到父母时时都在鼓励自己、赞许自己,感到自己的幸福与安全。倘若父母的目光中溢散埋怨、责怪或者冷漠,往往会使孩子感到不安。

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当尽量地保持亲切、和蔼、信任与期待的目光,这能够使孩子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孩子得到温暖和希望。

八是要善于“做”给孩子看。知识教育是父母“教”给孩子的,但品德教育不是“教”的,而是父母“做”给孩子的。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产主很大的影响。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应专心地注视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到,父母很尊重自己,很重视这次交谈。这样,交谈的效果就突出了。

父母的姿态是指父母的体态、手势、步态等。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当力求以自然、适度、得体、健康的姿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我的父母稳重但不呆板,潇洒但不做作,文静但不孤高,幽默但不庸俗。孩子有了这样的感觉,就会在自己的行为举止方面,受到好的熏陶。父母保持好的姿态,这不仅有利于树立为人父母的良好形象,而且能对孩子起到感化作用,逐步培养起孩子良好的修养,良好的气质。

父母的穿着打扮,比较能够直接体现出人的气质与修养。父母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从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这个角度讲,如果父母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孩子面前,那么孩子将会受到形象具体,同时又是美的影响与教育。

表情、目光、姿态、服饰,这些都需要家长们予以重视, “做”给孩子看,要在孩子面前尽可能树立—个完美的形象。其实,这些也不难做到,父母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给孩子一个可心的音容笑貌。

〖案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是成都市某乡村中学初中一年级女生的日记。

我好羡慕,好羡慕别的同学的家庭!充满着一种甜甜的、温馨的欢乐香味。而你呢?为什么总要无故地找我和爸爸吵架?你像个没长大的孩子,总和我争一些无聊的东西。电视频道要和我抢;去过某地旅游也要向我炫耀;甚至连衣服都要和我争……你多大了?还这样?!我很烦。

还有,你还时常“挑衅”我爸。爸爸辛辛苦苦嫌的钱就被你乖乖地“奉送”给你的“麻友”了。叫你别打麻将了你还不听,每每输了钱就拿我爸出气,还动不动就提离婚。妈!我清楚,若不是因为我,爸爸早就离开你了!

爸说我还小,没有父爱或母爱都不行。可是,我真的看不下去!每当见到爸爸和你拍桌子提椅子的时候,我就好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存在。这样,爸爸就可以放松了,没有必要再为了躲你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不回家了。你为什么?为什么要生下我这个累赘?!你还常说生下我是个错误。是啊!我的出生原本就是个错。

妈妈,你知道吗?每当你们吵架,我的心就如同刀割一样疼,我就好想,好想哭!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可以随时、偷偷地出发,我一定带我爸走,离开你,离开这个讨厌的家!

爸爸为了躲你,不愿回家,还让我在家乖乖地听你的话,你犯的好多的错,制造的好多的假象,爸爸都帮你掩盖,其实爸爸他不知道,我其实也一样地想逃离这个地狱似的家!

妈妈啊!你可知我心?!我好烦这个家!

你知道我为什么每晚这么迟才回家吗?被老师留下自习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太怕见到你那张恐怖的脸了!因此就算放学很早也会四处闲逛一直拖到7:20才到“家”——那个取名为“家”的空虚的冰冷的地方。

妈妈啊!你可知我心?!我甚至想过以死来了结这一切,解放这个家啊!

【专家点评】

这个孩子,把母亲的缺点与不足,一一记在了心里,并且鲜明地表露了自己“烦”,甚至想到了以死来“解放这个家啊!”这是何等令人震憾的语言!这是多么诚挚的呼唤!我自信:所有的家长读了这封信,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核心提示】

☆注重家庭亲爱和平 ☆具备高尚情操

☆要有良好的习惯 ☆要有向上精神

☆构建良好家庭环境 ☆注意自我细节

☆重视非语言行为 ☆要善于“做”给孩子看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