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

144
作者 乖乖派117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51 字数 5363 阅读 1931评论 0

谈到孩子“归谁管”的问题,可以说,许多家长的认识之所以不清楚,这个责任并不完全在家长——长期以来,在“教育责任”的问题上,社会上的总体认识就是含混不清的:在许多时间和场合下,经常是把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等混为一谈;许多部门、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就认为:应该由学校全部承担,而学校在这种外界环境重压之下也只能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全都揽到自己的怀里;开家长会的时候学校也只能是强调:家长应该“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家庭教育上老师的“尽职”与家长的“失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学校原本是“能者多劳”,是在帮助家长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可如今却成了“份内之事”,经常要替家长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有的学生就对老师说:“我的妈妈要像您一样该多好啊”。久而久之,学校从“好心人”变成了“责任者”,使人们将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学生的工作看成完全是学校的事——学校这样做不是“心太软”,而是“没办法”,谁让诸多的家长们不具备教育经验呢。
家长出于对学校的绝对信任,把教育孩子的权力交给了老师——有的家长有这样对老师说:“老师,我没念了书,我不懂教育孩子,我这孩子就交给您了,该打该骂您瞧着办,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家长和学校的面前:当孩子的思想品质出现问题的时候,当孩子学习成绩落后的时候,“教育失误”的责任主要由谁负责?许多家长直到家教失败的那一天也没弄明白:同在一所学校接受教育,为什么有的孩子进高等学府、有的被开除?同样的条件下却产生了如此之大差异。
由于家长、学校在“谁应该对孩子负主要责任”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也就导致于家长与学校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呢? ——要想真正弄清孩子“归谁管”,首先要解决好谁在家庭教育上负主要责任的问题;而运用“家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全员参与”观念,则能够非常有效地达到分清责任的目的。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那就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对孩子的教育,从空间来讲,应该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那么,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一个家庭中,家长是教育孩子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就应该是教育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大量事实很好地说明了:许多青少年为什么犯罪?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忽视了本身在家庭教育中负有重要的责任,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因此导致家教失败,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家长时刻牢记,在家庭教育上,家长不是“旁观者”,而是“责任人”——没有人能代替你做父母;没有任何形式可以代替家庭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不要总想托付给别人,只有自己才应该对孩子负责、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孩子更负责——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对儿子来说,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克林顿的高级经济顾问比尔•加尔斯顿工作十分勤奋,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有一天,经常见不到他面的孩子给他留了一张条子:“没有人为你鼓掌加油,打棒球就失去了趣味”。比尔一下子明白了孩子内心的希望,孩子希望他多关注自己,于是,比尔向总统提出辞职,面对总统的真诚挽留,比尔说:你可以找人代替我,可我的儿子不能。此事轰动了全美国;为了减少因为家长失职而产生的恶劣后果,新加坡的法律规定,青少年犯罪,父母要连坐:要参加孩子的改造过程,否则,要罚款1000美元以上——许多成功人士深有体会:自己所受到的正确的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后半生影响最大。
同时,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又是“利益人”——家长不要打着“我在为国家在培养人”的旗号,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可以不管孩子质量的好坏,将来往社会上一推就算完成任务——许多家长深有体会:孩子的成败与否对家长自己的后半生的事业与生活影响极大——因此也可以说,孩子的成功与否对谁的利益影响最大,谁就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责任。
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孩子,而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工作、家庭都需要)。
什么样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怨天尤人——只是埋怨外界环境,而不反省自己的不足;跟不上形势——只用旧的方法,而不学习新的方法;片面——教育孩子时,注重自己熟悉的方面,而忽视全面;随意——在时间和教育形式上随心所欲而忽视客观规律。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