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州二中 让生命在课堂成长

144
作者 蓝月月2009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03 11:11 字数 6594 阅读 1047评论 0

走进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的校园,一眼望去,是高大挺拔的古树,4座百年欧式小楼在校园的东西两侧遥相呼应,与南北3座现代化教学楼相映成趣。这里留存着它百年的记忆,每一块青灰色的墙砖都在诉说着百年老校春天的故事。

校园内,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树木有几百株,近百个品种,花草种类繁多,绿化面积达70%以上。甬道两旁随处可见的是人生感言、名人名言、警示语句和学生诗词,每棵树上都标有树名、属类、产地、年代,就是无字的教科书。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滋养。

学校以生长教育为核心,推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让生命在课堂成长。

富育基地——田间的课堂

学校德育以成长教育和特色教育为基点,有效开展各项德育活动。但校园面积小,如何进行德育活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进行了17年的富育基地之行,让学生在田野乡间体会生命的成长。

早在1999年,学校在校外筹建了通州二中社会实践基地———富育农场,位于潞城镇南刘村,占地70余亩,离学校12.5公里。自2000年开始,学校每学年都组织全体学生徒步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两次活动,到现在已进行17年,累计7万多人次。

活动时,每次两个班学生,由4名老师带领,徒步两个半小时。基地设施简陋,20多人一个房间,没法洗操,没有电扇、空调和电视,只有同伴、板床和蚊蝇,看上去枯燥乏味,但这里有学生喜欢的活动。基地先后开展了植物认知、学农劳动、自行车修理、扎染、夹染、剪纸、电脑组装、石膏翻模、智力拼图、炒菜、包饺子、蒸包子等活动。

学生魏子豪说:“在前往基地的途中,炽热的骄阳与长途跋涉把我们折磨得苦不堪言。但是, 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们还是一步一步地走向基地。这是学校对我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也能培养合作精神,明白集体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

研学活动——行走的课堂

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成为行走的课堂。学校研学旅行从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共完成两条线路的研学任务:南京一地和西安—延安一线。学校近1600名学生参与其中。

在研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成长,师生地位发生了转换。过去学生活动,教师是组织者,而二中的研学活动,老师敢于放手,成为陪同者;学生间迸发出互助、合作、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备浓厚历史和丰富的教育体验资源,一城多游的深度设计是南京游学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亮点。这次研学活动,涵盖古代史、近代史、革命斗争史和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中华传统文化等许多教学因素,进而帮助学生完成语文、政治、历史、地理、体美等综合学科学案,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19年9月10日至30日,学校又一次组织了为期21天以“领略古都魅力,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初三高三西安延安研学旅行活动,近500名师生参与。依据研学课程,在黄河壶口瀑布,师生合唱《保卫黄河》;在宝塔山,学生举起右手宣读二中誓词、齐诵《少年中国说》,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二中师生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校本课程体系。每次研学旅行,由历史、思品、地理、语文、美术老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开发研学旅行课程。

“五环连动”——生动的课堂

学校推行的“五环连动”教学模式,遵循生长教育核心思想,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五环连动”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自主探究、组内释疑、相互质疑、教师解惑、当堂检测,其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师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进入到巅峰状态,让课堂成为师生迸发激情与智慧的生命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语文老师巧妙地采用了“五环连动”的教学方法,建立小组评分制度,利用组内成员合作解决问题并加分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语文课变得更加充满情趣、笑声与欢乐。我们甚至觉得下课铃声来得太早。”初二学生魏明远说。

“在二中课堂上,总会听到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激烈的辩论, 我们都在学习中成长着, 也在成长中学习着。”初三学生丁佳说。高二学生蒋冠之说:“哪怕数学学得不好,也不用担心因为做错题而被嘲笑。鼓励在我们班绝不罕见。即使只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赞赏、掌声就会属于你。”

通州二中是一个涵养生命的“场”,展现的是生命最美丽的相遇、最动人的牵手。学校通过有根有魂的成长教育,让学生具备善良的品质、温暖的情怀,让学生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结栏语:

走进城市副中心——通州,大运河畔,碧波粼粼,这里本就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走进一所所通州校,就仿佛捡拾起一颗颗散落的明珠,串联起通州在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后,教育领域发生的改变。

无论是潞河中学的灰墙鸽影、老式民国建筑,还是运河中学的百米画卷,再现当年风土人情,又或是展望中的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这是一些有历史、有故事的校园。在这里,我们与过去不期而遇,被带回时光记忆中;这里拥有能容纳进行冰球、羽毛球运动的地下体育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充满回忆的校史馆……在这里,我们与未来擦肩而过,让多彩缤纷的校园文化,引领我们感受通州不同学校的新风采。

“喜迎十九大·走进通州校”栏目虽已完结,但采访并没有结束,走一线永远是每名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断寻找、感悟,用笔触记录每一个感染我们的瞬间。在将来,我们还会撰写更多有温度、有情感的报道,让广大考生和家长跟随我们的笔触,走进校园,感受历史与文化的碰撞。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