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童年的故事

144
作者 军事计划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9 16:49 字数 7222 阅读 535评论 0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听妈妈讲童年的故事

书堆里泡大的孩子不用教
在媒体工作的王先生是个文化人,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是垂拱而治,孩子基本上没费什么心。”王先生的儿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在亲戚朋友眼里,这孩子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家长不用操心,也不用天天追着催功课,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王先生总结经验就一条:“我的孩子是在书堆里泡大的。”家里的书一堆一堆的,书架上、桌子上、洗手间、床头枕边到处都是书,父母都是读书人,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很小就带他去书店,往儿童读物专柜那儿一撒,就不用管了。再大点,他自己拿着零花钱就去书店了。
王先生认为,读书训练的是人的思维能力,孩子从小阅读广泛,知识面宽,接受课本上的知识自然就快,而且经常阅读的孩子求知欲强,自学能力也强。家长要做的,就是在选择图书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让孩子亲近图书
许先生的女儿今年10岁,性格活泼,就是不爱读书,超爱看电视。许先生一直奉行放松的管理,给女儿自由的空间,只要功课做完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现在他有点后悔了,女儿现在只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他有关功课、学习的事一律不愿意做,一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电视节目太容易上瘾了!”女儿的老师也一再地交代家长,不要让孩子过于沉溺电视,更不要沉溺于网络,那种海量的信息很容易让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陷进去,使他们陷入迷茫。而且沉迷电视与网络的孩子与身边的人缺少交流,性格渐渐会变得孤僻、闭塞。许先生最近听从了老师的劝告,带女儿去逛书店,给她买了很多老师推荐的图书,有经典名著,有校园文学,女儿渐渐开始挑着看,看电视的时间也减少了。
教子故事
“小熊喜欢月亮,他想送给月亮一份生日礼物。但是,小熊不知道月亮生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才好,于是他来到山顶和月亮交谈,决定送月亮一顶帽子……”上周六,一个暖融融的秋日,文博广场一处绿树掩映的角落,一位年轻的母亲手拿一本摊开的图画书,正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她身边围拢着一二十位小朋友,小的两三岁,大的不过六七岁,全都席地而坐,仰着小脸儿,眼睛一眨不眨的,听得入了迷。
这位年轻母亲正在讲述的,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法兰克·艾许的佳作——《月亮生日快乐》,大开本硬皮装的绘图本,每一页都有一幅美丽的彩色图画。她一边读,一边翻着书页给小朋友们看。
活动的发起者网名叫哨儿,她告诉记者,今天要讲述故事的,一共有五位“故事妈妈”,她们都是亲子阅读活动的志愿者,也都是年轻的母亲。这个完全自发聚集起来的团体比较固定的妈妈有十几位,这是她们的第七次阅读活动了。每次活动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择要阅读的故事书,这次的主题就是月亮,选择的图书都是与月亮有关的——松鼠先生和月亮、月亮生日快乐、公主的月亮、月亮的味道……让孩子们在这些好听的故事中过一个美丽的中秋节。
记者注意到,故事妈妈们选取的这些书,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世界儿童文学读物,而且都是彩绘本,语言生动、图画优美,加上故事妈妈绘声绘色、充满互动的启发式阅读,不仅这些孩子听得入迷,就连广场上许多游玩、散步的人也被吸引了过来,在阳光下聆听这些纯净、美丽的故事,嘴角溢满笑意。还有好几个家长模样的人围着故事妈妈问个不停:“你们这是什么活动?我的孩子能来参加吗?”
故事讲完了,还有最后的小游戏。每个小朋友领到一张纸,记者凑近一看,是“宝物清单”——一颗靠风力传播的种子,一片被咬碎的树叶(不是你咬碎的),会响的东西,有细毛的东西,三种能代表秋天的东西,一种动物(昆虫、鱼……都可以,不用收集,指出在哪里看到就可以)……捧着宝物清单,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孩子们四下散开,到草丛中、花圃里、小树下,去寻找他们的宝物去了。
哨儿告诉记者,其实这个活动源自网络,一个叫做公益小书房的网站。那是一个专门介绍世界各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网站,亲子阅读活动是其发起组织的一个阅读推广大型活动,目前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开展,在有些城市,教育部门、儿童文学研究机构、出版单位、文化公司及一些企事业单位都参与进来,形成很大声势。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网站,就尝试着在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后来渐渐有更多的妈妈加入进来。
哨儿告诉记者,这项活动完全是公益性的,现在她们阅读的图书全部是故事妈妈提供的自己家里的藏书。以前活动都是在某个故事妈妈的家里进行,但随着人数的增加,家里已经容纳不下,现在她们每次活动选址都要绞尽脑汁,在户外活动很受限制,夏天太阳太大,遇上刮风下雨活动只好取消,现在眼看着天凉了,到了冬天可怎么办呢?妈妈们非常希望有人提供一个固定的场地,社区、幼儿园、图书馆都可以。有了固定场地,就可以建一个公益小书房旗舰店,就可以得到总部免费提供的图书,建一个阅览室供孩子们免费借阅。
各方观点
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王芳是有十余年教龄的幼儿教师,她说,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还不识字的低幼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大人讲故事的声音,通过书籍中的插图,毫不费力地去感受到一本书带给他的快乐,并在他还没有开始认识书籍上的字句之前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很多家长可能有误区,认为教孩子阅读就必须先教他识字,其实早期阅读不等于教孩子识字,而是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对故事的感受。
妈妈或者爸爸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这种一对一的模式,是最能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而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宝贵时间,无论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
给孩子建个读书区
铁路局中心幼儿园园长薛欣惠表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些硬件建设,家长应该在家里给孩子建立一个读书区。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安静、整洁,是孩子读书的专属场地。做个简单而方便拿取的小书架,有一张小书桌,在固定的读书时间里,让孩子无人打扰地坐下来,阅读喜爱的书。这种郑重感对孩子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会有很大帮助。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