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几点,家长再也不会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慌了神!
在孩子上学的期间,越来越多好心的老师不断地开始提醒我们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一个是否是多动症的检测。
正因为以上种种,胡麻麻也着急了,他在上个星期请教了一位儿童心理科主治医师后,做了一个关于多动症孩子其实在某些时候相当安静的宗述,观点很明确,就是要告诉我们多动症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样子,一旦孩子真的多动了,家长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问题是如果在我们的家长并不能对多动症有一个全方位综合的评判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只是宗爸说宗爸的,大家听大家的现象。在我们的评论区里出现了各种声音,既然大家已经针对这个问题讨论了,担忧了,是不是多动症种种问题给大家一个比较科学的说法。
01
运动是人的天性,好动是儿童的本性
儿童就是在好动中,在游戏中,靠着四肢来感受大自然、空间、大小、形状,甚至词汇、语言、声音所有的东西。所以好动恰恰是我们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许多孩子在坐着、跑着的时候都是在思考,但就是因为孩子们运动强度太大,许多家长总会把孩子这种学习方式错认为孩子太闹腾了。尤其是性格安静的妈妈、特别疲惫的爸爸,或者说是没有精力陪孩子玩,希望孩子安静写作业的家庭。
02
孩子的好动,具有种族差异和个体差异
有的家庭就是在静中取动,表面上像在安静,其实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就是在安静中找到一种特殊的活跃。而另一种家庭,或者个体就相反,比如说运动神经特别发达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就更容易多动。而金妈此时此刻说的多动都是积极意义的,并不是病态的。
03
怎样才属于多动症范畴
遗传
遗传,即在娘胎里发生的生长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的基因。当我们开始把多动症和记忆力缺损推溯到娘胎里时,我们承认很多家族都会有天生的基因不完整时,从而导致孩子天生的好动。
教育与环境
诱发孩子多动症的后天环境是在家庭、在教育、在社会,也就是说纵然孩子的遗传在注意力上有缺损,容易心神不宁。但真正能将这个遗传扩大或者消灭恰恰是教育与环境的功劳。
所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多动?是不是多动?其实都不重要,只要我们能够接纳人生是不完美,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接受是否患有多动症。
04
是否需要进行检测
检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看清问题,找到这些原因,并且解决它们。其实测与不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孩子贴一个标签,或者决定孩子是否要吃药,而是为了找到综合的手段,基于科学的分析来对症下药。
05
儿童多动症表现复杂
有一种孩子在安静中发呆,你一叫,他就慌神了,虽然使劲点头却一句也没听懂你在讲什么,这样的孩子其实内心是十分焦虑的。也有一直在动的,除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生存所必须的东西有片刻安静的孩子,这类孩子更可怜。以上两类就是所说的心神不宁的孩子。
心神不宁的孩子表现为两种:第一、亢奋。第二:郁闷。
06
治疗的良药--家和万事兴
运用科学积极的方式找到治疗的良药,这一剂良药就是家和万事兴。不管是夫妻关系、长幼关系、邻里关系,甚至是父母间的冲突,还有家族中缺乏的正能量与善心,都会令大人的心不平,从而导致家里的气不和。此时的孩子是最敏感的,他敏感的方式就是用抓耳挠腮,爬高摸底,冷不丁的说一句不着调的话,或者不做该做的事来调整、支撑他自己。
从心理学的问题来说,这样的孩子普遍缺乏自尊,缺乏安全感,因为不能安然,所以他要想方设法调整自己,因此就会有很多出格的行为。
所以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一定是眼里有爱,心里有情,脑中有智慧,身上有好习惯,这样的孩子他会带着梦想,带着爱,去克服自己眼前的欲望,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调动到自己此生需要掌握的一些本领身上。他会延迟自己需满足的要求,不会过度的宠溺自己。
这样的孩子正是我们教育所需要的,家安、孝民,社会有主流的价值观,主流的价值观来源于精神。而“家和”正是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来自于爱所架构出的那一副中药。可这副良药正是我们中国社会现在所稀缺的。
因此是否患有多动症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需要去找到影响我们孩子身心健康和平衡的最基本的问题,然后爸爸妈妈和学校联合一起心平气和的去养育我们的孩子。否则,无论有多少医院,孩子吃多少药也解决不了父母的本末倒置和焦虑,解决不了老师对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不了解所贴的标签。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宗爸和金妈乃至更多专家的咨询室每天都要围绕多动症转了,多么可怕呀!如果真是这样我会为我的职业而羞愧,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多动症问题。那一剂良药并不是在专家那里,而是蕴藏在父母的心态和教育的艺术里。
对所谓的多动症和越来越多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背后的成因,以及我们该如何解决的一个分析,希望今天的所说能让您吓慌了神的东西安稳下来。把眼光和心力投到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安静平和的家庭文化与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