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需防寒,科学“春捂”了解一下!
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遵循“春捂秋冻”给宝宝捂着点,确实,“春捂”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天气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但这春捂的讲究可真不少呢!今天育姐就给大家说一说~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早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且早晚有很大的温差。中医认为,冬春交替之时人体的阳气还没有生长和发散,即使天气变得很暖和,可一旦气温突然降低,免疫力较差的人也非常容易受凉感冒。
因此,给娇嫩的宝宝“春捂”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天气的冷暖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疾病的发生。
给宝宝“春捂”时,请大家注意以下这些小细节:
1.把握正确时机
早春时节天气多变,时常有冷空气活动,大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果发现有冷空气到来,要提前做好准备,给宝宝添加衣服,可有效避免消化不良、感冒等疾病。
2.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如今的天气可谓是变幻莫测,前一天还是阳光灿烂,后一天就是阴雨连连,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各位父母就要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当早晚温差超过8℃时,就要给宝宝多穿些衣服捂一捂,以免感染风寒。气温开始回升后,也不要立即给宝宝减衣,最好再捂一个星期左右,如果宝宝体质较弱,最好让他持续“春捂”半个月为宜,以便让身体逐渐能适应调节。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度以上时,就不需要给宝宝“春捂”了。
另外,春天的气温特点是早上气温较低,而中午气温较高,当宝宝感到很热时,不要让他立即脱掉衣服。如果宝宝出汗较多,应先用干净的毛巾将他身上汗水擦干,等到没汗后,再脱掉外套。
3.穿衣要“上薄下厚”
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天穿衣应“上薄下厚”。相关医学研究也发现,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一些,更易遭受冷空气侵袭。如今正是早春时节,忽冷忽热,大家更是要注意宝宝下半身特别是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凉生病。
4.做到“三暖二凉”
这里说的“三暖”指的是背暖、脚暖和肚暖。
· 背暖:保持背部温暖能够有助于宝宝体内阳气生发,防止身体受凉,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 脚暖:脚部不但皮下脂肪层薄,保暖能力较弱,而且离心脏的距离较远,血液循环不佳。再加上脚底的神经末梢较多,对外部寒冷十分敏感。一旦脚部受凉,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缩,让宝宝更易患病。因此,各位务必要做好宝宝的脚部保暖工作,帮助他抵御寒冷,健康成长。
· 肚暖:给宝宝穿一件肚兜,不仅可以防止肚子着凉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还可以保护肠胃,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
“二凉”指的是头凉和心胸凉。
· 头凉:宝宝体表热量的散发,有三分之一是通过头部进行的。宝宝头部过热的话,就容易出现头昏头晕、精神烦躁等不适。如果天气情况良好,就不要给宝宝戴帽子了,尤其是在室内,让他保持头部清凉,神清气爽。
· 心胸凉:这点是指不要让宝宝的上身穿过多过厚的衣服,以防胸部受压,妨碍正常呼吸和心肺功能。
大家给宝宝“春捂”时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要认为给孩子穿得越多越好。“春捂”捂错了,反而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
1.导致“捂热综合征”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抵抗力比较差得多穿一点,必须穿多,简直是满满的强迫症。其实,宝宝新陈代谢速度较快,衣服穿得过多反而会影响身体散热,导致体温过快上升。宝宝年纪小,热的受不了又不会说,又难以挣扎,此时就容易引发“捂热综合征”,出现脱水、昏迷、缺氧、高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
Tips:“捂热综合征”的高发期是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1岁以下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是高发人群。“捂热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有可能造成宝宝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损伤,甚至会导致死亡!
2.极易受凉感冒
划个重点,孩子春季“受凉感冒”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天气寒冷所致,而是宝宝穿衣过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被冷风一吹就会体温降低,从而诱发感冒。
另外,孩子感冒发烧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不要只关注体温的高低,因为这不代表孩子的病情轻重,倘若患儿精神不佳,就需要及时就医。
3.导致皮肤长痱子
宝宝皮肤有几个特点,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较弱,汗腺管道尚未发育完善。过度“春捂”会使宝宝皮肤长时间处在通风不佳、潮湿、高温等环境中,导致身体大量出汗堵塞汗腺毛孔。出现这样的情况,宝宝长痱子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