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主动做的,才是孩子得到的本事

144
作者 厦门好人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37 字数 11571 阅读 606评论 0

在研究犹太人教育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孩主动做的,才是小孩能够获得的。”就连睡觉也是如此,小孩子要学会自己入睡,找到属于自己的睡眠节奏,而不是一直要父母又抱又拍的哄他。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将近二十小时,其中有十小时是R E M(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阶段,此时脸部肌肉会抽动、手臂也会移动。小孩子的R E M睡眠时间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新生儿的大脑还无法有效处理身边环境的刺激,这期间,婴儿的脑细胞会不停制造新的神经链结,让大脑组织持续成长。

但是R E M睡眠,只能创造出让大脑成长的环境,并不能够促使大脑本身发育,因为只有在接收到足够刺激时,大脑才有成长的可能。

在《为什么法国妈妈可以优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闹?》书中,对于让小孩睡觉提出的建议,就是在小孩子出生之后,不要晚上一听见孩子哭闹,就立刻跑去安抚。因为这样一来,小孩子无法学会自我调节睡眠的能力。

妈妈的等待,是给予孩子学会自我安抚的机会,控制自己不要对小孩做出反射性的动作非常重要,要延长对小孩哭泣原因的观察时间,先分辨究竟是真的需要父母帮助,抑或只是自己翻身到一半短暂的哭闹而已。

孩子主动做的,才是孩子得到的本事

孩子半夜醒来时,若父母不要马上有动作、稍微等待一下,大部分的情况下,孩子都会再次入睡。但若父母越是经常马上跑去安抚孩子,小孩就越容易不停的反复醒来,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

我们大人也会睡到一半时,突然醒过来一下,大部分的人很快就又会睡着,但若这时有人来抱住你,或是跟你说话、问你是不是醒了,睡意就会被赶跑,就算想要再入睡,也无法再轻易睡着了。

婴儿每间隔两个小时,就会有一次睡眠循环,在每一次的睡眠循环之间,小孩子会有短暂醒过来,并且哭闹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若父母把这样的行为解释成肚子饿,或是有情绪压力的信号,马上就冲进去安抚孩子,孩子就无法自己学会如何让睡眠循环延续下去,也就是说,他们会“习惯成自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安抚才可以入睡。

不过,要是孩子一开始就能够靠自己的力量领悟到入睡的方法,以后即使再醒过来,也会自然而然的再度入睡。

这样的训练有个最适当的时机,就是在孩子四个月以前,越早开始延宕让他等待的时间,是越好的做法。

小婴儿会哭闹,是因为有想要表达的事情,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仔细观察他们,也就是要让他有可以表达出来的时间;在呈交出答案之前,要先仔细聆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都知道的常识同样的道理。换言之小孩在哭时,最好的方法并不是马上前去安抚,而是应该要仔细倾听,才能掌握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此外,晚上要让孩子睡觉时,为了让他能够分辨白天和晚上的差别,所以不能抱他、摇他或是喂他喝奶,从出生之后开始,就要分辨孩子究竟是睡到一半在哭闹,还是真的在哭。而无法得到充足睡眠,或是在睡眠上遇到困难的小孩,可能会导致脾气暴躁、有攻击性、过动和自律神经失调等问题。

入睡后,最好不要再喂食,并不是肚子饿了就一定要吃东西,成年人也会在深更半夜感到肚子饿,但却不会吃东西影响睡眠。

若是到了四个月,孩子都还无法学会自己入睡,学者会建议父母在孩子晚上入睡之后,一直到隔天的早上,都把孩子放着不管。也就是在睡前帮他洗完澡,唱歌给他听、轻柔的抱抱他之后,在固定的时间让他躺到床上,之后不管小孩再怎么样哭闹,父母都别去干涉。

孩子主动做的,才是孩子得到的本事

小孩子能越早多带带睡觉越好,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若是为了小孩而抛弃夫妻的幸福或快乐,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让小孩独自睡觉的适龄期是在满六个月以前,以专家的角度看来,未满三个月的婴孩脖子支撑力还不够,最好还是先和爸妈一起睡。到了四个月左右,就可以让他自己睡了。而在考虑孩子心理层面上的角度而书,最慢在满六个月之前,就要让他跟父母分开睡,因为满六个月之后,孩子就会产生对分离的不安感,对母亲情感上的依附现象增强,会讨厌自己一个人睡觉,也会开始感受到害怕和恐惧,从那之后开始,将逐渐变得越来越难和母亲分开,因此如果过了六个月才勉强让他跟母亲分开睡的话,对小孩子心理上造成的打击会很大。在未满六个月以前,从孩子还没意识到时,就开始多带带睡觉最好。

枕边教育学问答、学宽恕

我们国人在孩子小时,会跟小孩睡在同一个房间,每天晚上有十个小时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因此小孩子如果醒来,父母会被吵醒,对于夫妻生活也会造成影响,但是犹太人却在孩子还年幼时,就跟他们分开睡。奇怪的是,每天和孩子睡在一起的我们,在依附关系的建立上遇到许多困难,但是犹太人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其实原因就是每天十五到三十分钟左右的枕边教育。枕边教育最大的威力,就是在孩子每天睡着之前,都可以确实感受到父母的爱意。大脑对于将要入睡之前听到的话,记忆得最清楚,所以若是能够每天在睡前与父母聊天,充满幸福感的进入睡眠,就能够在入睡时将父母的爱牢牢记住。

看西方电影时,可以发现父母会在孩子睡前念书给他们听,或聊天直到他们入睡为止,但其实这并不是西方的文化,而是源自犹太人的传统。

枕边教育,其实就是在实践犹太《示玛》经文(Shema)中所提到的“躺下时也要谈论上帝的话语”,小孩子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为他们讲《妥拉》的故事然后与孩子对话,这就是枕边教育的起始,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哈柏露塔形式。

枕边教育也称作床边故事(Bedside story),或是睡前故事(Bedtime story) 指的就是在子女入睡之前,讲给他们听的故事或对话,犹太小孩都是听着父母念书给他们听的声音,当作一天的结束,对他们来说,枕边教育是父母的义务,也是传统上每日必做的功课。

这一段入睡前的短暂时光,将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不仅是为了教育,也能够使家庭关系更加深厚。父母会将一天里发生过的许多事情中,那些让人伤心难过的经验,就在当天结束。也就是说,不管那天多么严厉的教训孩子,到了准备入睡前,都还是会温柔的拍哄孩子入睡,避免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疙瘩。

枕边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大脑来解释,人在睡眠时,大脑会开始整理需要储藏的记忆,以及需要丢弃的记忆。海马体会把白天发生的事情暂时记忆起来,睡着时再将那些记忆整理储存,因此在正要入睡前所获得的信息,能够获得最好的处理,这也是为什么枕边教育可以在孩子的大脑中有效率的储存,尤其在亲身体验到父母的疼爱后入睡,对爱的确信感就会原封不动的储存在大脑中。

出生之后二到三月时,婴儿就能够分辨和寻找声音的来源,这时已习惯于各种声音的孩子,会开始区分自己喜欢的声音和不喜欢的声音,而孩子最喜欢、也听得最清楚的,就是人类的说话声,尤其是女人的说话声,最亲密熟悉的当然就是妈妈的声音。对妈妈说的话会有特别又敏感的反应,就是因为要让母亲对自己说更多的话,从而制造出与母亲间的归属感。

跟孩子说完故事之后,分享感言的过程更加重要。念故事给孩子听只是单向传递,但是对话则是双向的沟通,就算小孩子刚开始连问题的意思都无法完全理解,但多次、反复的用简单的话语提问,尽管还不够成熟,孩子依旧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终每个孩子都能在故事中找出不同的教训寓意。

经由这种过程,孩子不仅培养出思考能力,对于阅读、表达和书写的方法也会变得更加熟悉。犹太人中许多世界知名的文学家辈出,可以说也是托这样的教育方式之福。

枕边教育的成效,以下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

第一,枕边教育为孩子带来安定的情绪和幸福感。听着父母读故事的声音入睡的孩子们,晚上能够梦到一场幸福的美梦。当然,孩子有时候会受到噩梦的打扰,对于进入“梦”的这个陌生世界也会感到害怕恐惧,但是统计结果显示,在枕边教育的陪伴下入睡的孩子们,都感到非常幸福。

第二,让他们养成喜欢书本的习惯。每天都有全新内容在展开的图画书,对孩子们的求知欲来说,是最强大的刺激,不只是吸收到新东西,而且还让他们更渴望新知。一个持续接受枕边教育的孩子,就算没有人规定他看书,也还是会把阅读当作游戏一样,乐在其中。

第三,能够培养出口才良好、善于沟通的孩子。大量阅读书籍,对语言的感受力自然能够发展良好。母亲温柔细语为孩子读的所有语句,都会成为孩子学习说话的养分,这就是为什么在持续不断的枕边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表达能力都十分突出。

第四,加快学习文字的速度。从小就开始一直接受枕边教育的孩子,并一不需要另外做字母的学习,因为总是和母亲一起阅读书本,久而久之,字母形状就自然的刻画在脑海中了,这样训练出阅读的能力,不久之后,就连书写的能力也都具备一定的基础。

犹太人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讲上帝的故事给他们听,爸妈会将《妥拉》的内容配合小朋友的程度,改编成故事说给他们听。像是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逃出,用手杖将红海一分为二,戏剧性逃脱成功;当时年纪尚轻的少年戴维,用投石将非利士人的将帅歌利亚击倒的故事;参孙徒手击杀狮子等,让孩子就像是身历其境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听完《妥拉》的英雄故事后的兴奋心情,也可能一直延续到未来,产生出想要成为诗人和作家的动机。犹太人当中的诗人海涅、作家法兰兹·卡夫卡、托马斯·曼等,有这么多想象力耀眼惊人的作家,也是由此而来小。

让孩子自己决定睡前要读的书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为孩子念他选择的书,再和他一起谈论。薄的书可以一次读完,但厚一点的书就要先念到一半,合上书本对他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明天再读给你听,但是你可以想象之后的故事喔!”培养他的想象力。

为孩子念完书本之后,要丢出“有什么感觉呢?”、“你有什么想法?”、“要是你是主角会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并且不吝于赞美他的各种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也能让他们的阅读、表达和书写能力更加成熟。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