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器期育儿策略
性器期是指弗洛伊德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阶段,也叫前生殖器期,约发生在3~6岁。他认为此阶段儿童的兴趣在于生殖器,喜欢抚摸或显露生殖器并有性欲幻想。这个时期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顺利地解决这一时期的矛盾冲突可以使“超我”或良心得到发展并促进性别行为的形成。若矛盾不能解决,以后就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和各种性“偏离”,如裸露癖等。
2 性器期育儿策略:正确教孩子性知识不避讳
由于在国内受谈性色变的影响,爸爸妈妈们往往对宝宝的任何有关性的言语或举动都过分担忧,态度总是那么粗暴、简单,爸爸妈妈的这种错误的性教育将给宝宝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于宝宝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爸爸妈妈应该用科学的观点加以剖析,让宝宝懂得什么
是真正的科学和健康,有效避免因闭塞的性教育给宝宝带来伤害。
孩子出生之时就带有性器,但是直到36个月大的时候,这一部分才会开始有感觉。妈妈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偶然擦过这一部分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感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孩子产生了与平时不一样的感觉,自然会对此心生好奇。于是,孩子会禁不住触摸自己,发现有的人跟自己不一样,甚至在朋友上厕所的时候赶忙跟过去盯着看。孩子只是因为有感觉所以触摸,因为好奇所以盯着看,这都是对生理现象的反应。问题是当大人们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时应该如何明智地应对。我们需要告诉孩子那里不可以露出来,但是像过去那样,吓唬孩子说“会有老虎把你抓走”这样的话就显得有些无知了。
孩子在性器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自慰行为,比如女宝宝不断用手抚摸外阴,男宝宝用手玩弄小鸡鸡,或者不断靠在棱角处摩擦私密处,再或者将各种小东西往裤子里塞等等。
这是儿童处于性器期的表现,处在这个阶段的宝宝对自身身体构造充满好奇心,他们会触摸生殖器来感觉这种自然的兴奋感。
到了7岁左右,孩子开始普遍进入学校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性器期顺利度过后,这个阶段孩子会慢慢停止自慰,到了青春期后,性发展才会重新起步。因此家长应当正视儿童在性器期的行为,千万不要吓唬或者避讳导,否则可能导致孩子常期停留在性器期,甚至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行为。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在性器期出现对自己生殖器好奇玩弄、轻微自慰的行为,自动定义为“下流”,认为孩子大逆不道,更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脾气不好的父母甚至会打骂孩子。这样的行为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公平。
不能让孩子将即使被称为快感也无妨的这种情感和恐惧或羞耻心联系起来。孩子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感觉不错。但如果告诉孩子“摸那个会感染细菌”“晚上会有鬼来抓你”“被别人看到的话多丢人啊”等这种毫无根据的话,孩子可能因此产生“禁忌”或“执着”心理。禁忌会引起心中的不安,执着会让孩子沉迷于此。特别是在没有人陪自己玩的时候,没有比自己的性器更好玩的玩具了。所以这时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有人陪自己玩。指责只会让孩子躲进角落,而禁止会让孩子去寻找别的替代之物,例如,电脑、游戏、烟酒等长大之后也能独自一人玩的东西。
性器期育儿策略:帮助孩子认定性角色
性教育的开始就要告诉孩子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在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性角色上比较自豪,而女孩子则比较被动。现在有些男孩子在奶奶、姥姥和女教师的照顾下,出现“男童女性化”,安静、讲卫生、斯文、听话,有的女孩子则因为娇惯而比较自私和专横,像男孩子,都是不好的倾向。现实中,有个别的男孩(女孩)偏偏认为或希望自己是女孩(男孩)。这种错认自己性身份的现象称为性别同一性障碍。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应引起家长的高度注意,并在必要时请教精神科医生。
比如女孩子从小要培养擦屁股的顺序,男孩子也要勤洗下身,知道保护自己的小鸡鸡。不少宝宝会在2岁左右就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他们的一种性游戏。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苛责宝宝。家长首先要从卫生角度告诉孩子手不干净,容易带细菌,会使自己的小鸡鸡生病,其次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他喜欢听的故事,或者做他喜欢的游戏,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不良习惯改掉。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也要注意孩子的性器官的卫生,不要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就忽略对孩子性器官的清洗,最终危害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