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课:300新生行“开笔礼”
导语:8月30、31日上午,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关工委主办的“开笔添智人生始立”2019年越秀区一年级新生入学“开笔礼”举行,越秀区文德路小学300多名一年级新生参加。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31日,孩子们一边背诵《弟子规》,一边走过学宫前泮池上的青云桥,随后“击鼓奋进”、“敲钟鸣志”,聆听老师传授开学首课——善正之道,学习人生要走“正道”、存“善心”、知“礼节”。
在点智破蒙环节,主办方邀请到广东省关工委主任(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帼英为小朋友点朱砂,借此希望孩子们能够开启学童智慧,推开知识的大门。中国好人关蔚璋也来到现场,和书法家们引领孩子们边写字边领悟“人字两笔,一笔写责任义务,一笔写付出收获”的内涵。
据悉,明年越秀区将要求全区各小学在入学前均开展“开笔礼”活动,结合本校特色将其作为小学生涯的第一课。越秀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称,“开学礼”既能让学生体验这种有意思的传统文化,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行动上灌输正确的观念。
中国传统“开笔礼”仪式,有意寓“开笔破蒙”,正式入学。越秀区将传统礼仪和现代教育结合,举行“开笔礼”,表达学校及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期望,也让孩子们在“开笔礼”中接受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以及学习做人的基本礼节及行为规范等。
关于“开笔礼”
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孩子们吃洋快餐、穿洋装、学外语、打电脑,多数“电脑新人类”连手写钢笔字也七歪八扭,更别提费事去练毛笔字了,而对其他优秀文化传统也往往嗤之以鼻。“开笔礼”重现广州,正是努力矫正这种不良倾向的开始。一个隆重的仪式,将使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增强学习兴趣。今时今日,尽管不再读四书五经,不再考科举当秀才,但传统文化的熏陶仍应从娃娃抓起。
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开笔礼”,使准备进入人生求学阶段的孩子,在似懂非懂中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进行接触。
1、启蒙教育,通俗易懂。启蒙老师在做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时,不是诵读古文,而是说得比较通俗易懂,迎合孩子的需要。
2、书法育人开笔礼上,书法老师手握毛笔,饱蘸浓墨,在挂起的宣纸上一撇一捺写下一个“人”字。“人”是一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
3、寄托祝福随后老师们手捧朱砂走到孩子们面前,在他们的额头中间点上红印,祝福他们从此眼亮心明。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将写满祝福语的卡片送给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