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性 vs 立好规矩,究竟如何平衡?

144
作者 花雨伞by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39 字数 12709 阅读 576评论 0
我们这一代父母,开始强调“自我”,宣扬的是“为自己而活”和“做最好的自己”,有了孩子以后,自然就更重视孩子天性的发展,不想他的童年过得和我们一样压抑,希望他能不受束缚地、充分释放出自己的潜能,活得洒脱而精彩。

于是我们给孩子买了最安全舒适的地垫,鼓励他们自由爬行;

购置了开放式的书架,把家打造成了儿童乐园,娃在哪里都有书看,想玩什么玩什么;

幼儿园的挑选上更是要比当初选老公还严苛,要求整齐划一、不鼓励个性发展的坚决Out;

于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快乐的笑脸,我们的心情也洋溢起来,养娃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娃日渐长大,父母之前信奉的“自由养娃论”“天性释放模式”好像开始遇到了些障碍,先是被机构的老师温柔点拨“娃好像有点儿太活泼呢,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听,但咱家娃始终在教室里绕着圈跑,一点儿也静不下来。”接着又被幼儿园老师“告状”:“小宝最近跟人发生冲突的次数有点儿多,起因多是因为小宝,比如猜猜正在剪纸的时候,他上来就把猜猜刚剪好的作品扔到地上了。”

这真的是因为孩子太活泼了吗?又真的是简简单单一句“冲突”就能解释的吗?

之前天性释放得那么充分,可一旦融入了集体环境,好像就开始水土不服了呢!

而焦点就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1、 天性释放和守好规矩,真的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吗?

2、 我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谁都讨厌被束缚,如果提要求、立规矩,导致孩子压抑逆反怎么办?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给孩子立规矩是父母应尽的责任,这与尊重孩子天性并不矛盾。善于立规矩的父母,从来不会让孩子反感或者觉得丢失了自由,而是能让孩子打心底认同规则。这可不是我的一派胡言,美国非常有名的临床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也认为,善于给孩子提要求是成为优秀父母的必要条件。

Diana Baumrind,在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人类发展学院获博士学位并在此任教,以对家庭教养模式(parenting styles)的研究,以及批评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而著称

她花了大半辈子研究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教养方式,并且提出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分类方式。

她认为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需要用两个维度去判断。第一个是Responsiveness (响应程度),指的是你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是否能够有意识地满足。打个比方,婴儿时的哭泣,你能不能马上做出反馈,去查看他是尿湿了还是没吃饱。或者你在面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时候,能不能做及时的反馈。一种好的教养方式,一定是能对孩子的需求做出高反馈的。

但是光做到反馈就足够了吗?

Diana提出的第二个维度就是Demanding(要求)。通过超过30年的研究,心理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最优秀的教养方式就是“权威型”的父母:不但能对孩子的需求做到及时反应,同时又能对孩子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看到这里,想必会有不少“虎妈”们忍不住要拍手点赞,并迫不及待地想要转发给家里一众“猪”队友了吧:你看看,我就说孩子不能惯着,该立规矩就得立规矩吧,以后你们都别拦着我!

且慢!

说起“立规矩”,真是要勾起我惨痛的童年回忆了,从小到大我所经历的“立规矩”每每都以惨烈且相似的方式结束,不是被打一顿就是被骂哭了。直到上了大学真正接触到了儿童发展学,我才知道原来“立规矩”也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关于爱的艺术。

这样“立规矩”孩子爱听才怪

首先父母需要搞清楚孩子是怎样发现规矩的,当他们破坏规矩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一位美国妈妈Genevieve Simperingham做了非常生动的比喻。她说我们可以想象去一个陌生的国家旅游,当地有很多风俗和文化我们并不了解。而了解这种规则的方式就是通过犯错误。当我们破坏规则之后当地村民会有两种态度:

一些村民表示对我们这种“无知”的理解和同情,并且非常耐心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做;

另外一群村民非常气急败坏地说:你们这些外地人怎么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来侮辱我们的文化?出门前不能多读点书了解一下吗?如果下次再犯就请离开这里,这里不欢迎你。

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让你认识正确的规则,但是哪种表达你更能接受呢?

想都不用想,我们一定会选择那群对我们表示理解和同情的村民,对于那群直接抬杠对我们百般苛责的村民会表示出愤慨,而且会觉得他们自已也没有修养,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会沟通。

那我们换一个场景,你在与孩子定规矩的时候选择了哪种方式呢?

“给我坐回来!我数三个数!3、2、1,你耳朵是聋了吗?”

“这不是你的东西,赶快给我放回去!再不动我就生气了啊!”

发现了没有,孩子在听你说这些话时候的感受,就和你遇见那群没有修养的村民是一模一样的。即使你让孩子坐好,让他把玩具放回原处的规则本身是对的,但你说话的方式已然在你们中间建起了一道墙,直接影响了孩子去认同这项规则。

谁说板着脸才能立规矩?

我们总会有一种偏见,认为立规矩一定要板着脸,很严肃才行,这样才能维护一种“权威感”。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好的规矩第一步一定是“共情”,你要让孩子尊重规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态度上对孩子是尊重的。这是一切谈话的基础,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之后说什么都是白费力气。

那究竟怎么样和孩子立规矩才能让孩子最大程度地接受呢?我翻看了很多文献再结合自己与孩子的互动经历总结出以下四点:

第一,充分顾及孩子的面子,最好在只有父母与孩子的空间内设立规矩

第二,肯定孩子的合理需求,并帮他从别人的视角理解规矩

第三,永远不要吝啬你对他爱的表达,接纳他的情绪并为他寻找替换方案

第四,不辞辛劳地重复规则

我们就拿开头孩子在班级里乱跑的例子做尝试。比如某天放学的时候,你被幼儿园老师告状了,说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就是坐不住。那么你首先需要做第一点,就是保证孩子没有听到你和老师的谈话内容。如果你的孩子就在身边,你可以主动打断老师的对话,和他说咱们找机会再聊(比如用微信或事后打电话)。我工作的美国幼儿园里,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定就是老师绝对不能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当着他的面儿跟家长说他的负面行为。这会增加孩子的反感,甚至会使他对幼儿园环境失去信任。

父母一定要在充分顾及孩子面子的前提下,向老师了解到底孩子这种坐不住的情况在什么时候发生,前后是否有原因。家长听到老师告状,心理肯定也会有抵触,比如会觉得孩子坐不住在教室里跑跑不是很正常嘛,老师有点小题大做。其实我非常理解家长的想法,但有一个观点我必须强调的是:管与不管,要看孩子的做法是否影响到了他人。

在家里,孩子可以随便任性地跑,但是在一个集体环境中,不能因为要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别以为孩子小,其实孩子能明白这个道理,关键是你说的方法要得当。

首先,你不能硬来,而是要使用迂回战术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沟通环境。比如回家的路上你可以问问孩子今天老师读了一些什么故事——从这个侧面你也可以发现到底孩子有没有听进去——毕竟,以后上课是否能专心听讲不溜号还是挺重要的。其实有些孩子就需要干点什么事儿才能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硬要逼着他坐着,他的所有注意力都会放在如何让自己不乱动上,反而导致他没有办法专注地听。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比较罕见的特例,但你还是可以通过问孩子白天学了什么来判断到底他这个“坐不住”有没有影响最终听到的内容。如果没有什么影响,你可以松一口气,但是该立的规矩还是要立的。

第二步,你要肯定孩子的合理需求,并且试图帮他从别人的角度重新看问题。如果孩子在班级里坐不住,多半在家就是好动的,或者老师读的故事他已经听过了,觉得实在无聊才想走走的。因此当天回家你就让他在家跑一会儿,等他休息的时候,你可以递上一条毛巾,顺势聊起来,“你在教室里也会这样跑吗?” 这时候孩子多半会很诚实地点点头。然后你可以凑到孩子耳边和他说,“等下妈妈想和你说个悄悄话。” 这个做法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可以把关注点放在接下来的谈话内容上。

然后你可以和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爱动,妈妈小时候也这样,而且比你还调皮呢。在家里我们怎么疯玩都没事,但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为了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她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跑来跑去,不认真听,老师会不会挺伤心的?”讲到这里停顿一下,用足够的留白给孩子思考。然后你可以接着说,“妈妈觉得这样做挺不礼貌的。”

接着再列举第二个需求,“妈妈知道这本故事书我们家有,你已经记得很熟了,但是别的小朋友可能是第一次听那个故事,就像你第一遍听的时候也会经常问妈妈‘然后呢’?”如果这时爸爸老是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嘻嘻哈哈的,妈妈一生气不愿意读下去了,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你会不会想让爸爸快点坐好安安静静地听妈妈讲故事呢?”相信这时孩子会感受到一些触动,但让他们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是太难了。

这时候父母可以进入第三步,大胆地给孩子表达爱,并且给他找可以替换的方法。你可以摸一摸孩子的头,或者把他搂在怀抱里,轻轻对他说,“妈妈很爱你,知道你心里也不太好受。其实妈妈很理解你,要我憋着一直坐着我也很难受,要我反复听一个我早就知道结果的故事我也不想听。但是幼儿园和我们家里环境是不同的,那里还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我们也需要照顾到他们的想法。妈妈觉得如果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能够管好自己的小嘴,打开耳朵听,盘腿坐好就是对所有人最好的尊重。如果你努力过了,但还是憋不住,那妈妈教你几个小动作,在你想跑的时候,看看这样你是否能坚持住:比如你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摸摸心跳数一数次数看它跳得快不快,或者手握拳头再慢慢张开,看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得多慢。”

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乱跑”,还有什么办法能抵消自己的无聊感与运动欲望。

等到孩子第二天出门前,还需要给孩子重新复述一遍规矩。这个时候就不用长篇大论了,而是复习几个关键点,比如可以问孩子“老师读故事的时候小手放哪边?眼睛看哪里?嘴巴应该怎么样?两腿应该怎么放?如果坐不住了可以怎么做?” 这种言简意赅的重复可以帮助孩子时刻记住规矩的精髓,反复的练习,直到内化这些行为。结束的时候还不要忘记讲一句鼓励,“妈妈相信你今天一定会非常努力地去尊重老师和小朋友,来我们high five!”

总结一下

如今的社会我们更加强调的是不去抹杀孩子的天性,而往往忽略对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我坚持认为,必要的规矩必须要做,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服气。我们要打破“立规矩”需要“板着脸”的一贯思维,而是关注说话时的语气和观点是否顾及到了孩子本身的情感需求。

孩子可能并不在乎你说了什么,更在乎你是怎么说的。只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的,你是与他站在同一边的,那么你提出的那些规矩,他会打心底里的认可。不然,说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白费口舌。用爱给孩子做规矩,是每个父母都必修的一门艺术。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