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考重点名校是不是必须要上奥数?

144
作者 月下龙吟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22 11:02 字数 5449 阅读 1528评论 0
「学霸养成记」50本必读书单:通关考试、综合提升、理解生活

mp31976120_1442312228217_1_th.jpg

娃娃自从进小学,奥数就成了绕不开的梗。结合身边关于奥数的言论,总结出三种常见观点:

1.无用论

2.功利论

3.辛苦论

一、无用论

持此观点的常用说辞有:学了没用,生活中谁给你出这么难的题。

数学属于有实用性质的基础学科,奥数是一群高智人的数学游戏,典型特点是:难、深。商场购物算打折,买房利率打麻将,复杂程度等同奥数——学好奥数,钱包不会上当——

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此时的无用,或许未来有用。此时的有用或许从此以后再无用。明星的家事八卦、白鹭秋季长出婚羽、朴槿惠最近面临下台挑战……这些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用?不都有人乐在其中吗?有用无用是影响选择的一方面原因,但不是全部。

二、功利论

常用说辞是:为小升初而学奥数。

直属校小升初是选拔性考试,目的就是拉差距。当然考得越难,差距越大,直接就浪里淘沙,选出精品了。涉及到教育资源分配,这些不是在读学生家长所能扭转的,纠结也无济于事。

三、辛苦论

学海无涯苦作舟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是学习的常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有轻轻松松的成功,要接受学习的苦,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说白了,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可以有效降低苦的感受——

苦有肉体之苦,精神之苦。精神上的痛苦是最应重视的,要分析出辛苦的原因是什么。

我家的经历是这样的,娃娃从5年级起进入学而思,完全跟不走,一度非常痛苦、迷茫。一开始我寄希望于孩爸去听课,事实证明他公事繁忙,时间难以保障。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作为一个文科生,决定去听奥数课,多么悲壮!我从小就偏科,尽管小学、中学、数理化老师个个都是备受好评的教研员级别!他们像明星一样,在学校里备受学生追捧,女生们都夸他们好帅,好有魅力!可我完全活在另一个世界,从来没感收到他们的帅和魅力……用现在我的职业经验判断,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敬业、幽默、亲和、业务能力强,为什么我还是学不懂,主要还是自身原因。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我的学习处于完全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学习的状态。自己状态不佳,再好的老师也拯救不了。在班级里,数学老师配得那么好,自然,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会弱一些。小学时是退休老太太,中学时是刚毕业的新老师,可我依然学得劲头十足,自得其乐,所以我一直是个偏科的拜拜儿,还好,大学时读文科,从此告别吃我的数理——

我和娃娃学习数学的苦是因为兴趣偏好、投入时间少导致基础薄弱,影响后续学习,造成学习压力。找到症结就可对症下药。

数学作为存在已久学科,自有其美感。形式美、秩序美、逻辑的美,要用心去感受。闺蜜的儿子钧钧从小喜欢数学,五岁多时自发在家里写了四百多张数字小卡片,按顺序摆在书桌、飘窗上。这个小人人儿站在卡片中间,环顾一周,用稚嫩的童音细声细气、无比满足地说:“这些数字多迷人呀!”听得我心都化了——我心里吃人的数学,在他眼里是可爱的天使——

另有一位学霸闺蜜,是我父母嘴里常夸的那群别人家的孩子中最牛的一个。她从小一路保送名中校、名大学、名研究生。她说,在学习上找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欲罢不能。

昨天的奥数课,杨老师讲蝴蝶模型。因为三角形、四边形各个顶点用字母表示,说出来拗口,看起来头晕。杨老师把公式简化为顺口溜:交叉相乘积相等,还把两个同底相对的三角形间的连线比作肉串,公式写为:肉比肉等于签比签。意思清晰明了,笑果显著——做例题时,众生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而不得其门,杨老师一点出关键,顿时柳暗花明、醍醐灌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呢?我听了三次杨老师的课,学生学得愉快而专注,有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也有成功解题的得意开怀,课堂节奏明快流畅。

在草地上打滚、发呆是一种乐趣,在习题里感受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也是一种不同风格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也许是阶段性的,幸运的是,我们能在不同的阶段去体会千差万别的乐趣,让人生更丰富。

作为数理化的标准学渣,从未想到竟然也能感受数学的思维趣味,心存满足——学而思的老师本身就是理科学霸出身,组成年轻而强大的教研团队,开家长随听随堂课的先河,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实力。加上有配套的预习、复习、课堂视频,已经创造出了最好的学习条件。这种情况下还不学,真是吃亏了——

我没指望娃娃在奥数上有走多远多深,其实她的思维类型跟我接近,感性大于理性。不过,人生中能够经历一下其他类型的乐趣,挑战一下自己曾经视为畏途的任务,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以上言论并不表示我支持全民奥数,仅就个人教育经历表达自我观点。孩子该不该学奥数,需要综合分析个人各方面实际情况再思考。

相关课堂学习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