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突然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死?”你接的住吗? -关于如何和孩子聊生老病死

144
作者 pcreg55605141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1-18 09:42 字数 4645 阅读 1168评论 0

在我的儿子5岁的时分,忽然有一段工夫老是问我关于“逝世”的工作。大概是看了动画片里人物的逝世亡,大概是邻人家的猫忽然病逝世,他关于逝世亡突然出格敏感猜疑,变得忽忽不乐,偶然候早晨还会哭一通。每次哭的缘故原由另有所差别:偶然候是惧怕爸爸妈妈会逝世;偶然候是担忧本人会逝世;偶然候又是不大白为何人会逝世去。

看着红肿着双眼的小家伙,我束手无策。

信赖许多怙恃都有如许的阅历,面临孩子忽然提出的关于逝世亡的话题一时语塞,或顾阁下而言它。在亚洲特别是华人文明里,关于议论逝世亡是讳莫如深的。年夜家都故意躲避这个话题,即便小孩子百无禁忌冲口而出,也会立刻被吼一声闭嘴。我们年夜人都没有学会心平气和地会商逝世亡,更况且是跟小伴侣。

我决计把童年时缺失的那一课补返来,由于我不肯我的孩子再缺这一课。我上彀查找材料,就教儿童心思专家,跟曾经是“过来人”的妈妈们讨论。而且把这些常识和经历在本人的孩子们身上得以理论。

那末,当孩子问关于逝世亡的话题,怙恃终究怎样回应呢?

先说生,再说逝世。先说说性命的来源和历程,有开端才会有完毕。能够给他们看看刚诞生的小植物,大概一颗种子抽芽长年夜的历程,报告他们性命有开端,也有完毕,就像春华秋实,一片树叶从抽芽新绿到枯黄飘落,这是性命的历程。让孩子们大白存亡是天然的常态,是每个性命都不成制止的,而不是一个恐怖的不幸的惯例。

固然朽迈和疾病常常陪伴着逝世亡,但当代医学的昌明让人更长命,打败更多恶疾。孩子们最开端晓得逝世亡,许多是由于家中白叟抱病逝世。孩子们天性地会惧怕怙恃变老,担忧他们抱病,觉得如许他们就会逝世了。有几回我不经意说了句“妈妈老了”,引来妹妹牢牢抱着我一边号啕一边喊:“我不要妈妈逝世!” 以是,要报告孩子们:每一个人城市逝世,但在这之前我们还要活很长工夫。不是哪一个人老了大概生了病就很将近逝世了。人的性命跟着医学的兴旺会愈来愈长。让孩子承受人城市逝世的这个究竟,同时不会过火担忧亲人的朽迈和疾病。

孩子能够表达本人忧伤,恐惊的感情。关于一个性命会消逝不见这件事,孩子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懂黑,也很难承受的。孩子的忧伤,恐惊以至愤慨都是一般的感情。怙恃能够抚慰他们,但要许可他们表达本人的感情。跟着孩子年齿的增加,了解力的加强,在承受了关于存亡的教诲后,猜疑变少,恐惊忧伤的感情也会愈来愈小。

没必要躲避,不能棍骗。在糊口中我看到许多的怙恃,被问起时要末躲避成绩——小孩子问那末多干吗,长年夜就晓得了;要末乱来已往—— 他们睡着了,去很远的处所了等。当孩子向怙恃提出关于存亡的成绩,是基于猎奇心,经察看考虑以后本人没法注释的成绩。家长假如躲避,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不解和猜疑。而棍骗(别说这是好心的)只会让孩子堕入更年夜的恐惊中:怙恃的每一次出远门城市被了解为或许他们不会返来由于“逝世了”,抑或是每一次睡觉前城市提心吊胆怕再也醒不过来。因而,怙恃最好提早在内心打好腹稿,只等孩子问起时,不躲避不乱来,云淡风轻,娓娓道来。

关于逝世亡,历来就不是一个轻松懈的话题。作为怙恃,能够把它看成一次关于性命的教诲:性命的繁衍,持续和生生不息。和孩子一同学会顾惜身旁的人,事,物,学会感触感染性命的美妙,学会更多地去爱。


作者引见:

Mrs. Tracy Liu (刘昕)?两个孩子的妈妈。南开年夜学英语专业结业后不断在外企事情,曾在北京,上海,巴黎和喷鼻港事情糊口,曾就任于差别范畴的跨国企业。今朝在上海一半工夫赐顾帮衬11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一半工夫自在写作。因为小我私家的阅历,对工具方文明有较深的理解,对儿童和青少年景长教诲有本人的了解考虑,情愿把本人的体验跟更多怙恃分享。刘昕密斯的教诲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共同的认知和思想方法,家长的职责是找个合适每个共同的孩子安康生长的办法,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本人。

ACE少儿英语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