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

144
作者 香烟刻字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47 字数 6524 阅读 1581评论 0

朋友曾和我提起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她带着5岁的儿子去公园里玩秋千,因为前边已经有几个小朋友排队了,于是朋友和儿子等了快半个小时才轮上,结果儿子还没坐上去,就被一个3岁左右的小姑娘插队了。

小姑娘抓着秋千不撒手,

她的奶奶对朋友的儿子说:

“哥哥让妹妹一下啊,我们就玩一小会儿。”

然后不由分说地把小姑娘抱上了秋千。

结果朋友和儿子等啊等,半个小时过去了,

奶奶才总算把小姑娘抱走,

临走时奶奶对着朋友和儿子说:“小朋友可真懂事。”

朋友说,中间她有几次曾劝儿子别玩了,

但孩子却坚持要等,

要不是看那个孩子小,

说什么也不能让儿子受这委屈。

我问朋友:既然你和孩子都不开心,

为什么还要让呢?

凭什么大孩子就一定要让着小孩子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

例如,当两个孩子抢玩具时,

90%以上的家长都会这样教育孩子:

“妹妹(弟弟)还小,要让着他点。”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教育孩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如果有一天,孩子遇到了比他大的同伴,

也去抢人家的东西,而大孩子却不让的话。

你的孩子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孩子可能会认为:

小弟弟我要让,大哥哥我也要让,

那什么东西我才不用让呢?

凭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曾“小气”过?

从心理学上讲,

孩子大约从2岁左右,

就开始慢慢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了。

所谓物权就是物体的归属权,

它是你的?是我的?还是共享的?

物权概念的确立,

是孩子安全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识。

当孩子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时,

家长会发现,之前特别“大方”的孩子,

突然间变得“小气”起来,对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牢,

即便是妈妈,也不愿意分享。

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会认为是自己的,

完全是一副“小霸王”模样。

孩子物权意识发展的规律大致是这样的:

0~1岁,我的东西谁都可以拿;

1~2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2~3岁,我的东西你不能碰;

3~4岁;在父母的引导下可以分享;

4~5岁,集体东西也是自己的;

5~6岁,可以主动分享。

也就是说,

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最好不要劝孩子去分享。

3岁以后父母可以试着建议孩子去分享,

但前提条件是一定不能强迫孩子。

在孩子4岁左右时,孩子偶尔可以主动去分享,

但是对于公共的东西还没有分清楚。

在孩子5岁以后,

才会逐渐有意识地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

处于物权意识发展期的孩子,

会对自己东西的所属权尤为敏感,

他们相信自己应该对自己的物品拥有绝对掌控权,

一旦属于他们的东西被剥夺,

则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感。

当孩子开始有物权意识时,

说明他已经向“分享”迈出了的第一步,

同时也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提升了。

孩子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

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因此,当你发现孩子开始不愿意分享时,

应首先感到高兴才是。

谦让是美德,但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

2岁半的乐乐与3岁半的琪琪在公园里巧遇,

两个小家伙一起玩得很开心。

可没玩一会儿,乐乐就一把抢过琪琪手里的玩具,

怎么都不肯撒手。

别看乐乐年纪小,但力气却很大,

琪琪抢不过,于是开始大哭起来。

琪琪妈妈忙劝孩子:

“咱们是姐姐,姐姐要让着妹妹啊,多大点事儿呀。”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常用的解决方法吧,

然而这种做法对姐姐来说却是非常不公平的,

不但会让孩子觉得委屈,

并且还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还有一些父母选择让孩子自行解决或是置之不理,

这对物权意识建立期的孩子来说,同样是不合适的。

在孩子脆弱的时候,

我们应毫无理由地站在他身边,

给他一个正面积极的引导。

正确做法应该是,

琪琪妈妈可以尝试这样对乐乐说:

“阿姨知道你很想玩姐姐的玩具,

但是这个玩具是姐姐的,

你要经过姐姐的同意才能玩。

知道吗?阿姨还有一个好玩的东西,

你要不要看看?”

而乐乐妈妈也应想办法,

把乐乐的注意力引到别的事情上,

这样才会大大减少孩子对玩具的兴趣,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小,一切就理所当然,

一直享受别人的谦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表示不想让那是天性。

如果成人总是用“分享”、“谦让”的思想去教育孩子,

久而久之,

孩子可能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甚至无法建立责任感,

形成“别人来抢,我就应该让”的错误认识。

进而也会影响孩子物权意识的建立,

而物权意识建立不好的孩子,

长大后还可能反应在“偷东西”“老好人”等行为上面。

谦让不是给别人看的,而应是孩子自愿的

谦让的前提是快乐,

如果孩子不快乐,

那父母即使强迫孩子谦让也是没有意义的。

记得女儿3岁时,

我曾带她到英国游玩了一段时间。

一天,带着女儿去公园玩摇摇车,

当时有一个4岁左右的英国小女孩子和她一起玩。

两个孩子一人各玩一次,可是玩了没几次,

那个英国小女孩就不干了,非要自己一个人坐。

小女孩的妈妈试着劝说了一下,无果,

于是对我耸了耸肩。

最后,我只好去安慰女儿等姐姐玩完后再玩。

这要是放在国内,

怕是大多数父母又会开始劝孩子“姐姐让着妹妹”之类的话了吧。

很多时候,我们强迫孩子谦让,

不过是怕自己没面子,怕别人说自己娇惯孩子。

而孩子并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

他的感受就好比,

你等了好久的公交座位,

旁边突然挤过来一个插队的人,一屁股坐下去。

好比,你新买了一件衣服,

却有人说“你先别穿,借给我穿两天”时的感受吧。

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被太多的世俗所束缚着,

其实,一味地教孩子“让”或者“不让”都是不对的。

别再误会和冤孩子“小气”了,

也别再强迫孩子分享或是谦让了。

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需求,

保护每个孩子应享有的权利,这才是最重要的。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