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怎一个“钱”字了得

144
作者 栀子花开20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13 09:24 字数 4038 阅读 963评论 0
小升初毕业总复习——数学

  导读:择校热,在一些城市已由“小升初”向“幼升小”传递,它催生了知名中小学收取赞助费成了“公开的秘密”。

  治本之策还是均衡教育资源,这需要政府必须靠前,更有作为,能站在为民族未来着想的立场,下决心打攻坚战,而不是只看到自己任内政绩。

  择校热,在一些城市已由“小升初”向“幼升小”传递,它催生了知名中小学收取赞助费成了“公开的秘密”,也催生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派繁荣。

  孩子要在择校中胜人一筹,就要在某某大赛中拿奖,就要考取什么证书,就要“蹲坑”,于是,家长把孩子赶进一个又一个校外校训班。媒体报道说,校外培训支出抵消了义务教育优惠,中小学家长被动卷入“教育经济战”,京城一学生为择校从小学到初中的校外培训费用达十几万元,还仅属中档水平。

  择校乱象,谁是赢家?是几所名校自如地选好苗子,推升升学率而更加知名;是当地教育部门扶植名校发展的“政绩”;是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的“生意兴隆”。

  谁是输家?是权势、金钱在争夺有限入学名额中屡屡挑战社会公平;是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是家长的身心疲惫。孩子和家长如同登上一驾飞奔向前却方向不明的战车,如同被裹挟进一场迷雾重重的赌局,押上的有孩子童年的快乐时光,有家长财力精力的极大付出。看着孩子在赶赴一个接一个培训班的路上吞咽着简单的午餐,父母明知道这实在太难为孩子,甚至怀疑“难道就非得这样?”可少有家长敢另辟蹊径,毕竟个人的力量远远对抗不了体制的力量,没几个人敢拿孩子无缘名校、未来发展先输一筹做赌注。

  其实,为孩子择校而焦头烂额的家长,最纠结的还不是钱(当然这不是学校收取择校赞助费的理由),也不是累,而是因看不到一套成熟的、稳定的、公平的办事程序和政策而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担心所有的付出并不一定真正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自己却无可奈何。

  西安免职校长之举,当然是一个极好警示,只是对其它地方的震慑力有多大,公众不敢过于乐观。之前教育部表示,3至5年内解决择校费等教育乱收费,顺应民意,赢得舆论一致叫好。与此同时,公众更期待具体的时间表和有效的举措问世。

  择校热的根子自然在“僧多粥少”。如果好学校只有那么几所,必然要设门槛,或钱、或权,或分数、或特长。人们担心的是,堵住一条钱的通道,会不会将学生挤压向其它通道,或派生出其它通道?相对“条子生”的神出鬼没,大多数指望靠分数或特长敲开名校之门的学生,不得不加入校外培训的大军。所以才会有校内减负、校外加码,才会有教育部门祭出一道道“禁补令”,家长则不惜花钱给孩子请家教之类。

  因此,还得找治本之策。规范“名校办民校”、电脑派位等,各地为缓解择校热也想了不少办法,有的效果不错,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治本之策还是均衡教育资源,这需要政府必须靠前,更有作为,能站在为民族未来着想的立场,下决心打攻坚战,而不是只看到自己任内政绩。需要教育部门在扶持弱校上下大力气,而不能只青睐几所名校以致加剧名校效应——事实证明,这对均衡教育资源的目标而言,只能适得其反。

  中国的父母是通情达理的,对每一步有益的教改之举,从来不吝掌声。而政府部门应充分体谅并珍视这些父母对教育健康发展的期待。

幼升小择校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