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鼓励孩子顶嘴?

144
作者 04551gaona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3-28 13:29 字数 7314 阅读 1151评论 0
每一个人儿童时期貌似都在和父母进行持续战斗,讨论要不要吃光碗里的蔬菜或者能不能和朋友出去玩,所有事情都能引发一场战争。不过现在开始这似乎并不是完全不对的事情了。

弗吉尼亚大学研究发现,那些在家跟父母经常争论的小孩,更能够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研究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两年之后对比了他们与父母的争吵方式和与同事的相处方式,那些跟父母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承受来自同事的压力。

理论上说那些跟父母顶嘴的孩子能更自信从容的面对,而那些不知道如何正确争吵的人,则更容易在挑战他们的人面前败下阵来。

会顶嘴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

一般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开始顶嘴了,他们也许还不能很准确的表达,但是可能会不断重复“不,我就不”这类的话。

稍微长大一点,他们可能学会用“你才……”来回复成年人,比如跟孩子说“你太闹了”,孩子可能会回一句“你才太闹了”。

而当孩子可以用完整句子的时候,他们会问“为什么”“凭什么”这种问题,甚至开始批评父母的有些决定和做法。

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难得的进步。 他们之所以可以跟父母争辩,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神经元在飞速发展,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了,而且语言能力和参与意识也开始突飞猛进。

他们不再是饿了困了就通过哭泣来表达的小婴儿,他们要通过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来主动的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干涉。

在顶嘴的过程中,他们会很快学会如何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会知道应该怎样说话才更有逻辑更有力量,甚至通过与父母的争辩,来习得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技巧。

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顶嘴”,并不是孩子真的想与父母作对,他只是在为自己做些解释,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先听听孩子的话是否有道理,再去想办法说服孩子。哪怕真的争论起来,也是对孩子很好的促进。

为什么我鼓励孩子顶嘴?

会顶嘴的孩子常常更自信更勇敢

表妹大三的时候做过一份兼职,是一家超市的前台。

有一次她跟另一个女孩一起值班,期间一位大叔来办理退货。

当天货品比较多,她们手头又比较忙,速度有些慢了。连连道歉后,大叔还是不依不饶,除了不断催促,更是讽刺表妹“连退货都做不好,一辈子也只能在超市打工了”。

表妹生气,就对大叔说“我尊重你的年纪和顾客的身份,也请你尊重我的工作,嘴巴别那么毒”。

之后大叔又说了几句,另一个女孩就什么都不说低着头退货。

但是那个大叔一走,那个女孩子就坐下痛哭。

表妹跟我说,她以为那个女孩是因为听到顾客的话心里难受,安慰了半天。

结果那个女孩说,她哭是因为她从来不敢跟别人“顶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再委屈都在心里忍着,她好羡慕表妹这么敢说话。

我们常常提醒孩子们,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在职场要听前辈的,领导的,服务行业要把客户当上帝。但是我们却很少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孩子们表达意见的权利和空间。

从短期上看,孩子不顶嘴确实是省心又省力。但长期习惯压抑自己的想法,去服从别人的人,又真的很难有独立的个性和思想。

大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甚至不一定都是友善的。有些场合下,能保护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从这个角度说,敢于表达自己的,会“顶嘴”的孩子,在自尊心和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能更勇敢和自信的保护自己。

会顶嘴的孩子更善于思考并且有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批判思维”如今已经越来越稀有。

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敬畏各种权威。从家庭到社会,从标准答案到参考范文,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就是整齐划一。

可就像庄子所说的,“欲立之,则先破之”,我们希望孩子有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都要建立在孩子能够全面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

一个会顶嘴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敢于为自己辩解的孩子,一个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挑战固有思维状态的孩子。

他们往往都会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独特的见解。

父母、老师可以用“不许顶嘴”这句话来禁止孩子做过多的质疑和思考,但是也容易造成孩子唯唯诺诺,固步自封。

与其这样,倒不如给予孩子一些尊重。

在孩子的看法有道理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在孩子说错了跑偏了的时候,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哪里没有考虑到。

每一次的争吵和顶嘴,其实都是一次让父母与孩子增进了解的机会。不是只有无条件服从才是爱,一家人能各抒己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更是爱。

每个家庭都该养成“餐桌会议”的传统

家庭辩论是为了教会孩子自己做决定。当你和孩子分析一个事情的不同角度时,记得给孩子一个明确的选择(比如暑假是去沙滩玩,还是爬山),更记得告诉孩子,他们可以提出完全不一样的看法(比如暑假又去沙滩又去爬山),然后他们自己根据现实情况决定如何做。

亚里士多德还曾专门为此提出过4个详细建议:

1、聚焦在未来。关于过去或者现在的讨论,总是低效的。“谁把玩具弄脏了?”、“好孩子才不会把玩具弄脏!”都不如探讨“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玩具们保持干净?”

2、说“犯规”。所有阻碍辩论进行的行为都是犯规:大声嚷嚷、冲出房间、翻出以前家庭成员的旧行,都会让讨论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得到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结果。

3、奖励正面的情感。对于所有尖叫、生气等行为,都没收奖励,这时候顶多说一句“回来,你能做得更好”。只有好好参与讨论的孩子,才能得到奖励。

4、偶尔让孩子赢。当他们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据理力争又颇有几分道理时,没有比好好奖励他们更值得做的了。过去我贪方便,经常用慢炖锅煮各种食物,后来儿子受不了了,说,“即使是一只猫,它的食物也不会总是湿哒哒的”,说得多好,我第二天就买了一堆汉堡。

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父母批评孩子的帖子,两条评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小时候挨训,你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说你顶嘴。你要是一声不吭,他就骂你哑巴。”,“父母永远分不清解释和顶嘴的区别”。

我们不鼓励孩子们无礼的顶嘴,但是我们的目的也从来不是打击孩子,让孩子委屈的度过童年,而是坚定的跟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的更稳。

当孩子顶嘴时,不妨把要发作的脾气,换成他所渴求的爱与尊重。

育儿精选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