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也具有同情心和嫉妒心
婴儿的同情心
研究表明:婴儿最早表露的情感之一,是一向被赞许的同情心。
关心别人的心理,可能同婴儿的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将一个婴儿放到另一个哭闹的婴儿身旁,很可能两个人都号啕大哭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婴儿关心同伴,抑或仅仅是为喧嚷声所打搅?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为婴儿播放其他婴儿啼哭的录音,像预料的那样,诱发了婴儿好一阵痛哭流涕。但是,一旦播放婴儿自己哭泣的录音,这些婴儿却很少哭泣。
这种同情心在某种程度上源自另一种婴儿的早期技能——分辨他人脸部表情的能力。
婴儿的妒嫉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出生才半年的小家伙已经开始表露妒嫉的情感。
研究者做了一个试验:
出生6个月的婴儿维多利亚被安置在一张高背椅上,试验者递给她母亲一本儿童图书。“请跟我谈谈这本书”,试验者叮嘱道,“重要的是,你的眼睛别瞧维多利亚。”
于是,两名成年女子闲聊了起来。
这时候,小小的维多利亚面无表情,她环视着房间四周,显得有一点点无聊。
接着,试验者从实验室外抱来一个新生儿般大小的洋娃娃,把它塞到维多利亚母亲的怀里,要求她继续不理睬维多利亚,并且做出同洋娃娃亲热的样子。
富于戏剧性的一幕展开了:
维多利亚不再感到无聊,开始做出一系列反应。她先是绽开前所未有的笑容,露出两颗小小的乳牙,以讨好的表情展现给妈妈,似乎在与娃娃争宠。当这一招没有奏效时,她开始蹬腿,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但是,妈妈对她依然不理不睬。这时,维多利亚再也受不了,面红耳赤地哭闹起来。
试验者赶紧宣布:“测试到此为止。”
妈妈走过去抚慰她的宝贝女儿。
“我从未见她对什么不快产生过这样的反应。”妈妈惊讶地说。 做这个试验的美国教授将这个脚本重复了数百次之多。每次的测试结果几乎是相同的:这些小家伙几乎个个妒忌不已,体验着“嫉妒”——这种相当复杂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直被认为远不是婴儿所能理解的情感。
婴儿从无趣到感受嫉妒的过程
尝试安慰哭泣的伙伴
有研究者得出结论:
从出生起,婴儿身上就存在着某种最基本的移情心理。
这种情感的强度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
6个月以后的婴儿,对别人的困扰不再用哭泣来回应,而是以扮个怪相取而代之。
到了第13~15个月,婴儿往往会着手尝试安慰哭泣的伙伴。
为了检验这个结论,美国有研究者对数十名4个月以下的婴儿做了一个试验,通过用脸部的一隐一现来逗婴儿“躲躲猫”。那些婴儿在几次目睹笑脸以后,一旦再次看到伤感的脸部表情,不仅眼光移开了,而且即使重新露出笑容,他们的视线也不会回来,仿佛内心已筑起了一道戒备森严的防线。
婴儿的情感世界远比我们大人想象的要复杂。
父母该怎么做——
跟你的宝宝沟通再沟通
这些研究成果,无疑给父母带来了惊喜和帮助。不过,面对这么小的婴儿,父母又该怎么做?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物色了两组8个月的婴儿,其中一组婴儿的母亲被告知:只要婴儿发出咕咕声或牙牙自语就立刻做出回应,用满面笑容和爱抚轻拍给予鼓励。另一组母亲也需要对她们的孩子微笑,却是随心所欲的,与婴儿发出的声响毫无关系。
结果,那些得到母亲及时反馈的婴儿不仅说话频繁,而且语言进步的速度也超过后者。
总之,父母应该注意婴儿的情感发育需要,多给宝宝足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