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个孩子都有撒谎敏感期! (颠覆认知的深度研究)

144
作者 龙龙新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30 16:19 字数 5139 阅读 1012评论 0

别慌!如果你的孩子撒谎了,那是非常正常的!

在1989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新泽西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把一群3岁的小孩带进一个安装了隐藏摄像头的房间。研究者们告诉孩子门,他们会放一个“惊喜玩具”在桌子上,要求孩子们不可以偷看这个玩具。然后研究者离开了房间。每当发现孩子偷看(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做了),他们就会回到房间,问孩子有没有偷看。结果,有38%的孩子撒了谎,说他们没有偷看玩具。 2002年,就孩子撒谎的现象研究了20年的李康教授团队又做了一次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2岁孩子中,就有30%会撒谎,到了3岁,撒谎率达到50%,4岁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如您所见,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撒谎。

不仅是你家孩子会,连隔壁老刘家、同事小李家的孩子也说过。


其实,孩子撒谎是有原因的

哈佛大学儿科学荣誉教授,96岁高龄的贝里医生研究发现:撒谎是孩子必经的一段成长敏感期,就像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啃手,我们不能说他不卫生,在手的敏感期乱丢东西,我们不能说他搞破坏,撒谎敏感期只是孩子自我认知、自我实践的一个阶段。

撒谎敏感期的到来,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三岁的孩子开始广泛地跟人互动,孩子开始发现别人内心想的东西跟自己是不一样的,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不知道,别人知道的东西自己不知道。孩子对此特别感兴趣,并开始试着告诉别人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来试验别人是否知道这件事情没有真的发生。这就是我们成人定义的“撒谎”行为。
但孩子似乎对此乐此不疲,尤其是撒谎成功后,会萌生出更大热情。他渐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存在,并很享受这种成长的成就感,并以此举一反三。

撒谎标志着孩子具备一定的心理技能孩子说谎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走上歪路,正相反,说谎标志着他们正在发展重要的心理技能。

因为要想成功能够骗到对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会说谎需要有2个前提,1是必须能够区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我知道,你不知道的。2是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孩子需要编造出另一个虚假故事,且牢牢的记住它(不能前后矛盾),有时还得控制表情显得自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员们发现:在撒谎敏感期,孩子尝试着如何组织更有说服力的语言,营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编织更合理的幻境,以构造出成功谎言。在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如果他已经撒谎了,怎么办?一次,泡泡赖在床上就是不起床,捂着头眯着眼睛说:“妈妈,我感觉头好晕。”我摸了摸他脑袋,然后问他:“是吗?那要不要送你去医院。”他摇了摇头说:“我觉得多躺会就好了。”“那好吧,那你好好休息吧!好遗憾,本来我还准备带你去游乐园玩,看来只能把票送给别人了。”泡泡一听这话,眼睛立马撑得大大的:“妈妈,我觉得我好像好了。我们一起去吧。”“不行,身体要紧,下次再去。”最后,泡泡主动承认撒谎了,还立马爬出被窝,快速给自己穿好了衣服……

对于这种敏感期无关大雅的小谎言,我选择用有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承认而不是自己当面拆穿。宝宝的脸皮也很薄,当面戳穿或者指责宝宝,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如果说谎是为了逃避责罚,那性质就另当别论了。

家长识破孩子的谎言后,必须让孩子学着承担一定后果,这样他们才会意识到利己与损人之间的界限,不会让撒谎成为解决问题的下意识选择。比如说:孩子将手机摔碎了,却说是狗狗干的,这时你既要指出孩子破坏物品,也要点明他撒谎,但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因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如果孩子摔坏手机后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家长要表扬她的诚实,即便你们因为手机的事还在生气。李康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故事远远比“狼来了”要有效:前者是正强化——因为说实话而受到赞赏,让宝宝明白知错就改就还是好孩子;后者是负强化——因为说谎话而遭遇灾难,导致他们只会在下次撒谎时更加小心一些。也就是说,赞赏他勇于承认错误,这样他以后会通过撒谎伎俩来逃避责任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没人喜欢被欺骗的感觉,但永远保持诚实,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对于孩子的谎言,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给予理解和正面引导,从而帮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让他拥有实事求是的理性人格,并引导孩子将他的心理技能和表达能力用在更有价值的事上。
性格培养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