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这首童谣多年来一直是家长们教孩子独自在家时安全接触陌生人的法宝,他们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万无一失,只要孩子完全遵守,就能在大多数时保证孩子的安全。
而随着社会上频频传出孩子被拐骗的消息,家长们的防范意识更加浓了。上学送,放学接,轻易不准出门,孩子被封闭在自己家和学校之中,根本没有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是否真的安全了我们姑且不论,但孩子缺少了得到社会历练的机会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缺少社会经验,他们心理上越来越晚熟,甚至逐渐形成了羞怯、内向、自闭的性格,对社会产生畏惧心理。
小兔乖乖不开门,真的是防范伤害的最好办法吗?小兔乖乖在家门外遇到危险无门可关呢?小兔乖乖迷路了也不能问路吗?小兔乖乖从此不与其他的朋友们打交道了吗?……不知家长们是否想过这些问题?是否想过要教孩子如何与陌生人交往,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接触陌生人的问题,近可以影响到孩子的安全,远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希望在孩子遭遇陌生人的问题上,家长们能够全面地教给孩子一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防止陌生人伤害到你的孩子
学会识别谎言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敲门进屋,称其父母要来人把自己带到某处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时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普遍策略。如:有的陌生人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你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有的谎称是父母的朋友,要将孩子带到其父母那儿;等等。家长应告诉孩子:在未得到爸爸妈妈的亲口允诺下,都不能跟着陌生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员走。
不要只看陌生人的外表
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样子,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嘴脸。其实,那些真正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在未知会父母的情况下,女孩子不要多带带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即使是认识的人。
学会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但他们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要勇敢地说:“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
让孩子尽情倾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要经常进行交流。如果孩子对某人有所不满,家长不要简单地说“不许说某人坏话”,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样孩子一旦遇到不惬意的事,或有陌生人骚扰了他,才能够向他所信赖的人尽情地倾诉。孩子知道有人时刻在关心着他,就能减轻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害,并能及时让坏人得到应得的惩治。
可以求助的人很多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怎么办呢?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选择就多了一个逃避开伤害的希望。
警惕电子领域
无论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家长告诉孩子注意电子领域的安全事项都非常重要。孩子可能在学校、图书馆和同学的家里使用因特网,因此,应告诉孩子要注意保守家庭及个人的一些秘密,不要轻易约见在网上结识的任何人。
在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仅向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就可能忘记。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经过多次演练就能逐渐掌握要领。在家庭游戏中,父母可设计多种可能与陌生人相遇而发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