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需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

144
作者 jhuca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1 字数 18908 阅读 1139评论 0

母亲需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

不管是哪一个家庭,只要是同时抚养有两个以上的男孩子,出现的问题可能都差不多。我们家的两个男孩子打架打的尤其厉害。有一天,在睡觉之前,为了给两个打架的孩子仲裁,我把整晚的时间都搭了进去。

有时,当我悄悄地注视着我的小儿子的时候,我就会感到隐隐地心痛。因为他的哥哥实在是太强大了,常常从源头就把他所能感觉到的母爱给封锁了。我大儿子惟恐自己的弟弟得到妈妈的关心,有时甚至不惜故意地制造事端来把妈妈的视线引向自己一边。说实在的,我的二儿子要比大儿子好哄得多,所以和哥哥比起来,我在二儿子身上花的精力并不多。

终于有一天,我的二儿子得到了一个可以尽情地享受母爱的机会。原因是大儿子在学校放假后向我们宣布,他要去爷爷家几天。在大儿子离开家的第二天,我决定用一整天的时间陪二儿子出去玩儿。我们先去了儿童乐园,接着看了电影,还去了平时就经常去的叔叔家。孩子玩得非常痛快,时常发出让人侧目的尖叫声。

回家以后,在我正要上床睡觉的时候,二儿子推开我的房门,对我说:“我想和妈妈一起睡。”从他稍稍长大一点以后,直到现在为止,他还从没有主动找我睡过一次觉。

第二天一起床,他就对我说:“我今天不摸哥哥的玩具,我要乖乖地玩儿。”

平时,无论我怎么哄他、骂他,他都改不掉的一个坏毛病,就是常常去动哥哥的东西。现在,他主动说不去摸哥哥的东西,真是让人高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又不由得感到有些心酸。平时让他这么做,他就是不听;而今天他却主动提出不去碰哥哥的东西,就是因为他平时感受到的母爱不够的缘故啊。

无论如何,在这几天他一个人可以尽情地享受往常要和哥哥平分的母爱了,他显得非常幸福。

不仅如此,在他独享母爱的这几天,他以前的很多坏毛病都明显地减少了。平时他的衣服总是随处乱扔,现在则整理的好好的。吃完饭后,尽管没有谁命令他,他却主动把碗放到了洗碗桶里。他还缠着我说要为我整理衣服,为这还闹了大半天。

我常常对找我来咨询的母亲们说:要拿出一些“时间”,向孩子们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或许有人会反问说: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舍不得进行时间投资的母亲吗?她反问的很对。问题是好多母亲对“时间”和“关心”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现在的母亲们一说起“时间”和“关心”,就会向要教给孩子们一些什么东西这个方向理解。她们关心的并不是孩子的行动是否有什么变化、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心理上是不是也在健康地成长这些问题,而是热衷于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更聪明。

有一条必须明确:在“时间”和“关心”里面,需要有母亲的牺牲;同时,还需要从心底里去除掉企图使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的欲望。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按照孩子的需要、都要以孩子为中心,只有这样,你所付出的“时间”和“关心”才能够收到效果。听到我的这番说辞,既要上班又要抚育孩子的母亲们也许会这样发问:“和在孩子们身上投入时间的数量相比,投入时间的质量不是更重要的吗?我听说,真正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和孩子们玩儿。”

这种说法不能说不正确。设想有这样两位母亲,其中一位虽然整天都和孩子在一起,可是却只顾埋头做自己事情。而另外一位尽管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却能够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将她们做一个对比的话,我想到底哪一位的做法更值得称赞是不言自明的。

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需要有一定量的时间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也就是说,在讨论对孩子投入时间的数量和质量之前有一个前提条件:母亲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在我大儿子出生后18个月左右的时候,他突然开始经常啼哭,还动不动就使性子。刚开始的时候,我想可能过几天就会好。可是情况正好相反,过了几天,孩子不仅使性子,而且还发展到了动手打保姆、用脚踢保姆的地步。

可是,不论我如何费尽心力地想,也找不出过去在什么地方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上受到伤害的事情。虽然,我因为医院的事情整天忙个不停,但是,只要一回到家,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顾孩子、和他一起玩耍。就是我在医院上班的时候,也要经常地给家里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正在我无论如何苦思冥想都找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为期一周的休假机会,这样,每天就可以和孩子在一起了。在休假期间,虽然我并没有刻意地去为孩子做什么,但是我和孩子形影不离,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照顾他。说来也怪,就这样经过两天以后,孩子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而在这之前,无论我们使用什么办法都不见效果。

我并不怀疑我们雇佣的保姆已经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去看护孩子了,然而母亲和保姆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当孩子一到白天就发现,昨晚还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妈妈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时候,他的心理能不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吗?

我所忽视了的东西就是,母亲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样一个事实。与其试图去教孩子一些什么东西,还不如不要对孩子抱太多的期待,抽出一定的时间单纯地去和他玩儿,无条件地把自己的一片爱心投入到他的身上。

通过连续抚养两个孩子,我深切地体会到:母子之间在一起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教育啊。没有这种实际体验的人可能是不会了解这种“在一起”的伟大之处的。

我的这一番话或许会让许多一边工作、一边抚养自己孩子的母亲感到自责。但是,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只要你在心中时时记挂着孩子、关心着孩子,你就已经做好了一半。因为以我个人的经验,我体会到只要你具有这种关心,那么想办法抽出时间来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为了孩子作一个精明的妈妈

最近,我在读戈尔·艾文思写的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像男人一样地工作,像女人一样地成功》。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我是这样定义“愧疚感”的,即它是一种“因为确信自己确实有错而产生的痛苦的“自责感”。这种感觉虽然很难用图画来表示,但是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的话,似乎可以用和“绞刑架”较为接近的画面来表示。如果真有这样一幅画面的话,那么女性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的女性总是为愧疚感所折磨。开始的时候,以成为一个善良的淑女为目标而被培养,之后,自己又成了心地善良的牺牲品。我们的女性都试图成为女强人,并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不是自己主动地走上绞刑架又是什么呢?

“愧疚感”不仅会使人们掉入绝望的深渊,而且还会使人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降低。一个经常责备自己连一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又怎么能直视并坚持她的奋斗目标呢?

这使我不由想起了抚养第一个孩子时的艰难情景。由于没有任何育儿经验,我在抚养性格比较古怪的大儿子时倍感做母亲的不易。同时,因为医院的事务特别繁忙,不知不觉中我也会时时疏忽对孩子的照料。

"这样做母亲实在是不行啊。”

当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的这种愧疚感就会更加强烈。每当我把孩子留在家里出去工作或上课的时候,我都会深深地怀疑,我做这些事的正当性。

直到有一天,在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这样一个想法:“我整天这样苦恼和愧疚,对孩子到底能有什么好处呢?”

结论当然是No。我们不是有这样一句俗语吗:“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一村子的人。”所以抚养一个孩子决不是我个人能够完全解决的事。虽然在育儿问题上,母亲应该处于中心的位置,但是在事情不太顺利的时候,母亲应该具有将周围的人都动员起来的智慧,使他们成为帮助你抚育孩子的助力。

从此,我不再为各种苦恼和愧疚感所困扰。因为我已经明白做母亲的这种愧疚感不仅对孩子、对我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那么,为什么还要愧疚、还要烦恼呢?整天地为育儿问题感到愧疚和烦恼,完全是一种时间和精神上的浪费。当我从这种毫无意义的愧疚感中解放出来后,我就一边为抚养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边积极寻求丈夫和婆家的帮助,使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爸爸、爷爷、奶奶在一起。这样的话,当我对孩子的抚育有所疏忽的时候,孩子仍可以从他们那儿得到的无条件的爱心,从而弥补我暂时留下的空白。

当然,要想得到整天忙于工作的丈夫和公公婆婆们的帮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为了我和我的孩子,我必须耐心地去坚持。

结果,我们家的孩子不仅比别的孩子从爷爷奶奶那儿得到了更多的爱,而且和同龄的孩子相比,他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更为深厚。当公公婆婆给我们打来电话的时候,孩子就会对着话筒问:“爷爷,你什么时候来我家呀,你难道不想我吗?”看到孩子这种天真无邪的神态,我感到特别地幸福。不仅如此,孩子就像对待在一个家里生活的亲人一样,非常喜欢他的姑姑和叔叔们。只要到了周末,孩子就像到朋友家玩儿一样,常常会跑到亲戚们家里玩儿个痛快。有时候,看到孩子更喜欢缠着他的姑姑和叔叔而不是我,我还会产生出一种轻微的妒忌心理。但是,看到孩子在没有我的时候也能照样嬉笑玩耍,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哭闹不休,我就会想,我还真是做对了。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母亲。孩子长大以后,回想起自己母亲的时候,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美好的东西。因为母亲们都是普通的人,她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我认为,如果母亲们能在百分之八十的程度上做一个好母亲、尽到自己责任的话,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至于其他百分之二十,明智的母亲会积极地动员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们去填补这个空白。有一天,我接到了妹妹的电话,她告诉我说,她邻居家有两个小男孩儿,她的小女儿只要一有空儿,就往邻居家跑。可能是由于没有兄弟姊妹的原因吧,她的小女儿整天和邻居家的男孩子们玩的乐不思蜀。

问题是,孩子除了睡觉时间以外,一整天都泡在邻居家,连自己的家都不想回了。对已经被两个男孩子搞得筋疲力尽的邻居来说,对此当然只能是感到嫌恶,决不会感到高兴的。

妹妹看出了邻居的心思,就哄劝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去了。哄劝不见效,妹妹甚至还动手打了孩子。无论是哪一个母亲,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孩子而看别人的脸色,于是妹妹就把孩子像犯人一样地在家里关了好几天,每天都好像在和孩子打一场战争。可是,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妹妹只好打电话给我,看能不能为她想个解决的办法。听完妹妹的讲述以后,我对她说你不应该打骂孩子,而应该先去拜访一下隔壁的那位母亲。比如说可以提一袋水果什么的到邻居家,诚恳地对她说:“我们家的孩子非常喜欢和你家的孩子们玩儿,给您添了很多的麻烦,实在是对不起,请您原谅。”请求她的谅解。孩子们能有自己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们熟悉同龄文化、扩展交际关系的一个捷径。而且,这不也是母亲们不能直接给予孩子,而对孩子们来说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经历吗?

打这以后,我的妹妹为了取得邻居那位母亲的欢心,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其结果就是,她的女儿又可以尽情地在隔壁玩儿了。

我想对母亲们说这样一句话:“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不论是为了你,还是为了你的孩子,你与其去做一个‘厚道’的狗熊,还不如成为一个‘精明’的狐狸。”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首先抛弃掉你的愧疚感。对于母亲们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在孩子犯了哪怕是一丁点错误的时候就自责说:“都是我不好”。以我的经验,常常是那些从这种毫无意义的愧疚感中解放出来的母亲们,才能够更好地抚养自己的孩子。请从现在就开始尝试并付诸行动,做一个百分之八十的好母亲吧。当你成为一个非常精明的、甚至有点让人讨厌的狐狸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孩子,都将会变得更加幸福。因为我就是这么做的!

孩子在好妈妈心中处的位置

“将来,我决不像妈妈那样生活。”

从很小的时候,我母亲的学习就特别好,被大家公认为是将来很有前途的才女。可是,就因为她是女人,母亲就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她还教育我说,作为一个女孩子不能显得太突出,太有个性。对于女人来说,更重要的事情与其说是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如说是找一个好丈夫。虽然,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奉献和爱心才使我得以健康成长,但是,在少女时代我根本不能理解妈妈的那些想法。

那么,如果想要不依赖男人,自己也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地、挺起腰杆来生活的话,需要选择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呢?我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对于这种选择,我感到非常满意。

不过只有那么一次,我发生了动摇。它就发生在我生下大儿子之后。通常,不管是哪个女人,她都要面对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生孩子并抚养他长大。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和女性们的自我实现是完全矛盾的。如果你想要很好地抚育你的孩子,并使他健康成长的话,对每件事情你都要做出牺牲,对每件事情你都要加以忍耐,你必须有一颗彻底的利他之心。

在医院,我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和专职医生,我可以提高自己的嗓音,可以不卑不亢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可是,一旦回到家里,听到儿子用他稚嫩的嗓音喊“妈妈,给我念一念这篇童话”,我就得在突然之间变成一个温柔、慈祥的母亲。这就使得你必须在这两种角色之间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最后你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呢?对于我,什么才是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呢?”

我的答案是:我的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并不能断定谁对谁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随着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而不同。所以,我既不想把我的这种想法强加给别人,也不会主张只有这种想法才是正确的。我只是想说,我自己领悟到:没有什么能比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我对“母爱”这个词给出的定义不是别的,就是“水”这么一个字。“母性”就像水一样柔柔地渗入地下,使自己的形体消逝于无形,可是大地却因此而湿润,五谷因此而生长。母爱的这种意义不是用大脑、而是要用整个身心去体会的。

“在女性身上,一定还有一种比实现自我更高的价值”。

因此我下定决心,无论今后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都要把我的孩子们放在最中心的位置。

在对自己的思想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整理之后,我顿时感到心情倍加舒畅。以前感到吃力的职业生活好像也变得更有意思了。在现在这种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激烈竞争的职业生活中,如果是在从前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绷紧自己的神经,做出对应的姿态。可是,自从我下了这个决心以后,我开始知道该如何从容地面对并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了。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成了一个满足于自我小世界里的人,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相反,在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整理以后,我明白了,这不仅不会对自我的发展和实现产生有害的影响,反而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助力。过去我只懂得双眼紧盯前方,现在我还懂得了同时向旁边和向后看,以一种客观、从容、平和的心态去注视生活,并从中找到幸福和乐趣。

我为众多母亲们提供心理咨询的时候,感觉到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苦恼和矛盾。因此,我建议她们就像我所做的那样,对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按照它们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行先后顺序的排列。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来源。

不要以一种片面的视角看问题,更不能成为社会上一些固有观念的俘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心灵体验去省查自己内心的问题。同时,要认真地想一想,什么才是对自己最为重要的。斯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与成功有约》一书中告诫人们,“首先做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同时,他将事情的先后顺序按照以下的次序进行了排列。

1、重要而紧急的事

2、虽然重要但是并不紧急的事

3、不重要但是紧急的事

4、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

那些能够找出最重要的事情并去认真完成它们的人,对于第2-4项事情的处理也会比一般的人更快、更好。因为他们不必为不懂得放弃而产生的患得患失浪费时间。承担自己无力承担的事情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如果你希望把抚育孩子的辛苦变成一种快乐,希望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的回顾并反省一下你的生活,从中找出你认为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来。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