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你真的很重要!
18节让你赚钱的理财课:让你从“没钱理财”到“年收益10万”
本图来源:昭元摄影
NO.1 男人天生不知道怎么带孩子
事实:父亲和母亲从生理上来说,在育儿天赋方面,本身没有任何差别
这类爸爸们,生物肯定学的好,论及育儿也把遗传学拿来做挡箭牌。他们认为,爸爸们天性里就缺少妈妈们身上的母性,他们大多粗枝大叶,对于小孩子那种精密柔软的物件儿,根本应付不来,比如我们亲眼见到的:男人在宝宝身边的时候,总是显得“笨手笨脚”。
其实,这是超级谎言。虽然父亲没有分娩经验,也不能分泌乳汁,喂养宝宝,但是爸爸的大脑皮层中,有一个区域和妈妈们的一样,能够激发出人保护、照料婴儿的本能。父亲和母亲从生理上来说,在育儿天赋方面,本身没有任何差别。一个未照顾过孩子的女性,她在一个柔弱的小宝宝面前,同样会手足无措;相反,一个拥有照料孩子经验的男性,完全能够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任务。所以,擅不擅长育儿这件事,和性别没关系,只和愿不愿意去做、有没有经过“培训后再上岗”有关系。
著名的儿科医生、畅销书作者斯波克曾经在自己的书里指出:对于所有人,不管妈妈还是爸爸,为人父母都是边做边学的。如果你花时间跟宝宝在一起,你就会变得能对宝宝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为了确保你跟宝宝建立起这样的互动,有时,你可以请你的伴侣离开房间,或者选择一项只要你一个人来做的照顾孩子的工作。让她知道你能照顾好宝宝。
另有一种担忧,是爸爸再怎么努力,孩子似乎还是会更喜欢妈妈一些。父母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印象,就因为一直以来,爸爸们都忙于工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在孩子的眼中,你不陪着我,那就是不够爱我,那我就不会那么喜欢你。于是一些孩子的这种与爸爸疏远的表现,就会进一步“验证”爸爸们内心的错误念头。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没错,抛开那些“注定就做不了好爸爸”的迷信思维吧,那种想法只会让爸爸们更加难以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让新妈妈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担心丈夫没有能力应付新生宝宝。
NO.2 宝宝太小,还不需要我
事实:科学研究告诉你,小宝宝有多需要爸爸!
拥有这种错误思维的爸爸们,是以时间去评定育儿的性质,按照孩子的年龄去区分自己要不要参与育儿。他们一致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并不真的需要爸爸。
的确,尤其是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极容易让爸爸们怀疑,自己的宝宝是不是真的需要你。
可是,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TA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只是在现实中,很多新妈妈们母爱大爆发,不仅会一手包揽了带孩子这件事儿,甚至会把老公排除在外,不管不顾。因为孩子的出生而进行分居的,大有人在。因此,为了破除这种爸爸育儿迷思,首先需要妈妈们把爸爸们拉拢进育儿的过程中来,不要责备或者不断命令。
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于是各种担心、怀疑,最终还是把孩子紧紧抱在自己怀里。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妈妈们不仅有必要信任你丈夫带孩子的能力,而且必须相信,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假若是有老人家帮忙带孩子,聪明的妈妈更应该有意识到让爸爸卷入其中,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至于爸爸们“宝宝不需要我”的担忧,大可放心吧,宝宝当然需要爸爸。你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你在一起,宝宝会觉得舒服和安心。你可以通过抱抱他、摇摇他、对他说话来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但要等宝宝吃饱以后,宝宝才能集中注意力。哺乳后把宝宝接下来,还可以让妈妈有时间休息一会儿,来恢复体力。
NO3. 爸爸唱黑脸,妈妈唱白脸
事实:此做法损伤孩子的安全感,破坏孩子客观的自我评价
育儿中父亲唱黑脸,母亲唱红脸,这源自中国传统育儿理念,是颇具文学戏剧性的一种错误育儿观念。
在中国京剧脸谱中,黑脸表示严厉、不讲情面,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此角色通常由父亲去唱;白脸表示调和,和稀泥,在家庭中多由妈妈来扮演此角色。
黑白脸的策略短期内的确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可言。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当父母其中一方扮演黑脸,另一方扮演白脸的角色时,孩子往往会接受到不一致的信息,感受到父母的不一致,这会让孩子对于父母教养方式有不确定感,进而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构建。比如,爸爸就某件事批评孩子,而妈妈却温柔袒护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也许我是对的,并不应该批评我,你看,爸爸批评我了,可是妈妈却没有。如此不利于孩子内省,客观认识自己的错误。
父母长期扮演黑白脸,孩子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父母双方,钻教养不一致的空子,变成善于迎合、欺软怕硬的两面派。
而且,扮演黑脸的一方——多是爸爸,往往无法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孩子的认知非常直观,你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他就认定你是什么样子。你本意是为孩子好,外冷内热,可是孩子并不懂得领情。所以,这非常不利于爸爸们在育儿中真正建立和孩子的关系,以及对孩子进行更加积极的引导。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取得一致。如爸爸忍不住出声予以指责时,妈妈绝对不能为了心疼孩子和爸爸闹翻了。孩子看到爸爸发火一定会感到惧怕,这时妈妈可以站在爸爸一边,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孩子:你错了所以爸爸才会骂你,以后别再那么做就好了。如此孩子才会明白,是我错了,所以爸爸才生气的,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他会学着克制自己,而不是犯了错就去找妈妈做避风港。
NO4. 爸负责养家,妈负责带娃儿
事实:工作不是借口,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父亲养家,母亲带娃,这种固化分工,很类似于管理企业的模式。你把你的事情管好,我把我的事情管好,咱俩互不干预,权责明晰,倒也干脆。
这种观念,其实是理直气壮地把爸爸完全排除在育儿之外了。分析起来,之所以很多人会有这种错误想法,源自中国传统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男人就得要赚钱养家,若男人不赚钱却选择带孩子,是没出息的表现。这种观念,不仅仅是大多数爸爸们脑袋里的观念,绝大多数妈妈们,其实也认同。
于是,这成为了爸爸们做局外人的最佳挡箭牌。他们基本上只负责在外工作、赚钱,回家就当甩手掌柜。
工作显然不是拒绝育儿的借口。现在真正做全职妈妈的也并不多,她们同样需要工作。而且,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是需要投入特别时间的,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再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参与。
有的爸爸会说,我和老婆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照顾孩子。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但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有边界的。比如,孩子的营养、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可一旦关涉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可能就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来配合的。尤其在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方面,父亲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美国一项研究清楚地显示:父亲对一个孩子表扬的魅力,超过了妈妈至少5倍还多。如果父亲经常恰当地给予孩子及时鼓励,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人生“成功”的可能,要大于那些没有总是被父亲表扬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功20%是靠后天努力的,80%其实跟父亲有关。父亲能够给孩子的,除了自信,就是“我相信我行”的信念。
10大理由说明爸爸很重要:
1. 除了妈妈,还有谁更适合哄她睡觉,教她骑自行车,出钱让她去跟朋友郊游,或是给她买生平的第一杯啤酒呢?
2. 他身体里有你的基因。你是他来历的一部分,包括他的个性、他的外貌,甚至是他招风的大耳朵和走路的姿势。
3. 你对你的妻子很重要。如果从一开始你就参与其中,母乳喂养会更容易成功,她遭受产后抑郁症之苦的可能性也会更低。
4. 你会养育出聪明宝宝。爸爸多参与育儿过程,等宝宝上幼儿园后,社交能力会更强,长大后的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5. 你做个好爸爸能让你的宝宝心情愉快。父子/父女之间关系是否密切是预测孩子长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6. 成功的职业女性往往至少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个尊重并鼓励她们的父亲。
7. 当个好爸爸吧,这样等你的女儿长大后会成为更好的妈妈。
8. 你的儿子将来不会进监狱。你是个好爸爸,意味着你的儿子将来犯罪的可能性更小。
9. 你的女儿将来会更快乐。在孩子7岁时你能积极参与她的成长过程,会影响到你的女儿33岁时对爱情生活的满意度。
10. 你想让你的孩子有自尊、为人友善、敢于信任他人吗?你的影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