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要爸爸带孩子?背后的原因你想不到!
有的像长不大的孩子
有的没时间陪孩子
有的不懂怎么陪孩子
尽职的爸爸多,当不好爸爸的人更多
很多妈妈也表示
“真希望孩子爸爸一天能陪她玩几分钟”
中国的家庭中
很多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单一
掐一下脸,摸一下头,拍一下屁股
不懂与孩子交流,也不懂教育孩子
孩子似乎成了妈妈一个人的事
人们常说中国家庭很多都是“丧偶式育儿”
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很多家庭中
父亲这个角色都是缺失的
物理上缺失
父亲常因工作、出差、应酬等多种原因
远离家庭,早出晚归
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相处
比如韩国有个词叫做“大雁爸爸”
意思是指独自在国内赚钱
供孩子和妻子出国的男人
“大雁爸爸”就长期缺席孩子的生活
情感上缺失
大多数家庭中
父亲即使在家
也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
对孩子缺少足够关注
孩子甚至感受不到父亲的存在
情感上缺失在生活中尤为常见
比如在家只顾玩手机打游戏
不回应孩子情绪
教育孩子只是单纯地训斥惩罚
和孩子情感互动的时间很少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妈妈
当起了“甩手掌柜”
父亲的角色有多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1. 父亲是孩子第一个认同的榜样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他们第一个认同的榜样就是父亲
在父亲的身上,孩子能观察到很多东西
什么是男人,什么是父亲,什么是丈夫
这些从小建立起的认知
对孩子影响都是终身性的
孩子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
拿男孩子来说,他们常常会以父亲为榜样
很多影视作品中常常有这样的台词
“我将来要成长为像爸爸那样的男人!”
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
会不断模仿和学习父亲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
在父爱中,男孩更容易找到方向感
一旦父亲缺失,孩子找不到模仿的对象
对于男人的概念就会有所偏差
2. 父亲影响孩子成年后与异性的亲密关系
对女儿来说
爸爸不仅影响着女儿的择偶观
还影响着女儿人际关系的建立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陈鲁曾说:
“父亲是对女儿最有影响力的男人”
女儿跟父亲的相处模式
会搬到女儿成年时期跟男性的相处中去
对男孩子来说
如果父亲没有向他展示正确的尽职形象
长大后他也很可能成为一个
不参与孩子生活的父亲
3. 父亲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
当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孩子有机会接触大人多元化的行事风格
也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
这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爸爸和妈妈的思维方式不同
比如爸爸的理性与妈妈的感性
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思考
在爸爸的影响下,孩子为人处世会更加理性
避免情绪化,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受到父亲良好影响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会更加自信
做事更加果断,思想更加活跃
抗挫折能力也较强,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也比较受同伴的欢迎
养孩子需要巨大的时间成本
很多父亲常以工作为由拒绝陪伴孩子
其实只是不愿意为尽父责做一点点改变和抗争
事业有成的男人与育儿有方的爸爸
绝不是相对立的
缺席的父爱
是孩子最渴望的温暖
也是妈妈给不了的温暖
在孩子心里,父亲的角色谁也替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