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原来有这些传说

144
作者 xxxholic橘子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9 11:13 字数 5541 阅读 705评论 0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清明节插柳枝的传说有几种,具体如下:

传说一: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俗,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

传说二: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清明戴柳,便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了。

传说三: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原来有这些传说

2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1、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3、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4、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5、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7、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8、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原来有这些传说

3 清明节的禁忌有哪些

1、禁忌黑运气低的人去扫墓

扫墓当日,如果早上起来发现额头上有乌黑起色,则表示此时运势低迷,这样的人要避免去扫墓,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可以携带开光护身的护身符,以作化解。

2、禁忌打扰他灵

墓地是为阴灵安居的地方,切勿嬉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斗。如果路遇他灵坟墓,千万不要用脚去践踏墓碑,也不要乱动他灵的祭祀物品。如若不小心碰到,要诚心诵念“对不起,打扰了”。

3、祭祀时间要选好

通常扫墓时间尽量是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而不是天未亮或是傍晚时分,这不利于扫墓人。祭祀时间最好是选择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

4、禁忌孕妇扫墓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扫墓活动,特别是来例假的女性,最好是不要参加,不然很容易招来他灵的打扰。

5、禁忌穿大红色衣服扫墓

清明节祭祀时不要穿大红色的衣服或是奇装异服,尽量穿淡雅低调的素衣,这样才能表示对先人的尊重。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原来有这些传说

健康养生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