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孔融让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来的
上周我和两个当了妈的朋友一块儿吃饭,就在饭桌上,两个孩子为了几块点心争了起来。她们俩都感觉不好意思,Sandy抢先一步,搬出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儿子淘淘让着小自己几个月的琳琳,谁知淘淘立马反驳,“凭什么要我让着她!”Sandy气得说淘淘自私,淘淘委屈地大哭,过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在大人眼中,孩子的霸道行为往往就是自私自利,但这是从成人的道德来讲,而孩子的“小气”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受限于他们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把“自私”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有些过于沉重了。那么,怎么来理解孩子的这种自私,又如何引导呢?
孩子的“自私”始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特点,可以从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说起。
三山实验:孩子能看到别人的立场吗?桌上放着三座山的模型,这三座山在高地、位置、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者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坐在山的右边,自己坐在山左边。
实验者先让男孩回答他在右边看到的,一只猫、一棵树和一根骨头。
然后,实验者和男孩互换了位置,男孩来到了山的左边。
男孩回答他看见了一个女孩、一只狮子和一棵小树。
这时,实验者让男孩回答,从实验者坐着的右边能看到什么,男孩的回答还是一个女孩,一只狮子和一棵小树。
三山实验说明儿童“自带”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在他们看来,别人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应该一样。这种思维其实成人有时也有,我们有时会奇怪,事情不明摆着就是这样,为什么别人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也是自我中心产生的错觉。成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孩子了。
但自我中心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比如,它能让孩子产生物权意识,知道“这个玩具是你的,那个娃娃是我的”,能发现“啊,原来我最喜欢跳舞”“我喜欢和隔壁邻居的孩子在一起玩”,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孩子对自我还摸不着北的时候,盲目灌输“分享”的概念,往往适得其反。基本上要到7岁,孩子才能逐渐明白别人和自己想法不一样,在2-7岁这个时期的教育和引导就特别重要。
平等的家庭关系+游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现在家庭往往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种“太容易”的生活往往容易让孩子任性又玻璃心,难以从自我中心思维倾向里走出来,也不利于孩子发展人际交往。
以家族系统排列的观点看,每个家庭成员相互都是平等的,它不仅发生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也发生在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互敬互爱。当这种平等意识贯穿在生活中,孩子自然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尊重、聆听别人的想法,达成共识。
除此之外,帮助孩子慢慢走出自我中心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孩子世界的语言——游戏。
1)角色扮演
最常用的就是角色扮演了,和孩子互换亲子角色,让孩子来当父母,自己当孩子,或者让孩子来当老师,自己当学生,都非常有助于孩子走出“自我”的世界,慢慢明白一些别人的立场。
2)捉迷藏
另一个非常推荐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家长可以先自己藏起来,让孩子来找,然后换一下,让孩子藏起来,自己来找,不断反复。捉迷藏对孩子区分别人和自己不同,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非常有效。
故事:身临其境启发孩子说到用故事来启发孩子,人们通常会想到绘本,其实有很多优秀的短片也非常适合。在这里,小编严重推荐的一部4分钟的微电影《一双皮鞋》,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却把“站在别人的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适合和孩子一起观看,家长还可以边陪着看边启发孩子。
一个是总是拖着一双破鞋的穷男孩儿,梦想有一双漂亮的皮鞋,一个是穿着新皮鞋的男孩儿,总是注意皮鞋哪儿脏了要停下来擦干净。这非常像现在的孩子的两种状态,无论家庭经济如何,想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宝贝得不行,就是各种羡慕。就是这两个男孩,就在火车站台相遇了。穷男孩儿看到一双这么漂亮的皮鞋,羡慕得不得了,心想,要是自己也有这样一双皮鞋就好了。
这时,火车来了,穿皮鞋的男孩儿准备上火车了,人群非常拥挤,就在他刚上火车的时候,一只皮鞋掉了,这时火车也开始缓缓开动,已经来不及了,他只有干着急。穷男孩儿跑过去,捡起了这只他心心念念的新皮鞋,他犹豫了一下,抓着皮鞋奋力追赶火车,要把它还给它原来的主人。
这是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转折点,火车已经开了,就算该据为己有也不过分,这种微妙的心态在平时也经常能遇到,当孩子看似“无意”地得到了属于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物权意识的问题,可以启发孩子,“这个东西我很喜欢,可它真的属于我吗?”
火车开得越来越快,穷男孩很快追不上了,最后,他只能用力把皮鞋向车厢投掷过去,可惜皮鞋还是掉在了站台上,他很失落。
这时第二个适合启发孩子换位思考的点,故事发展到这里,结束了吗?皮鞋还是没能还到穿皮鞋男孩的手上,怎么做才能让一双皮鞋重聚呢?
这时,穿皮鞋的男孩想了想,脱下了脚上的另一只皮鞋,也奋力把它扔向穷男孩,这样这双皮鞋就有了新的主人,两个男孩会心一笑。
故事的最后非常巧妙,可以启发孩子,为什么穿皮鞋男孩要把另一只皮鞋扔给穷男孩?为什么两个男孩都愿意舍弃皮鞋?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深入的启发,通常孩子会认为快乐是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当这样东西不属于自己,或者自己无法拥有的时候,让它有机会为别人创造快乐,这是一种更大的快乐。
“维护自己”和“与人分享”并非对立,并且,分享是建立在孩子明确事物归属的基础上的。如果“自私”和“谦让”只是停留在灌输教育,而非在生活中有所体验,那充其量只是让孩子表面上更听话更顺从而已。相比于“让孩子学会分享”这个命题,不如让孩子明白“分享比独享更快乐”,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