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带手机利大弊大?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年轻人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学生更是走在了前列。中小学生使用通讯工具,该不该禁止?
为了家长的需要
□记者陈秀华
13岁的陈晓藤离开爸爸妈妈到外地求学了。“怎么监控孩子的学习、生活呢?”陈家父母经过商议决定给孩子买部手机。
作为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陈晓藤还不太会控制自己,整天玩手机。外地的父母开始不知道孩子玩手机,加上孩子的学习没太受影响,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直到有一天,陈晓藤把手机拿到课堂上玩,被老师发现。陈父和老师沟通才知道孩子的情况。陈父很快收回了孩子的手机,陈晓藤的学习、生活很快又正常起来。
14岁的芳芳上初中后,老师总是补课到很晚。父母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放学,很着急,决定给孩子买部手机,以便及时掌握孩子的时间。可孩子有了手机,每月的费用却在直线上升。芳芳妈妈一查话费清单吓一大跳:孩子一个月中竟然发了上千条短信。
刘女士也给孩子配了手机。“虽然我也担心孩子会用手机发短信,上课的时候分心,但是我更担心她的安全,配个手机我容易找到她。”刘女士说,女儿每个月的手机费在50元左右,她认为比较合理。而且孩子带手机后,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尤其是能掌握孩子的时间,方便接送孩子,也方便与孩子联系。以前,孩子迟迟没有回家,家长担心孩子出了什么事,忍不住要到学校去找,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就放心了。
□记者胡炳俊
教育应疏而非堵
[受访人]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常旗英
学生带手机之利弊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方式。如果教师对带手机的学生一味围追堵截坚决制止其带手机且态度粗暴,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他们会把手机隐藏更深,加之其不合理的使用,长期下来会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因素。反之若教师对此处理得当,学生采取理性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更好展开,学生也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带手机弊大于利
[受访人]南阳向东机械工业有限公司韩新卓
作为中小学生,相信大多数学生上学的费用是来自父母或家庭的收入。而作为普通家庭,每月的收入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家庭的收入大部分是用做学生的各项开支的。做父母的,平日大都宁可自己穿旧点,以粗茶淡饭度日,也要为学生凑足费用。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在校的学生若再要求买手机,无异于雪上加霜。何况,在校学生既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做到自食其力,对外又无太多或必要的联系,如此,带手机,除了炫耀的成分和虚荣心得到一时满足外,带给父母或家庭的将是无奈的叹息。再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带手机,有几人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是用做聊天或发无聊短信与上网,于学习无益!
要因人而异不要因噎废食
[受访人]郑州爱之雅歌家庭教育专家许蔚虹
亲情联络是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主要原因,如果遇到急事或突发事件,手机是最便捷的联系工具。关键是使用者是否具备合理使用、控制自我的能力,其实这方面能力欠缺的同学,就是没有手机,他也会因别的东西影响学习、相互攀比。教育的方式应是疏而不是堵。手机只是通讯工具而已,家庭经济条件允许配个也无妨。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争议,因为会有不利的方面,而一刀切地禁止,不过是表面上的掩盖,是因噎废食。因此,指责高科技会带坏学生的观点,解读起来,多是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对教育的畏缩、畏难、归咎于客观的借口。因此,配不配手机要因人而异,关键是教育孩子文明使用,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比如限制话费和开关机时间等,对孩子使用已普及的高科技产品的干预太多,他们会逆反对立,反而有碍他们的心理健康。
实际上,许多学校行政人员承认,不管学校怎么规定,学生还是会带手机来学校。
重在合理使用
□记者陈秀华
[受访人]郑州市中原博奥数学培训学校校长周国庆
在孩子是否应该拥有手机的问题上,家长的态度也越来越开明。有88%的家长是主动提出为孩子购买手机的,虽然63%的家长支持学校“在教学区域内,教学过程中,学生禁止用手机或小灵通”的规定,但并不支持绝对的禁止。有专家认为,家长已经会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和弊都不是绝对的,对于有自觉性、有自制力的同学当然是利大于弊,但对于没有自觉性和自制力的同学则是弊大于利。在此问题上,堵不如疏,而且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人提出手机会带来“学生的恋爱问题”,这并不是说不配手机就不会产生,所以,家长和学校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
懂规则知自律
[受访人]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深心理咨询师蔡劲林
虽说手机有辐射等弊端,但对于能提供给家长的安全感相比,还是利大于弊。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在校园里基本可以不使用手机,学生使用手机容易滋生管理问题,以及引发相互间的攀比心理和不良的消费心理,弊多利少。
其实从目前的情况看,禁止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使用手机不太现实。家长在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时应该及时制定相关规则,不为孩子购置功能过于强大的豪华手机,同时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一些不良现象应当进行正确引导,学校也应该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
七嘴八舌
中学生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利和弊不是绝对的。学生使用移动通讯工具也要以达到促进自己的学习进步为目的。
老师跟家长商量好,由家长把通讯工具交班主任保管,学生需要与家长联系,打报告申请使用。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糖糖)实际上,我特别不喜欢学生揣着手机上学。但学生依然把通讯工具带进教室,并且在课堂上使用,谈了N次话也没用!有点泄气……
(毛毛老师)“禁”!禁得了时代的变化吗?禁得了观念的变化吗?关键还要看怎么开导! (狼警)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严禁女生穿高跟鞋,现在没人管这事了,女中学生反倒没多少穿高跟鞋的了。(游骑兵列洋)父母为孩子配手机,就是为了每天能及时联系到他们,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但是,孩子有了手机,又有几个经常想着主动和爸爸妈妈交流呢。与其这样,还不如每天见到孩子,能给他多一些拥抱和关爱。
(李峰)
标题新闻
上海市北蔡中学不提倡学生带手机到校。
成都多所中学规定: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淄博怡中外国语学校禁止学生校内使用手机。
河北保定中小学生在校禁用手机。
英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规定,学生上课必须关闭手机。
插图 李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