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为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关爱
“在班级里总有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困生’,我班也有这样一位同学——陈中(化名)。”南村中心小学的黎懿行老师对记者说,“每次当我看到陈中的练习成绩后都会很头疼,他几次的练习成绩都很不理想,在30分左右。在教学中,我还发现他识字有障碍,认识的字很少,连低年级的识字水平都达不到。”
在黎老师的印象中,陈中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愿听讲,经常走神儿,同时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也较差,尤其是接受知识比一般同学要慢,成绩始终处于班级倒数前几位。平时,陈中也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在集体中常被人遗忘。
[原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除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有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黎老师分析后认为,陈中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孩子的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第二天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而联系家长时,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二是智力因素相对差些的陈中在班额较大的集体中,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少一些。
三是陈中学习的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四是陈中的性格内向,平时与伙伴接触少,难以借此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
另外,根据黎老师观察和了解,陈中的学习困难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他的父母一直没有寄予其多大的希望,而他自己也没有赶上去的决心和勇气。”
[应对举措]
为了帮助陈中克服学习困难,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后采取了四项措施,经过半年多的实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举措一:“在同学们面前有意适度放大陈中的优点,让他在同龄人中树立信心。”黎老师说,“在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不单以考试论成败的氛围。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分析、系统评价陈中,这样他的学习信心就增强了,并对学习渐渐产生了兴趣。”
举措二:倾情投入,情感共鸣。课余时间,黎老师经常找陈中谈心,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让陈中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课余时间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轻轻地抚肩、抚头动作,更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黎老师如是说。
举措三:加强沟通,争取家长配合。黎老师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家长取得联系,用恰当的方式把陈中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劳动、思想等情况报告给家长,让老师和家长都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举措四:配好同桌(伴),使他在互助中进步。“同龄人在一起,关系是平等的,一个行动,一句体己话让他们更有亲切感。”黎老师认为,“两个信得过的同伴在一起,学习上取长补短,劳动上、生活上互相帮助,性格、思想上互相影响……慢慢地,陈中走上自主学习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