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哭闹有情绪时,他内心最期盼你这样做……(收藏)

144
作者 2956731807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33 字数 9084 阅读 546评论 0

妞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孩子哭闹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别哭了!”。这样做其实就等于,反过来要一个“受委屈”的孩子来体贴你。

而且有时明明是你欺负了他,你还理直气壮地要求他别哭别闹!

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个月大的胎儿,就可以识别妈妈的声音,并试图去理解这声音中所包含的喜怒哀乐。


也就是说打从娘胎里起,宝宝就对我们深深地依恋着,他渴望被妈妈理解,包容和爱!

记得我产后42天体检的时候,体检完顺便在医院让涵涵游泳。当我给她脱完衣服,护士正往过走,打算抱她时,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惊恐和求保护的信号。甚至整个身子都在往我身上倾,当时她一定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来求别带走!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妈妈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也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那个小小的人儿有多么地需要我们。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在她很小的时候,的确极尽包容。但随着她越来越大,会走路会说话之后,我们却越来越不耐烦。因为我们总是觉得她长大了,理应更加听话,怎么却比小时候更加难缠,更加不懂事了呢?

当我们累了,烦了,要求孩子体贴我们时,却唯独忘记了,她真的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她正在成长中,在经历各种敏感期,各种叛逆期,而在这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里,她也在迷茫,也难以自控,她需要我们的引导,理解和包容。

所以,当孩子哭闹时,其实他内心最期盼我们这样做:


妈妈,请接纳现在的我


记得涵涵一岁多的时候,跟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儿,那天她被那个小孩一共推倒了八次。每次被推的摔倒在地之后,她都是爬起来哭。旁边坐着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伯伯都说她没出息就知道哭!

我当时气愤于大人们的不辨是非,也气愤于那个小孩家长的不作为,再加上本来那天心情不好。竟然冲着又一次哭着向我跑来的涵涵大吼了一声。结果涵涵竟然吓的尿裤子了。

这件事情,每每想起,我都会揪心地疼。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努力发奋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和各种敏感期。因为我不想再如此地伤害到我的宝宝。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当她寻求我的庇护时,我却选择与全世界站在一起与她“为敌”,她的内心该是多么地无助啊!

所以,不论你的孩子是否让你丢脸,还是让你烦躁;是否她此时的表现是你所期盼的样子,都请你接纳她,完完全全地接纳她此时的“不完美”。允许她慢慢成长!



妈妈,请您理解我


涵涵刚上幼儿园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哭闹。只有在第三四天的时候不想起床,闹过情绪,等完全清醒后就好了。

可是两个月后,她竟然每天上幼儿园都哭着不进教室,或者要求我在门口等她。对此,我内心非常不理解,有时也会感到不耐烦,甚至想发火,因为在家里说好的去幼儿园,结果去了却不进门,挺让我愤怒。

然而,此时的我已经有了丰富育儿知识的武装,我觉得我首先要理解她这么做的原因。

一次睡前的惯例聊天中,她终于肯说出她不想上幼儿园的理由:“我怕我去了幼儿园后,爷爷奶奶老着老着,就老死了咋办?”,接着她哭着说道:“那我就永远永远都没有爷爷奶奶了!”

我忽然想起,原来是有一次,门口有过“死后三周年”的乐队经过,她问我人是怎么死的,我给她普及过生老病死的知识。孩子的心地就是这么单纯和害怕失去,以至于做出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后来,我就给她又再一次地深入普及了下何为生死,并经常带她去看望爷爷奶奶,还给老人说了孩子的顾虑,让他们也帮忙开导开导。这周开始,涵涵才愿意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

所以,我们总是说要理解孩子,要共情。但有时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各种原因,难以及时获得孩子的真实想法,而有的家长很缺乏耐心,导致孩子某种情况变得更糟糕,也越不想去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一个能够被“共情”的孩子,不仅能很快停止哭闹,还能够学会共情,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受大家欢迎,因为他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妈妈,我该怎么办


每晚跟涵涵的“卧谈”中,她总有很多的人生疑惑,需要我来解答。

有一次,她跟我说:“妈妈,我搭好了积木,叫老师看,她为啥不理我,不表扬我呢?”

如果此时我嫌她不赶紧睡觉呵斥她,或者随声附和说:“是啊,老师应该表扬我们的!”

那孩子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也学不会如何正确地与人相处。甚至还会使本身处于自我意识爆发期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自我,觉得地球该围着我转。

所以,我问她:“那你大声跟老师说了吗?”她说:“不够大声!”

我又问:“当时老师看着你没?”她回答:“没有,老师在跟别的小朋友说话。”

我说:“你看,你们托班有那么多小朋友需要老师照顾,她正在忙着,而你说话又不够大声,所以很可能老师没听到,并不是老师不喜欢我们家宝宝!”

听我这么说完,能很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转变成了释然。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需要我们的认同,所谓共情也不是说必须随意地附和,认同孩子,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这时需要我们回应并解释她的疑惑,从而得到正确的引导,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认知。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我们不能再反过来要求他体贴我们停止哭闹。

他也不需要甚至也许没有能力去解释,他为什么哭?

我们应该放弃被体贴的渴望,放弃求解释的刨根问底,正确地给予共情,并能在她迷茫时,做出恰当的引导!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而被很多人忽略掉的!

无条件接纳了孩子的情绪,等他们平静下来,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只有情绪背后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下次就不会重蹈覆辙。

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成长的机会。作为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他们才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而乱发脾气,这样的孩子,情商一定高,长大了人际关系也差不了。

帮助孩子坦然面对愤怒

①坚持让孩子用语言而不是行动来表达愤怒。他们可以大声说出他们很生气以及生气的原因。

②帮助他们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和他们谈一谈并找出让他们情绪爆发的原因。年龄较小的孩子有时候需要大人的帮助才能够回想起到底哪里不对劲了。

"你生气是因为乔希拿走了你的玩具车么?"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啰唆,所以很烦?"

他们很快就能够告诉你究竟哪里不对劲以及原因,而不是采取冲动的行为。

③让孩子知道你了解并接纳他们的感受(但是这点并不总是能够起作用)。"你有权利生我的气。因为我刚才没有听。现在我在听你讲话了。"

或者"我知道你不想在这里等,我也是,但是我们不得不这么做。除了欺负你的弟弟,你能不能想点别的事情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④直接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不是解决愤怒的方式。当孩子用攻击性的行为解决愤怒时,要给他一些惩罚,并坚持让孩子做出正确的第一选择——使用语言来表达!

⑤帮孩子说出他们的需求。通常孩子会跟你抱怨他们不想要什么。他们需要你的帮助,才能够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⑥以身作则。孩子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行为,而不是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当你生气的时候,大声说出来。在你真正爆发之前就把愤怒说出来。情绪发泄完了,事情就过去了,让孩子知道愤怒是可以表达的,之后就没事了。只需要简单说出:

比起总是平易近人、脾气很好的父母,那些能够适当表达愤怒的父母会让孩子学到更多应对愤怒的方法。孩子也能够了解父母也是凡人,也有脾气。

即使你对孩子很生气,也可以避免使用辱骂或者贬低的方式。可以选择直接表达出你的情绪和意愿。对于小孩来说,适当地表达愤怒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一些克制愤怒情绪的迹象时,你应该感到高兴。比如他们会忍着不去打小朋友,或者尝试大声说出"我很生气"。很多成年人还没有学会这些,所以你的孩子能做到这些已经是在进步了。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