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18北京中考4种录取方式哪种更靠谱?
2018年中考改革后,北京中考始实行3+3的选考模式,这导致了不同的考生所考的科目不同,那这样的考试模式,在中考后会怎么录取呢?
针对这个问题,北京中考的家长经过探讨,提出了4个观点将这些观点进行了汇总,供2018考生和家长参考。
观点
01
各科分数相加,按总分从高到底录取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表示录取分数线很可能跟往年的录取情况一样,不管学生选的是什么科目,直接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的学生选的科目都是自己擅长的科目或是感兴趣的科目,没有什么不公平的。
优点:录取方法简单明了,家长和考生更容易判断自己成绩,更容易择校。
争议点:很多考生和家长为了追求高分升学,会选择更容易的科目,而不会根据兴趣和将来高考选专业的角度去选择科目,不利长期的升学规划;此外,考试的科目不同,各科之间的难易程度肯定也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太公平的。、 观点
02
根据选课组合,分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018北京中考共有9种选科方式(见下图),把这9种选课组合的孩子分别放在不同的队列,然后根据这9个选课组合、队列,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如选考物理、历史、政治的学生为A队列,选考生物(化学)、历史、正式的学生为B队列,其余以此类推,分为9个队列,正如名额分配的A、B队列一样,根据这9种组合从高分到低分分别录取。
优点:每一个队列里面的学生选考的科目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更为公平。
争议点:录取太复杂。一是每个学校需要根被列出这9种组合的招生计划,并且这个招生计划也是非常难设定的;二是中考过后每个区还要出9个一分一段表,分9个队列录取,有9个录取分数线,非常凌乱。
观点
03
综合计算各选考科的难度系数,再计总分从高到底录取
除必考科目外,综合计算各个选考科目的难度系数,之后以考生成绩乘以难度系数,再计算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即可。
优点:这个方法的有点在于统一计算难度系数后,再算总分,相对是比较公平的,另外,最终的录取方式与以往的录取方式是一样的,比较简单易行。同时对于考生来说,也有以往的规律可循,可以更好的定位目标校并报考。
争议点:计算各科的难度系数,的确是简单易行并且相对公平,但是这个公平是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的,对于成绩拔尖的考生来说反而有失公平。
观点
04
仿照浙江等地区高考录取模式,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综合考虑录取
举例说明:A考生必考科目总分352分,报考了清华附中,清华附中要求选考科目中有两科及以上达到85分或单科成绩排名前500名,那么就先筛选出报考考生中达到选考科目条件的学生,再根据必考科目的总分,总高分到低分录取。
优点:录取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对于选考科目虽没有具体的分数要求,但有级别的要求,此外与新高考更加接轨,可以让考生和家长更早的适应这种录取方式
争议点:太过凸显了必考科目的地位,很多家长对此表示疑议,此外也有一部分家长比较担心,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录取的话,某些学校可能只招收选课某一科或某两科的学生,这样与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有悖,对于没有这个科目的考生来说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