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民族文化,还需各方见行动

144
作者 宝妈爱毛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14 09:30 字数 6364 阅读 1550评论 0
柏杨讲资治通鉴(学生版):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综合素养

  今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此前一个月,三部委共同向社会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8月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邀请部分职业院校校长和教师座谈,了解《意见》的落实情况。

  困难一:缺少顶层设计、责任分工不明

  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意见》的出台,让全国职业院校特别是被列入示范专业点的院校感到十分振奋,院校长们摩拳擦掌,希望借此机遇,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我们学校民族织绣、民族美术两个专业进入了首批示范点。我是从网站上看到的消息,省里并没有什么动静。以前学校归民委管,现在归教育厅管,两个部门都没有因为这个《意见》的出台而对学校有什么新的说法。”海南民族技工学校校长罗雅说。三个月过去了,院校长们似乎都没看到这项工作有何进展。

  校长们认为,《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非常到位,但缺少宣传,这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推进乏力。另外,《意见》也缺少配套的设计与规划,各级教育、文化、民族事务部门对此项工作中各自要承担的具体职责不明确。

  云南省民族中专学校校长郭子孟呼吁,三部委要在更深层次携手,搞好职业院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富有成效。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宣传,不断强化对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困难二:专业标准空白、师资人才匮乏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既有来自示范点职业院校的代表,也有来自非示范点职业院校的代表。记者从他们的发言中得知,在一些非示范点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虽然也普遍开展,但多以学生活动形式进行,也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选修课。

  一些来自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校长表示,虽然学校很希望能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围绕区域民族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相关专业,但调整却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首先是缺少专业教学标准。由于民族文化内容庞杂,传承方式各异,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因此很多学校对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不足,实践性教学及教学方式方法比较落后。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与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有8个,目前这8个专业的教学标准都在研究制订中。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学校对于应该开设哪些专业、怎样进行课程设置、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等随意性较强,考核体系也无从谈起。

  其次是缺少“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2000人,虽然其中有少部分传承人被职业院校特聘为技能教师、客座教授,走上讲台和操作台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但由于过去各民族传统技艺主要靠父子、师徒关系口传面授,很难进入学校教育体系,民族技艺人才规模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形成。当前,虽然三部委力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但许多地区都还未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

  再其次是传统观念作祟,相关专业招生难。广西南宁职业学校教师梁莹告诉记者,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是南宁当地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学校成立了八音社团,在学生中传授这项技艺。学校也曾试想开设相关专业,但却很难招到学生。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这些民族技艺吹吹打打没有前途。此外,由于一些学校开设的民族技艺课程教学模式呆板,实训条件不足,技能培训欠缺,造成了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由此更加削弱了相关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困难三:资金投入不足、示范未获支持

  座谈会上,一些职业院校介绍了各自围绕文化产业办学,提高民族产品附加价值的优秀经验,如重庆梁平职教中心利用社会力量传承与创新梁平竹帘文化,安徽行知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牵头组建“安徽非遗职教集团”等。

  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和对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开发,壮大了一些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但还有不少职业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由于学校基础差、底子薄,尽管学校多渠道筹措和有效使用资金,办学经费依然捉襟见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制约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工作的推广。

  安徽行知学校校长于日锦认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民族传统工艺,有些能够进入产业,有些则很难进入产业,“国家必须要拿钱来保护,否则将形成历史遗憾。”

  示范专业点院校的校长们表现出了一些失望情绪。在示范点公布时提出:“各地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民族事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职业院校的指导,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保障措施,引导职业院校围绕民族文化产业办学。”但据了解,目前各地均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院校长们呼吁,国家能切实加大投入,职教经费要向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建设倾斜,中央财政应该尽快设立专项资金,从示范点建设入手,推动民族文化特色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办学条件。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