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发脾气,家长要不要“以暴制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孩子都有打人的时刻。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打人呢?孩子打人发脾气时,家长该怎么做呢?
有时候一边笑着,一边给家长一巴掌;有时候是因为跟小伙伴抢玩具抢不过而打人;有时候是因为没得到满足而生气打爸爸妈妈;有时候一见到小朋友就打;有时候小朋友一进入自己的领地,他也会打……
面对孩子恼人的打人行为,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打孩子,美其名曰:“让你体会一下被打的滋味,看看疼不疼。”家长哪里知道,父母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
其实,孩子打人这个行为背后有多种意义,打人意义不同,引导方法也不同。比如,孩子笑着打家长,这大概发生在一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是真正地打家长,只是处于手的敏感期,想体验一下手的力量。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先跟他玩击掌游戏,然后再跟他玩沙子、钻洞洞等促进他手的敏感度的游戏。
如果孩子一见到小朋友就打对方,其实并不是真的打对方,只是不懂得怎么跟对方打招呼而已。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更多的是应该告诉孩子:“你想跟小朋友打招呼对吗?打招呼要跟他握手,或者跟他说‘你好,我们可以一起玩吗?’,而不是打他。打他会把他打疼的。”
小朋友一进入自己的领域,你的孩子就打对方的话,这说明孩子的安全感不强,父母一方面要高质量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孩子去与对方交往。那么面对孩子生气打小朋友或者父母怎么办?我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
小龙也曾有过这样的成长经历。记得他三岁那年,当时他正处于幼儿执拗期,一不如他的意,他就大哭大闹,乱扔东西,而我只是坐在床上安静地看着他。没想到的是,他突然冲过来“啪”的一下给了我一巴掌。虽然把我打懵了,但实际上打在我脸上的力度很轻。我抚摸着自己的脸,盯着他看,小龙愣在了那里,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我,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看到他这样,我一把把他在了怀里,俯在他耳边说:“你是太生气了,是吗?”
“是,妈妈!”
“但是,宝贝即使在很生气的情况也只是轻轻地打了一下妈妈,怕打疼妈妈,是不是?”
小龙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爱你!”
我的眼泪一下也来了,我搂着他说:“宝贝,妈妈也爱你!但是,你这样发泄情绪的方法是不对的,来,咱们一起来打枕头好不好,直到打到你高兴为止。”我说完,从床上拿起了一只枕头。
“好!”小龙马上破涕为笑了,兴奋地打起了枕头。
这件事以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必须得教小龙学会正确发泄情绪了,我立即从网上买了绘本《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这本书列举了主人公生气扔东西、打人以及扔衣服等不对的行为。小龙仿佛产生了共鸣,非常喜欢这本书,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让我给他读。大约读了两三个月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会哭闹,却很少再扔东西,甚至打人。现如今,他已经懂得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对于孩子生气打人这种行为,我一向不赞成以暴制暴。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往往是“以暴制暴”或者放任自流。毫无疑问,不管哪一种方法都不是正确的引导方法。“以暴制暴”让孩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放任自流只会纵容孩子打人的行为。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孩子因为生气而打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梳理心中的愤怒。
接纳孩子的愤怒
当孩子生气打人时,妈妈要蹲下来,看着他说:“你很生气,对吗?”或者说:“妈妈知道你因为某事很生气。如果换作妈妈,妈妈也会因为那事生气的。”用平和的语言来接纳孩子的愤怒,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肯定以后,他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
在表达完共情以后,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下次你生气时,告诉妈妈说:‘妈妈,我很生气。’这样妈妈才能知道怎么回事,如果你只是哭闹,打人,摔东西,妈妈首先想到的是制止你的行为,而不会去想你是不是生气所致。”当孩子说自己很生气时,妈妈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去寻找自己生气的原因。
用其他方式代替打人
当孩子心中积累了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总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所以,妈妈可以带孩子去跑步,或者打沙袋,或者准备一个小黑板,任由他画……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发泄情绪,从而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面对孩子生气打人的行为有很多种引导方法,并非只有打回去的一种。如果偶尔想让孩子体会被打的感觉,妈妈可以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打打他,让他体会一下。在打过之后,再耐心地讲解为什么不能打别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