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件事最伤孩子,家长千万别再做了!看完赶紧改
新学期伊始,睿妈给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了很多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取得好成绩的文章。其实,在新的征程里,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上一层楼。
以下四不该,家长必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1
不该宠
有不少父母,对孩子是百般疼爱。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面对一个孩子,360度无死角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舍得孩子动一根手指头。在父母看来,这些琐碎的小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了。但是,父母都忽略了一点,你现在有多宠,孩子将来就有多弱!
还记得那个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学完了初中课程,八岁进入重点高中,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神童魏永康吗?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却仅仅因自理能力差,被学校劝退,连研究生学历都未取得。
从小到大,魏永康的生活都是他母亲一手包办的。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母亲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
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就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冷了也不知道加衣服,大冬天穿着单衣、趿拉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忘记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也因此被学校劝退……
魏永康的例子告诉我们,溺子如弑子。父母的娇惯和宠溺,无疑是给孩子准备的一味“毒药”。
父母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会在无形中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凡事只能依靠他人的巨婴。而且,还有一些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更严重的是,从小被娇惯溺爱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能力,从而也没有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坚毅的性格。漫漫人生路,一旦遭遇挫折,他们难免会手忙脚乱,觉得“生不如死”,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吧,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才能真正扛住世界。
02
不该损
睿妈亲眼见过一个孩子因为数学成绩不及格,而被父亲大骂“你脑子被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也曾亲耳听过一个孩子因为帮忙收拾碗筷不慎打破一只碗,而被母亲吼“毛手毛脚的,真没出息,你还能干点什么?”更是在孩子想要多一些零花钱时,亲口说过“真是个败家子啊”……
临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我们这些有意或无意的“损”话,就是语言虐待。
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但是孩子们心理还不成熟,还没有锻炼出极大的承受能力,语言虐待带来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我们也许只是一时心急,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一时脱口而出的话,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他们还小,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不明白父母的那些话里其实饱含着拳拳爱意,以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如此不堪,从而埋下自卑的种子。
对于辱骂孩子可能产生的后果,知乎上有个网友这样说:一种是打服了,骂服了,儿女一生自卑,愚孝。一种是打不服,骂不服,儿女一生自傲,冷漠。两种,都不懂什么是爱,更不懂如何爱,除非过程中有出现其他的示范。
范葳老师认为,长期生活在被辱骂的非正常环境中,孩子会产生性格懦弱自卑、心理压抑孤独、精神焦躁不安、心理怪癖、爱撒谎、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
大人当然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引导孩子去改变。请不要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们的自尊,损则伤人,那些有口无心的口头禅:你真没用、笨得要死……无一不是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地刺进孩子的心里。
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爱之深,责之切。责骂他之前,请先想一想,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容易,修补难。如果可以的话,不要再这样“损”孩子了。
03
不该怨
作家刘继荣有一次听到儿子和同学打电话说:“我没有幸福感,哪里能笑得出来,人生真正苦……”听到这话后的刘继荣顿时打了个寒颤,向老公抱怨,而老公却笑着说:“我倒觉得,他那话很耳熟,仿佛在家里听到谁说过似的。”
刘继荣突然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正是她自己的口头禅啊。她意识到,自己一下班回到家就苦着脸奔厨房。晚饭后,就与朋友通电话,从小职员的难,说到兼职主妇的累。诉够了苦,这一日也算交代完毕。天天年年,一成不变的怨妇联播,不经意间,便把抑郁传染给了儿子。
刘继荣说,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漫漫人生路,若是没有一颗快乐心,那孩子的未来会成个什么样!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爱抱怨,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上天不公,抱怨领导不器重同事不和,抱怨社会不好……整天一副苦瓜相,满腹愁心肠。
或许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在家人的面前是可以随意任性,恣意妄为,可是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家长大发牢骚,那家里必定是愁云惨淡,孩子也无处可逃,像吸二手烟一样被迫接受家长的抱怨。
试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里如何明亮快乐?又如何乐观得起来?在他面临困境和挫折的时候,恐怕只会抱怨,却从不想着如何去解决如何跨过这一关。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会有出息?
抱怨是世上最于事无补的事,抱怨的家长最浪费光阴,真正聪明的父母,从不抱怨。因为他们明白,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如果根出现了问题,花朵多半也不成器。与其花时间抱怨,不如成为孩子的榜样,努力做出改变,用感恩和乐观的心代替抱怨的坏习惯。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04
不该吼
当孩子一直看电视就是不肯写作业时,当孩子不肯睡觉、不肯起床、不肯吃饭时,当孩子无视我们的要求时,我们经常会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歇斯底里地大吼。然而,看着孩子在自己突如其来的吼叫里整个身子一抖,我们又非常后悔。
有句话很有意思: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那么毛驴将统治世界!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对孩子发脾气、吼叫,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也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一生都畏手畏脚。
孩子表面上是服从了,但是内心却是反抗的。有些孩子干脆将内心尘封起来,将自己像蜗牛一样蜷曲在自我的保护壳,不与外界交流,不让父母走近自己的心灵。
范葳老师说,心理学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对于一部分孩子,吼叫这一招就像抗生素类的药一样,疗效逐日下降,抗药性越来越强。如果家长总是用吼叫来治不听话的孩子,日子久了,孩子也就不以为然了,想着家长发泄几句就完事了,压根儿不放在心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坏情绪阻隔了孩子一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