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教委权威解读:海淀区小升初学区制改革

144
作者 彭小娥58888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5 13:32 字数 3114 阅读 1329评论 0
2019年海淀区小升初17个学区已出,相关内容推荐:教委官方发布:2019海淀区小升初17个学区划分详情,很多小升初家长就有不少关于海淀区学区制改革的问题,下面米粒妈妈网小编将海淀区教委关于海淀区学区制改革解读分享如下,供海淀区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查看。1. 学区制改革的意义?海淀区的学区制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教委“鼓励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学区制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海淀区以现有的12个小学学区为基础,依据与街镇行政区划界限重合等原则,将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对应29个街镇。学区制改革旨在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搭建统筹整合地区内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平台,加强学区范围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学区内设施、课程和师资等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2. 学区制改革对小学和初中入学有什么影响?海淀区新的学区及所属学校划分公布后,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划分的学区是否就是今后初中入学的派位片。新划分的学区不是初中入学的派位区域。海淀区原来有12个小学学区,有29个初中入学派位区域;改革后,海淀区有17个学区,初中入学派位区域仍然是29个,学区划分范围和初中入学派位区域不重合。今后,海淀区的初中入学派位区域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在小学入学方面,海淀区各个小学的划片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除了大派位以外,海淀区初中入学还有其他途径,比如特长生、初中寄宿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招生等。3. 今后还将采取什么举措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今年以来,海淀区的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新建、合并、委托承办了十几所中小学,新增了8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学区制改革的推进,海淀区继续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北部地区,撤并了10多所小学,扩大了翠微小学、红英小学和清华附中永丰学校等学校的办学空间。在南部城区,将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下一步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已经形成,并将陆续实施。其中,十一学校龙樾分校有望明年投入使用并对外招生,十一学校还将在海淀西南部的田村山开办田村分校。4. 从长远来看,学区对资源统筹有什么帮助?海淀的“学区”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定位为“教委的助手”和“学校的帮手”,主要体现了资源统筹的意义,依托学区委员会和学区管理中心,可以统筹整合学区内学校的课程、师资、设施等资源,以及地域内各单位的资源。依托学区制改革,海淀区将加大区域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大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整体提升海淀教育品质。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