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这门必修课,你会怎么教给孩子?
善良,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孩子学会对陌生人也充满善意之前,我们要先教会他/她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温和有爱。那么家长如何教会孩子善良呢?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懂得关心体谅父母亲人,这和吃饭、走路、说话一样,需要父母的教导。
1让女儿养小动物
研究发现,幼年、童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往往比较细腻,心地也比较善良;反之,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则往往会感情冷漠。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丰富细腻的感情,年轻的父母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饲养小动物。
在玥玥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让她养猫,后来还让她养了一只鸟和一只小乌龟。周围的朋友都劝玥玥的爸爸,不要让孩子养宠物,一方面是孩子接触宠物不卫生,另一方面是如果宠物有个三长两短,孩子稚嫩的心灵会无法承受。
但玥玥爸爸却认为,只要家长掌握尺度,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就不会因宠物而染病;宠物出现生老病死的情况,这是自然规律,孩子早晚都要明了这个真相。而之所以让孩子养宠物,为的就是培养其善良的天性。
让孩子学着照顾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其实就是在学习照顾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生命。这也正是孩子应当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2让孩子先学会爱父母
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会对家人温和亲爱,对外人也谦让有礼。因此,孩子的爱心培养、善良的个性培养,必须让孩子从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爸爸周六要带乐乐去爬山,乐乐兴奋极了,一直期盼周末到来。但是,周六早晨,妈妈的胃病犯了。爸爸把乐乐叫来说:“宝贝,今天我们不能去爬山了,因为妈妈不舒服。”
“怎么可能,我看妈妈很健康,她刚才还帮我收拾东西呢!”乐乐不信。
“你没有发现妈妈的脸色苍白吗?她是为了不让我们担心,才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爸爸解释道,“平时爸爸和你生病了妈妈都特别温柔得照顾我们,今天换我们照顾妈妈好吗?等妈妈不生病了,我们再一起去爬山。”
乐乐想了想,就立刻说好。接下来的一天,乐乐给妈妈倒水喝药,给妈妈剥桔子、揉肚子,非常细心乖巧。
晚上睡觉前,乐乐告诉爸爸:“爸爸,今天虽然没去爬山,但是妈妈说因为我的照顾,她的病好很多了,我真开心,和去爬山一样开心。”
只有让孩子学会爱你、体谅你,他/她才会用善良的心去爱别人、体谅别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还要学会向你的孩子索取爱。这样一来,她才不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才会把爱父母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
3教孩子学会同情他人
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此,家长要在生活中正确引导,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嘟嘟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同情心。当看到有比他年幼的小朋友摔倒时,就会启发她:“你看那个弟弟摔倒了,你摔倒的时候是不是很痛呀?弟弟一定也很痛,我们快去把他扶起来吧!”、“你看,小妹妹哭得好伤心呀,快拿出你的小手帕帮她擦擦眼泪!”
就这样,嘟嘟的同情心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了。
由于年龄的关系,也许孩子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这时家长只要巧妙引导孩子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让他/她想像自己受伤或摔倒时的痛苦,他/她就会同情别人了。
此外,为了在孩子心中播下善良的种子,爸爸妈妈还可以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举办的爱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