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孩子 父母莫要过多探究孩子内心
关怀孩子 父母莫要过多探究孩子内心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父母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也不应该有这种奢望,对孩子的内心侵入太深,会是一种伤害。
这就像很多的医学检查,其本身就是侵入性的,做一次检查,相当于做一次手术,或者接受一次辐射,对人体都是一种伤害。医院是病人汇聚之所,也是病菌的集中地,正常人去医院,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去做检查,尤其是侵入性的检查,危险就更大了。
检查并不是好玩的事,不是迫不得已,最好少做。
对孩子的心灵也是一样,不要过多地探究,动不动就要人敞开心扉,那其实是一种粗暴,而且相当危险。我们成人饱经沧桑,我们身上的病菌比孩子身上多得多,我们注入孩子内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要相信孩子的免疫力,大多数情况下,人即使患病,也有自愈的能力。不要把自己当成医生,动不动就给人看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会把健康人弄成病人,把小病弄成大病。
哪怕是关怀,也不应过多,而且“怎样关怀”尤为重要。关怀并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更不是所谓的“无微不至”。事实上,如果从精神到日常生活,都有人在无微不至地影响甚至左右着你,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过多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关怀”所必然带着的主观性,往往就成了一种侵略,使得孩子自己的世界支离破碎。
孩子的潜力不可低估,而且他身上永远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新鲜的、发展的、成长的。
要想完全认识孩子,自以为可以完全了解他,甚至控制他,这种想法是多么愚蠢!你和孩子永远有距离,因为他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你和他,犹如两个不同的星球,尽管存在着特殊的联系,但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他的独特你永远无法同化,他的丰富你永远无法穷尽。
孩子最需要的10件“礼物”
么么关爱 如何关爱孩子
尊重:
1. 尊重子女的意见,避免独断专行的家长制作风。
2. 尊重子女正当的兴趣和爱好,避免以己之好恶、见识定夺其生活情趣。
3. 尊重子女的人格,避免作风粗暴、不通情理,随便体罚、侮辱孩子。有位哲人说过,“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仁慈;在鞭子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
宽容:
父母常常又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事方式等,这样两代人之间在认识、审美、观念、思想、作为等方面就有差异,于是亲子之间就极容易产生隔膜。如果家长不会宽容,不能宽容,两代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便不可能,家庭教育则得不到多大的实益。
分享:
在家庭中给子女灌输分享观念进行分享教育既必要且重要又紧要。通过分享劳动果实,分享知识智慧,分享经历体验,分享失败教训,分享成功经验,分享生活快乐,分享家庭困难,缩短跨越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实现亲子间的零距离沟通,使孩子早日走向成熟。事实上,建立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分享也是亲子共同成长的载体。
管教:
1.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围绕学习这个中心的相应行为习惯。
2. 家长要“管”住自己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秩序、环境的嗜好与行为,自我克制,创造宁静、舒畅、祥和的家庭氛围,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重。
3. “教”的首层含义就是在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品德修养、生活作风等方面多引导示范,养成其自立自强、勤奋节俭、不追逐时尚、学会过俭朴生活。次层含义是指有辅导能力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业有疑难时及时帮助,或以自己的某些专长学问扩大孩子的知识视野。
总之,对孩子的关心要在“身心健康” “品行”“”生活“学习”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不能偏颇;对孩子的爱要用智慧去检视、用理性去节制、用效果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