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发现型家长

144
作者 螃蟹Y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2 字数 8291 阅读 768评论 0

所谓“慧眼型”家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现型”家长,即指家长要努力发现孩子的智慧潜能,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激活这些潜能,充分挖掘孩子的特长,使孩子早日成才。

奥地利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家弗罗·伊德说:人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大的潜能,我们有意识用在工作、学习的能量不到总能量的5%。我们自身有95%的能量没有被发挥出来,它深深埋藏在我们体内。他把这部分能量称之为“潜能”,即潜意识的能量。他还说:潜意识的能量比意识的能量要大3万倍!

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获得专利就有1000多种,他也只不过比常人多开发了大脑3%做左右的潜能。

世界人脑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比世界上任何一台电脑都精密,我们的大脑大约有280亿个神经元,每秒可以处理300亿个指令。

每一个神经元就是一台独立电脑,我们的大脑里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络系统。每一个神经元单位都极小,但它又自成一个系统,每个神经元1秒钟可以同时处理100万个指令。每一个神经元即能独立作业,同时和其他的神经元联接成网络。

电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大脑可以处理好几件事情。尤其神奇的是每个神经元,都可以在百万分之二秒内,把信息传给其他的神经元。世界上最大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通讯网络与人脑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人类大脑的潜能,如果发挥一半的话,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40种语言;倒背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还能学完几十所高等院校的课程,获得几十种硕士学位。

可见,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因此,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笨蛋”。作为家长,务必要帮助孩子激活智慧潜能,这种帮助,远比让孩子机械地背几百首唐诗宋词要有用得多。

开发孩子的潜能,父母就必须首先接受训练。这是因为,要做一个“慧眼型”家长,就必须具备养育孩子的知识,善于经常认真地观察孩子,随时掌握孩子的发展,了解孩子的长处和潜能,并且及时而充分地发掘。

家长应当有这样的认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慧潜能点”,关键在于发现。

比如,会讲故事的孩子,一般都有语言方面的天赋;善于注意别人情绪变化的孩子,一般都有判断能力的方面的天赋;遇到陌生人会联想的孩子,一般都有认识能力的天赋;关注具体时间的孩子,—般都有数学天赋;喜欢对玩具、文具进行分类的孩子,一般都有数学逻辑天赋;动作协调、优美的孩子,一般都有运动天赋;能分辨出各种声音的孩子,一般都有语言天赋……这种能反映孩子天赋的潜能点,都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潜能苗头,及时予以引导,并且创造条件,使孩子的天赋成为一种能力。

世上不少伟人的家长,堪称“发现孩子”的楷模。

世界著名童话大家安徒生,他的父亲只是一位专做皮鞋的匠人。父亲曾经让儿子跟着他学做皮鞋,但儿子对此并无兴趣。父亲后来慢慢发现: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十分好奇,常常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有时干脆就自问自答。父亲的慧眼发现:自己的儿子具有编写童话故事的天赋,于是就每天抽空给儿子讲故事,努力地去激活孩子的潜能。这种很有针对性地发掘与引导,为安徒生成为世界知名童话作家夯实了基础。

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常常一个人站在大海边,屹然不动地眺望无垠的海洋。从儿子的眼神中,父亲读懂了儿子,他知道儿子有一个最大的理想,就是想做一次大规模的冒险航海。哥伦布的父亲本来以梳羊毛为生,与航海毫不搭界,但他坚决支持儿子的志向。后来,哥伦布终于成为世界伟人,成为新大陆的发现者。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她步人政坛,成为“铁女人”,与她父亲的慧眼密不可分。撒切尔的父亲发现,女儿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质,因为女儿很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于是,父亲就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女儿,常带小女儿去大英图书馆,让女儿参加有关的政治集会,并把有关政治家、思想家的传记图书塞进女儿的书包。父亲的慧眼,使女儿成人后大获成功,成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上述伟人的家长们,个个都具有一双慧眼,个个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激活孩子的智慧潜力。家长们应当从中受到启迪。

有人说:能发现孩子10个优点的,是优秀家长;能发现孩子5个优点的。只能算是合格的家长;对孩子一个优点不能发现的家长,就应当“下岗”了。

“发现型”家长,其实人人都是,但家长们往往喜欢“另类”发现。

有一位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发现”得十分及时、十分准确,并且不遗余力地去“夸大”,去“定格”,总认为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这样的“发现”,只能助长孩子的自卑,扼杀孩子的自信。

要当好“发现型”家长,应该在以下方面下工夫:

要兼顾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现孩子的潜能,不能把眼光紧紧盯在孩子的智力上,更要努力发现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

要丰富孩子课余生活,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参与,家长从中去发现孩子的特长。要发展孩子的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大脑内部活动的方式,包括了观察技能、注意技能、想象技能、记忆技能、思维技能等各个方面。

要抓住最佳效率期。孩子兴趣最浓时,要指导孩子注意脑力与体力的交替以及不同学习内容的互换,不打疲劳战。要教孩子学会“挑剔”的技能。用“挑剔”的技能去听课,可以使孩子高度集中精力,但要掌握分寸,不要钻“牛角尖”。

要谚语引导孩子。就是通过大脑用谚语等方式“集聚”知识,从而掌握更多知识,要激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时时留心周围的环境,并不断转移“焦点”,扩大观察面,并能做出比较。

要认真挖掘孩子潜能的多样性。对孩子潜能的培养,涉及到孩子身心的各个方面,要突出重点。同时,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挖掘孩子潜能的重点是精神和品德,不宜以智力为中心。

〖案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是小学四年级男生写给妈妈的一封信,值得家长们认真一读:

妈妈:

我一直都想对你说,我不是贪玩的孩子,我不是调皮的孩子,总而言之,我不是你说的那种“坏孩子”。

你还记得吗?上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里画了一幅画,把太阳画成了蓝色。你一看,就把它撕了。当时,我哭了!为什么不能把太阳画成蓝色呢?你说我“胡思乱想”。可是妈妈,我画的是大海边的太阳,这是我的想象力啊!

你还记得吗?那个晚上,我在家里搞科学小实验,把你的洗发水用光了,你一看,就打了我一耳光,还骂我“不务正业”,并且命令我“不准再搞什么实验”。可是妈妈呀,难道只有天天关在小屋里读书才是“正业”吗?搞科学小实验有什么不好?

妈妈,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你总是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每当听到你的那些话,我好伤心好,伤心啊!

你的儿子

【专家点评】

可爱的孩子,有许多的冤屈!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被武断的妈妈扼杀了!显然,那位母亲的一双眼睛只是紧紧地盯在孩子的学习上,忽略了的全面发展。如此的“鼠目寸光”只能压抑孩子,阻止孩子的进步。

【核心提示】

☆兼顾智商和情商 ☆让孩子自己选择

☆发展孩子的智力技能 ☆抓信最佳效率期

☆教孩子学会“挑剔” ☆引导孩子“聚集”知识

☆激活孩子的观察能力 ☆挖掘孩子潜能的多样性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