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为什么有教育焦虑,8个有效方法帮你缓解

144
作者 870314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5-14 10:03 字数 8310 阅读 2134评论 0

家长“教育焦虑症”是对子女教育的过度焦虑,其症状表征为贯穿整个教育的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重负”的压力、在教育结果方面对“教育无能”的担忧。它导致的后果是对子女不合理的教育期望和不正当的教育行为。

3个月的孩子上早教,一周7门特长课、差两分 被“念叨”两小时…… 很多时候,为孩子的教育焦虑,实质上是我们自己的焦虑,可能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要先解决自身的问题。

家长“教育焦虑症”是对子女教育的过度焦虑,其症状表征为贯穿整个教育的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重负”的压力、在教育结果方面对“教育无能”的担忧。它导致的后果是对子女不合理的教育期望和不正当的教育行为。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症”的根源在于教育在争夺有限的社会稀缺资源竞争中的不公平性。缓解之道在于帮助家长正视自己的教育动机,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看待摆在孩子们面前的这些教育道路。

看看下面这位家长的思考吧。

放宽心,适当调低期望值,跟孩子共同成长。

在一篇文章末尾的投票第一题“你对孩子的小学教育焦虑吗?”中,我投了“心宽,放养式管理”的选项。这是我内心的真实体现。大概有20%出头的家长和我有一样的选择。回头想起来,这个选项或许有些问题,心宽未必要放养式管理,也可以一边心宽,一边和孩子一起积极地寻找办法共同成长。

我自己确实不怎么焦虑,因为我通过思考早已经调低了对他未来的期望。但另一方面,我又对孩子有一定的信心,从日常相处之中,我知道他是一位善良、老实、有一定创造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应对挫折能力不足,耐心不足的孩子。

我觉得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关怀下自己探索成长,到了成年,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个世界自会有他的一个小位置。

如果这样想,你的焦虑会减少,因为我们确实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判断怎样的一个人在今天的社会上可以获得怎样的机会和资源。

作为父母,从现在开始,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价值实现路径,发展他的可能性,保证一些基本个人素质的培养。

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未来的社会,肯定是更加遵从个人价值的,但这个价值肯定是多元化的。

更具体而言,我们在孩子的儿童和少年阶段,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品格、视野和基础能力(我自己认为是国际化生存、母语、英文、体育、有一两个爱好,以及保持终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些能力,坦白讲,我自己有很多是20多岁才一一补课的。因为我们之前没有这些条件,也没有这样的认识,虽然我们通过应试教育拥有了名校学位,可是我们还是没有这些能力。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应该抓紧时间和机会先培养这些能力,而不是因为对教育框架的依赖而急切地去成为一名“学历人”。

在这里,我要说明我并不是要抹煞学校的作用。现在教育不断进步,很多学校都在多少提供上面所说的能力培养,只是实质程度不一。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个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心仪的学校之时,往往像一场赌博。因为他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少,一些名校更是“朝南坐”,不愿意给家长太多信息,你爱来不来,反正竞争者那么多。

家长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去初步判断,但是谁又能确保孩子进去之后真实的感受,要知道一入学,很多事情变动起来就会极其麻烦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标签的名校又成了所谓的心理安慰的“保证”:反正都是信息不对称,他们名气这么大,应该不会差吧。或者是:反正哪所学校都有问题,都没法了解清楚,那就选名校吧。

坦白讲,我自己都未必能摆脱这种困境选择。因为除非我付出很大的力气,进行调研,跨越很多人为的壁垒,才能够对一个学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太难了。而依赖口碑的二次传播,可信度又打了折扣,传播学上所说的“传播噪音“和”损耗”因素加了进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所谓的“自救”。自己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或者自建教育资源,弥补孩子不能接受到的那部分必要教育。

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一定的体系独立生活,但我们要学习对这个体系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我不认为我们要绝决地去homeschooling,那个太难了。但我觉得家长自己先做到不对名校迷信,不对标签迷信,得不到名校的机会也不要太沮丧,才是缓解自己焦虑的药方。

冷静思考,不随波逐流,正视自己的教育动机能有效缓解教育焦虑。

家长的焦虑情绪往往会带给孩子很不安的感觉,也影响孩子情绪板块的发展。

焦虑会相互影响。孩子会观察到父母焦虑的行为,听到他们表示焦虑的话语,也因此产生焦虑感。另外,孩子在学校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又反过来增加父母的焦虑感,于是,全家人都生活在焦虑情绪的恶性循环中。这种情况,该怎么破?

缓解育儿焦虑的8个方法

1. 承认自己存在焦虑的问题。

2. 学习了解真正的危险和事实。

比如,担心孩子会被陌生人劫持是种不现实的担忧。18岁以下失踪的80万儿童中,只有约115人是被陌生人或者认识的人诱拐的。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保护自己,这样在他们感到有问题的时候就能自己采取行动。让孩子在这方面提高意识能不断地保护所有的孩子免受利用和诱拐。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接近游泳池或者割草机时表示警惕是种明智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曾经出现过大量伤亡事件,因此值得引起父母的注意。

3. 教会孩子以健康和有效的方法来应对焦虑,而不是躲避,会对你们都有帮助。

让孩子了解如何通过采取步骤的方法来处理会引起焦虑的活动。这包括采取一系列行为步骤来尝试焦虑感越来越高的活动,最终做到可以尝试最害怕的运动。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害怕玩滑梯,那步骤方法可能包括看其他孩子玩滑梯,爬上滑梯的楼梯并走下来,以及先由家长陪同滑下来等等。你可以每个步骤都做多次,直到孩子已经为下一步骤做好准备为止。把使用步骤方法处理会引起焦虑的活动作为家里大家都需要遵守的规定。

4. 试着和孩子一起做心智觉知训练。

比如可以听30秒钟的声音,时间短但又频繁的心智活动能帮助你和孩子在一整天中都过得心情平静。

5. 在需要降低生理觉醒的时候尝试放慢呼吸。

同时也让孩子了解这一方法。你可以使用一些孩子更能接受的方法,比如想象自己正在缓慢稳定地吹一个气球,或者吹口香糖但不想吹爆等等。

6. 致力于消灭对孩子来说最可能的或者影响最大的危险。

有时焦虑的父母会担心所有的事情,变得不知所措,不会把最大的危险放在最先来处理。

7. 对以过度保护的方式来养育子女的优缺点列出要点清单。

这能帮助你平衡自己的观点,能在思考过度保护带来的危机的同时也能想到缺乏保护会带来的问题。

8. 用合理的行为来面对恐惧。

如果你担心你的孩子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带他去看儿童心理医生并做相关的检查。可以让小儿科医生出推荐信,或者可以联系当地大学的心理系看看有没有做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作为研究人员,他们对这方面疾病最新的研究进展会相当了解。采取一些合理和实际的行动来应对你的恐惧,这比不能停止担心或者不断在网上搜索“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小”要好的多。

家庭教育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