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升初入学方式之点招
导语:在小升初的多种入学方式中,“点招”是最灵活也是学校自主权利最大的招生方式之一。简单地说,“点招”就是一些重点中学通过自主或者合作选拔的方式,提前录取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优质生源。对于那些平时就非常突出的“牛孩儿”来说,“点招”被视为进入心仪名校的最直接方式。即便对不是那么“牛”的“普孩儿”来说,“点招”也被一些家长视为“不妨一搏”的机会。
近年来,选拔考试及提前招生让民校及外国语学校都抢到了不少优质生源。而今年公办学校也不甘落后,想着法子提前“点招”优质生源。家长们因为“点招”多了一个提前下车并且进入名校的机会,均纷纷乐此不疲地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成功被优质公办校“点招”,那么小升初学生如何获得公校点招资格呢?
公校“点招”要看五年级成绩
在2011年之前,广州小升初考试基本上集中在民办学校,如“16所联招”,少数学校如中大附中、省实天河会有单考。小升初学生家长基本是在六年级进行备考补习。然而,2011年之后,“民校联盟”解体为“大小联盟”,而随着一批外国语学校的兴起,小升初择校考从原来的2~3场上升到4~5场。
2019年,受民校、外国语学校招生竞争影响,广州市老八区的公办学校也纷纷加入到“择校考”行列。但由于广州市教育局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择校招生考试。为争夺优质生源,公办学校将原来的“转学考”演变成“点招”和各种名目“推荐生”招生。为了抢占招生先机,越来越多公办学校将“点招”与“招推荐生”时间放在六年级上学期开学3个月内进行,而判断学生是否有资格,则是从原来看六年级上下学期成绩逐步改为看五年级上下学期成绩即可。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连学生五年级上下学期分数多少也都有划线,如海珠区三个学科要达到285分、白云区265分、越秀区293分(290分也可以)、天河区290分,荔湾区285分。
在此形势下,为进入优质的公办学校,或者进入公办学校的“重点班”、“实验班”,家长们不得不提前“上车”备考。
广州小升初“公校点招”的五种形式有:
1、内部考试:学校向各小学优秀学生发邀请函,通知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2、依托第三方平台组织招生:组织考试掐尖录取最优学生
3、依托杯赛资源:掐尖提前签约学生
4、组织家长教育研讨会:邀约区内各小学毕业班前几名优秀家长,参加学校组织教育论坛,提前签约
5、直接提前签约录取:向区内所辖小学派送名额,由小学推荐优秀学生提前签约
专家解读小升初点招那点事
1.首先,我们要明确,所有的小升初点招都是违背现行的小升初政策的。
2.基于上一点,大多数公办校在小升初点招的时候,都是一种明确的暗示,家长可以领会的暗示,比如,欢迎你家孩子小升初到我们学校来;你家孩子很优秀;请家长放心;等等。当然,学校给出这种暗示的前提自然是学校认为没有问题,肯定可以招到你家孩子。但这里面毕竟存在政策的风险,哪怕只有1%的风险,学校自然不愿承担。这个风险谁来承担?自然是小升初家长。这个时候小升初家长往往是最纠结的时候,不敢确认,孩子真的被录取了?孩子真的一定能够小升初去这个学校?其中的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3.民办校可以全市范围招生,但请注意,民办校提前签约也是违反小升初政策的。所以,这种小升初协议往往也是约定一些及时交卡、反悔提前通知之类的很简单的内容,没有录取的明确表示而且只签一份,由学校保留。当然,至今没有听说谁被学校耽误了,但这里面必定存在一定的风险,哪怕是1%的风险,谁来承担?自然是小升初家长。因为你虽然签了,但你没有任何证据在手,即使有证据,又能怎样?
4.所谓的小升初牛孩被几个学校点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每到招生时节,小升初各校纷纷动手,小升初牛孩到处考试已经成为一种风景。原因之一是各校的含蓄做法,不能消除小升初家长的疑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追求更好是人的本能。目前的小升初制度,并没有使孩子得到一个统一的小升初考试机会,迫使孩子不断的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奔波。如果有人说,你既然得到一个入场卷,就别参加竞争了,给别人点机会吧。其实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不是别人给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剥夺孩子对更好的事物的追求呢?
5.其实,所谓的小升初牛孩被几个学校点的情况各校也是心知肚明。往年,各校也就是要求家长在一个时间点之前做出选择。但有家长认为这样做法一方面显得学校做事很小气,另一方面,学校把现行的政策带来的一些不公完全加在了孩子身上,这样是他们心理上接受不了的。
7.手握几张入场卷并不代表家长的诚信有问题。还是那句话,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不是别人让出来的。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对更美好的事物的追求的权利。更何况这所谓的入场券还是无形的。
8.如何选择,自然是家长的事情。但请记住,孩子永远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