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拯救“迷途”的早熟孩子?
【国学大师张建云】亲授:35堂国学家风课,轻松教子近来,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极端个案,不仅让为人父母者胆战心惊,也令更多的人对教育体系展开反思:
为了买iPad,17岁的小男孩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为赚零花钱,个别女孩不惜出卖身体,并将这种“致富”之道推销给同学、好友;一些少女早早恋爱、体验爱情,却意外怀孕,上海一家医院开设的少女意外怀孕救助热线开通6年来已救助早孕少女逾2000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
当拜金、情色交易这类成人世界的“病毒”开始入侵未成年人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也心生忧虑:该如何把更多的思想养料输送给孩子,滋养其幼小的心灵,增强他们对社会不良习气的“免疫力”?该如何使优良的传统文化回归课堂,让孩子们的心灵更为纯净?毕竟我们无法想象,当未来一代沦为贪恋享乐的物质主义者时,社会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以下是法学家和心理学家对“物欲”侵蚀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忧思。
心理专家给家长的提醒“物欲”先降温!
很多家长心知肚明:学校老师和自己苦口婆心建立的价值观,很容易被孩子身边一个同学或好友的不良言行颠覆。
随着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更多家长不自觉地扮演着“思想警察”的角色。虽然,“思想警察”不是光荣的字眼,但相当一部分家长仍不敢懈怠他们在孩子教育上遭遇难题,感到不安。
这是在一家国企工作的李女士不久前遇到的家教困境:女儿读高一后,她给孩子配了一部联想牌手机。本以为足以应对平时生活之需,但母女俩却多次因为这部手机发生争执。“女儿认为用国产手机很没有面子,在同学前面抬不起头来。在她的班级里,很多同学手里都有iphone4。”李女士有一天趁放学时去学校门口实地暗访,发现还真有其事。
“监视”孩子的手机、阅读刊物、网上浏览的信息,以及孩子在学校结交的同学、在校外参加社会活动……家长们小心翼翼地承担着教育者的责任,他们发现:比起自己的苦口婆心和学校老师的说教,孩子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如果班级的很多同学都不愁零花钱、对衣着和吃穿有要求,我又如何能让女儿成为一个懂得量入为出,追求完善自我的人。”
让李女士纠结的还不是该不该掏几千元买个“苹果”手机,而是一种教育方略的调整。在这位母亲看来,不管家境如何,女孩子最忌贪慕虚荣,“一旦性格上有这个弱点,以后就容易受骗上当”。但眼下,李女士也不得不考虑身边同事给她的另一种忠告:女孩子要适当“富养”,管得太紧,更容易滋生对物质和财富的贪恋,走向歧途。
但她仍然将信将疑:如果要“富养”孩子,那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她的物欲才算足够?
李女士遇到的困境,在中学生家长群体中非常普遍。当“金钱至上”、“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逐渐成为当下社会很多成年人的处事准则时,家庭和学校教育要如何建筑高高的围墙,让孩子接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古训,不至于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
“一整代的孩子被控制、塑型、开发,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美国学者莎伦·贝德建议,降低孩子的物欲,家长可以从屏蔽商业广告入手。
美国学者、美国卧龙岗大学客座教授莎伦·贝德(Sharon Deder)在新著《真相四隐藏在孩子背后的商业阴谋》中,极力呼吁广大未成年人的家长密切注意商业社会和企业的商业阴谋对孩子产生的“辐射”。
按照贝德的看法,如果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拜金”、沦为物质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那么就必须承担“守门人”的角色,采取行动。首要一条是防止孩子接触太多的商业广告。
“一整代的孩子被控制、塑型、开发,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贝德用她的研究成果向年轻的父母们呈现一个严峻的事实:孩子的童年正在被商业企业利用。很多企业的营销战略中,已经融入了学术文献以及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市场调研人员的调查结果,针对孩子的商业广告,正是利用孩子的成长弱点,把他们培养成商家现在和未来的客户。这些商业广告夹杂着成人世界扭曲的价值观,把“品牌”消费意识甚至奢侈浪费之风传输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精神受到摧残,对世界的看法也无形中被改变了。
比如,贝德发现,很多广告商试图说服年轻人把“酷”作为判定成功的决定因素。要想更酷、更受欢迎、更成功,那就必须购买广告中的那些产品买一件商品,相当于购买了一个身份认同;而不买的孩子,则是呆子,是不成功的。
“广告商偏爱使用长腿、很瘦但体型丰满、皮肤黑黝的漂亮女模特,这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不完美和不舒服的感觉。NCC透露,英国的青少年女孩之所以对她们的体型不满意,与她们看了多少时尚杂志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他研究认为这种不满意与她们看了多少电视广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