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被父母伤害过,要原谅父母吗?

144
作者 追求幸福mi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8-02 14:06 字数 7056 阅读 1677评论 0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小时候你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是怎么跟你相处的,还记得吗?童年被父母伤害过,要原谅父母吗?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虽然大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如果不懂家庭教育,事情处理不当,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留下痛苦和创伤,影响孩子的一生。

面对痛苦的童年经历,有的人想起来就会心痛,童年留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有的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痛苦来源于父母的压抑,所以愤怒痛恨,开始讨伐父母。

一位妈妈说:“看了很多育儿书之后,我了解到我的诸多不快乐都源于我的童年,越是了解越是无法释怀。 在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后,我开始拿着放大镜到回忆中去寻找童年的种种被伤害,这让我很是痛苦。”

另外一位妈妈说:

“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责骂和极端管教中,在父母的眼里,我感受不到认可,即使再普通不过的站姿都要被父母指责一番。

为了迎合、讨好父母,我比一般同龄人都要乖巧懂事,但是换来的总是父母的冷眼和责骂。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从来都不顾及我的尊严,大声骂我,这让我无地自容,小时候我经常会想到自杀。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走上社会后是自卑的,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总是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肯定。 而且,最不能听别人说我的一点错,因为那样肯定会让我痛苦地纠结很长时间。 我最大的缺点是太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太严厉,哪怕一点小错我都会懊恼不已,对别人也是这样,容不得别人在我面前犯错。

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淡,不过,现在我开始换位思考,理解了父母是非常爱我的,只是用错了爱的方法。

运用三种思维,学会理解父母。

如果父母伤害了我们,那么该责怪他们吗?

父母自然是有责任的,可以责怪,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恨。

但是如果沉浸在怨恨里,那么既改变不了过去,又会让自己痛苦。 过去就在那里,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是否痛苦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为了自己不再痛苦,不妨去理解父母,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那段经历,改变自己对于童年经历的认知。

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过去

一位女士的父母都是农民。 爸爸性格严肃古板,从来不夸孩子,也不和子女亲近,胆小怕事,在村里没地位,经常受那些强势村民的欺侮。妈妈虽然很善良,但也不善于和子女交流,所以在家里基本上就没有“教育”和“交流”。 加之她天性比较敏感,所以从小就自卑、压抑。

这位女士后来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的中学教书,但她特别自卑敏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愁苦多于欢乐。 现在她虽然好多了,但经常会在瞬间崩溃。 为了减少童年经历的负面影响,我建议她尝试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过去,去理解父母。

这是她的“转念作业”。

一、坏事变好事,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现在想来,我小时候受忽视的经历也有好的方面,比如这让我比较关注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冷落了别人。 正是因为曾经极度压抑、自卑,我才会坚持阅读进而寻求心理援助,力求重建内心世界。 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些成长。 在维尼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认知疗法,认识到改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这对我内心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这种改变和成长是从小一帆风顺的人所难以体会的。 另外,我也会避免在教育孩子时犯父母同样的错误,这也是那段经历的价值所在吧。

二、很正常,没什么。

爸爸妈妈有那么多孩子,生活艰难,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很正常,因为首先要吃饱穿暖啊!父母的性格有缺点,可以理解,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问题,童年不幸福,说起来也是无奈的。

爸妈在那样的经济条件下还支持我上了大学,这和一般的农村父母比起来,已经是眼光很长远的了。 当时,村里一般的父母会让孩子辍学回家干农活,我父母虽然一开始也要我辍学,但看到我上学的决心很大,也就同意继续支持我念书。 当时家里非常拮据,但我在家的时候,不记得他们抱怨过什么。 爸爸有时会因为在外面受了气,找茬向妈妈发泄,但他很少对着我们这些孩子发脾气,更没有打过我们,这也是难得的克制和理性吧。

爸妈都是很坚强的人,我们成家以后,怕扰乱我们的生活,爸妈有什么问题都自己扛着,我们的一点点孝心和回报也很容易让他们满足。 他们是勤劳善良的父母,怎么能再怨恨他们?

现在想想,我在父母身上,在自己不可回溯的童年生活里纠 结了这么多年,一有问题就回到这个原点上找理由,实在是不值得 啊!与其在纠结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直面当下的困难, 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成长。

三、做自己能做的事,之后顺其自然。

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一生下来,我们就是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性格父母造就的人,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这是要面对的真相。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吧。 先接纳事实,这样才有精力去学习和内省,做我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顺其自然。

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心理、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但把责任推给父母也是没有太多帮助的,还是要自己负起责任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一位女士:

这周我和妈妈有了更深层次的沟通。 我妈妈的童年和婚姻都不幸福,她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因为我们都不会“爱”,虽然两人有相依为命的感觉,但是感情上一直“别别扭扭”的,不像一对正常、 亲昵的母女。

我以前把自己消极性格形成的责任全部推给妈妈,认为是她不会“爱”我造成的,在听妈妈讲了她深藏心中的童年遭遇之后,我毛骨悚然,她从母亲那里也没得到过爱、认可和尊重,所以,也没有能力给我太多。 我感觉到妈妈已经对我的成长尽了全力,她不懂爱,但渴求爱,也在努力爱。

通过和妈妈的这次沟通,我不但理解了她,而且我们互相更加信任了。 我三十多岁了,不能总纠结于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