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可以锻炼孩子什么

144
作者 康乾妈妈故事课堂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22-02-09 09:39 字数 14311 阅读 1011评论 0
耳朵里的绘本馆——0-6岁孩子最爱听的100本绘本故事

  读绘本可以锻炼孩子什么

  绘本,也就是图画书(Pictrue Book)。

  别看薄薄的一本,字不多,但它对孩子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人格的发展,以及理想建立、审美能力培养、生命意识萌发、价值观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绘本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孩子能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的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读绘本可以锻炼孩子什么?绘本能培养孩子的7种思考力许多现代父母最大的苦恼在于:明知童书能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却苦于无方向去引导孩子。

  “要如何带领孩子,才能增进他的认知能力呢?”这成了演讲会上、杂志专栏内最受欢迎的指定问题。

  儿童文学研究者桃乐丝·史提克兰德(Dorothy Strickland)认为,童书可以增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大概可以分为观察、分辨、分类、预测、组织、应用、表达及评断的能力,你不需刻意去营造,孩子就会因着与童书的互动而增进认知的能力。

  在目前教育制度下,大部分学校仍十分强调智育,孩子的认知发展是父母最关切的了。

  为了让你更清楚孩子的小脑袋里到底在忙些什么,我们会详细地说明童书如何引动这7种认知能力,但不希望你紧张兮兮地去分析你的孩子,只希望让你能更从更多角度,学会欣赏孩子的思考力。

  观察力

  你如果和孩子一起读《十四只老鼠》系列故事,你会很讶异于孩子享受细节的敏锐及乐趣。

  这系列的无字图画书,包括了“大搬家”、“去郊游”等不同情节,孩子们不但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角色(常常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有一个常常不小心尿裤子的小女孩,最喜爱的就是那只爱尿床、包着小尿裤的老鼠,还能追踪情节的进展、人物的表情,靠的就是孩子们观察图画中的各种细节,把这些细节综合成一条故事线。

  父母与孩子共读时就可以将“观察”变成一项活动,让孩子注意细节,或者就说:每一只老鼠的手上拿的是什么呀?那土地为什么很硬呀?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时候呀?……

  洞洞类的书也提供了观察的机会。孩子们喜欢玩捉迷藏,用一个小眼睛透过小洞“偷看”的惊喜游戏。

  像《好饿的毛毛虫》一书中有一只非常饿的毛毛虫,它从星期一吃到星期六,一天吃的比一天多,终于变成一个胖蛹,最后成为一只漂亮的蝴蝶。

  每一天它吃的东西的正中间会有一个小洞,孩子总喜欢用手去摸它们,而且透过那些洞,偷窥下面将会有什么。

  换句话说,孩子可以观察可见的部分来推测全体。

  当亲子共读非洞洞类书时,亦可利用这种技巧。比方说,念到一本有关家畜的图画书时,父母利用中间割了一个洞的白纸,将白纸覆盖在图画上,让孩子先经由这个可观察的部分,推测全体是什么。

  分辨力

  一本以市区街景为背景的图画书《逛街》,作者借着孩子与父母外出逛街为故事主线,将各种不同的房子、车子、标示牌……分门别类地陈设在小读者眼前。

  孩子们可以在同一页中比较警车、邮局车、小汽车……各有什么特征与不同处;

  亦能在不同标识牌中发现:“禁止XX”与“小心XX”告诉我们不同的规则。

  父母此时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启发孩子。

  父母在与幼小孩子共读这类和生活背景有关的图书时,还可利用孩子曾有的经验,延伸对图画中事物的了解。

  例如:警车的声音是如何的?邮局车里会载运些什么?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触觉,也联结了生活与知识。

  童书里充满可供“分辨”的题材。

  例如:寻找乡村和城市的故事念给孩子听,与孩子共同分别这二者生活的方式不同;

  寻找两本孩子怕鬼的书,与孩子共同讨论两位主角处理方式的相同点;

  更可以找到一本中国人写的有关“龙”的书,和一本由外国人执笔以“龙”为主角的翻译图书,与孩子共同探究文化差异下,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看法(中国人以龙为尊,但西洋人常把龙看成凶猛的灾难动物)。

  分类能力

在《火车快跑》一书里,每一页介绍给孩子一种颜色、式样的火车车箱,而且当这些不同颜色的车箱连结在一起,又飞奔而去的时候,竟成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车厢。

  这书里面,虽然用了“部分与全体”的颜色原理,但最主要的,还是让儿童认识不同颜色、式样是隶属于不同的种类。

  在与孩子共读《火车快跑》这类分类性质的书时,父母可利用延伸的分类活动来加强孩子对书中分类项目的认识和体验。

  比如说在读完《火车快跑》后,父母可将孩子的玩具小汽车拿出来(可以用色纸剪出各种火车;也可以拿积木充当火车车箱),让孩子照着书中的指示排出,或者把同样颜色的各自堆成一排。

  这时候孩子可能还会利用分类,自创出另一种游戏,比方说停车场的停车规定等等。

  预测能力

  “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找寻,是预测能力的最基本表现,这是一种推理的过程。

  而且是从已知的线索中,推定可能结果的思考过程。

  运用童书为媒介,让孩子练习“如何从上文已有的线索中,求得可能的下文”,能推动着孩子去思考、练习、再思考,也为解决问题的专注力、寻求解决策略的培养上,做了最好的起步工作。

  共读时,如何自然让孩子参与预测练习呢?

  《阿力与发条老鼠》一书中,作者说到,有一只人人喊打的老鼠,非常羡慕一只深受小孩眷宠的发条老鼠,而且他们成为好朋友。

  于是他希望魔术师帮忙,将他变成发条老鼠。但是魔术师需要一块紫色的小圆石才能作法,于是老鼠就急着到处找。

  就在找小圆石的过程中,他发现他的好友发条老鼠,因为主人有了新玩具,而被弃置一旁。

  这时,他也找到了小圆石。

  当父母念到魔术师问老鼠想变成什么的一刹那,可先停下来,让孩子想想、猜猜看:阿力想变成什么?

  让孩子练习从上文的线索中预测答案,然后再与孩子分享作者讲的是什么。

  在情节悬宕处,让孩子预测,然后说明作者原文的目的,并不在看孩子猜对了没,重点在于:让孩子练习当一个“读者”,必须从已有的线索中思考,而不是自己心中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

  所以在做这类活动时,父母的对话不能出现“不对!你说错了”等字眼,而必须用“刚才我们讲到……所以可能……”等鼓励孩子串联上文消息的话语,才能达到目的。

  年幼的孩子,可通过情节重复类的童书,让他们练习这种能力。像耳熟能详的《三只小猪》的故事就是一例。

  大野狼为了想吃三只小猪,到他们的门前敲门,而且想以大口气吹倒他们各自的房子。

  由于大野狼到三家门前敲门、说话、吹起方式都一样,当父母读完第一只小猪与野狼过招的情节,讲到了第二只、第三只小猪时,就可适时地停下,让孩子参与:大野狼做什么?说什么?于是他就……

  用这样的方式共同完成共度,渐渐引导孩子进入“读者”身份,学者寻找线索,得到推论。

  组织能力

  让孩子练习将脑中零零散散的印象,组成具有来龙去脉的完成事件,一个强而有力的媒介就是童书。

  在《阿利的红斗篷》中,将红斗篷的来源,由春天剪羊毛,洗、刷直羊毛,毛又纺成纱,然后摘果子做成染料……一直到阿利将纱纺成布,再缝制红斗篷穿在身上,做了完整的介绍。

  在父母与孩子读完这本书后,可请孩子利用每一页的图片,依顺序作故事回顾。

  或者,将图片影印后剪下,散置一旁,让孩子与你共同利用剪下的图片,重组故事的情节。

  这种将资料组合的能力练习,也可借着没有故事情节的资料性童书获得。

  比如说,有一本最佳的性教育教材《我从哪里来》,介绍了男生与女生的不同,也用图解的方式,一连串地告诉小读者,胎儿从第一个月到第十个月的生长情形。

  这本书解开了孩子的好奇,也提供了孩子了解“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

  当孩子利用图片,或者利用在脑中的印象说明前后始末时,“组织”的练习自然而然地进行,因为长大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慢慢往前的,不能随心所欲。

  有时候,可以请孩子画出部分情节,但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一天内画完全部情节。

  每天画不同的部分,当作品完成后,妈妈可以边说边把文字填在孩子的画旁,然后订成一本“自己的书”,让孩子体会作者组织故事的经过。

  独立判断的能力

  孩子看书的过程中,会表达自己的喜恶,这是好现象吗?

  能忠实地表达喜欢与不喜欢,是一种自由;能清楚地指出哪里对,哪里有缺点,却是一种智能。

  老师在读完《下金蛋的母鸡》后,问孩子们最喜欢谁?又最不喜欢哪一段?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最喜欢小男孩,因为他很好心;最讨厌爸爸,他好贪心,母亲没有蛋了,就杀母鸡。

  边说边都着嘴皱眉头。另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最喜欢那个老神仙,他看起来好像老盖仙哟!还有母鸡会下金蛋。

  听孩子自由地表达对书中人物、情节的爱憎,大人可以由此了解孩子看事情的角度与方法,而孩子则在这自由的俄表达中,发展出独立判断的能力。

  对幼小的孩子而言,问他们:“这本书哪里好?哪里不好?”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因为孩子们一定常把这个问题想成: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可见,培养孩子独立评断书的好坏,是从“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为起点,而且要先以人物或某一段为讨论的对象,这样才明确。

  对较大的幼儿园孩子,则可以更进一步探讨全书结构,父母可以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的问题:

  你不喜欢爸爸杀掉母鸡?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觉得这本书你很喜欢(或者讨厌)?

  你最喜欢哪些部分?

  还有哪一本你读过的书里也有同样的写法?

  能思考主角、情节的合理与否,能判断全书主旨所指为何,能体会文字的弦外之音,能决定好与不好,这种种的“能”力,能辅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思想家!

  学字词的能力

  带有情节的故事书,或者具有说明性质的书,字与字间呈现相依的关系。

  “我是学生”与“我学唱歌”,这两句话中的“学”字,很明显的,因为前后接的字词词性不同,前者表示是一种身份,后者指的是“做”这个动词,用法截然不同!

  孩子从有相依关系的整体(整句话、整段意思、全文)中看到或听到新字与新词,他们会懂得什么时候用,而且怎么用。

  这点对于了解字词的涵义,以及能正确且漂亮地用出来是很重要的。

  再者,这可以建立孩子对阅读的正确观念:阅读,其实是了解意思,而不只是认得自己念得出来就好了。

  《卖帽子》一书,写的是帽商顶着各种颜色的帽子,沿街叫卖。

  走累了,在大街旁打盹,没想到一觉醒来,除了一顶帽子外,其余全给树上的猴子拿走了!

  他气得跺脚,握拳,猴子也跟着跺脚、握拳,最后他气极将帽子往地上一丢,好模仿的猴子也把帽子全丢下来。

  书中,有很多重复的情节与段落,有助于孩子们学会新字词。在亲子共读时别忘了,在这些重复的地方,你可以停下来,让孩子接下一句,让他有充分的参与感及练习运用。

  “帽子!卖帽子!一顶50元。”

  “先是他自己的花格子帽子,

  接着是灰色的帽子,

  然后是棕色的帽子,

  ……”

  在上面的节录语句中,您是不是已想到:孩子自然地学会了连接词(接着,然后……),也知道该如何表达价钱(一顶50元)。

  当然,还有一项自然得到的好处会随之而来,那就是“认字”。

  常常,在孩子一遍又一遍与父母或老师共读同一个故事后,那些醒目而且一再出现的字就这么记下来了!

  曾经有好几位父母跟我们做过同样的见证:奇怪我没有教孩子认字,他却常常指着书中的某一个字问我:“这是不是说xx?”或者,“那一个字是说牛奶?”他不但记住了,到现在,他可以自己念故事书了!

  还记得,前头提过“模仿到创新”的语文学习过程吗?各样童书中不断出现的鲜活新字词,遂使得这个过程变得左右逢源、多彩多姿,而且持续运转,越来越成熟。

  有一个孩子知道许多孙悟空的故事,有一天他妈妈要他去清理鸟笼,他想起孙悟空曾被派去清理马粪,而且当了弼马温一官。

  于是这孩子就抗议:“我又不是弼鸟温,我不要!”他将弼马温代换为他当时的情境“弼鸟温”。

  这种从童书中获得资料,还能将意思以及字词转换及运用,是不是很珍贵呢?


故事儿歌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