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中考招生“卫冕” 揽下六名中考“状元”

144
作者 小栋她妈 米粒妈咪课堂  ← 点击红色字,关注公众号
2018-04-27 10:45 字数 13997 阅读 583评论 0

广州中考37所提前批学校“出线”,民校首次“入榜”,近2.4万考生分享省一级优质学位。

昨天上午,广州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展开,37所提前批学校的招生工作负责人分别在市招生办及所在学校进行网上录取。

提前批录取从昨天上午9点正式开始,数分钟之内,全市37所中学招录完计划内23944人,其中包括3058名公办择校生和公办自筹经费生。今年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仍然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费线为744分,择校线为740分。首次“杀”进提前批招生的唯一一所民办中学———华附南海实验高中的录取分数达到692分。

最低543分可读提前批

据了解,昨天提前批录取的37所学校中,除了位于萝岗区的广州市玉岩中学是普通学校外,其余学校都是省一级学校。广州市招考办负责人表示,提前批也是中考招录中较大批量的集中录取,共有23944个招生计划,其中包括3058名公办择校生和公办自筹经费生。“八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南沙、萝岗,下简称“八区”)招录15546名学生,只能提供53%宿位,即8291个;而番禺、增城、花都、从化提前批录取学生全部有宿位提供。

今年提前批招录学校从去年的33所增加至37所,其中广东华侨中学、华附南海实验高中、从化中学和从化市第六中学今年是第一次进入提前批招生。其中同样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学校的华附南海实验高中,是第一所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高中,录取分数达到了692分,比去年高了109分。

此外,从化中学和从化市第六中学今年在提前批招生,打破了往年从化在提前批录取的空白,其中从化中学择校线创下了今年提前批招录的最低分543分。

据悉,在普通高中提前批录取前,广州市第二中学宏志生班等独立招生也完成了录取,共计招生584人。

有疑问可找招录信访组

今年起,中考招录后,市招考办将不再主动发出纸质录取通知书,改由市招办通过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直接将《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通知书》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到考生个人信箱,考生可以自行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进入本人的信箱查阅和打印。

如果在录取过程考生及家长发现该加分的没加造成落选等问题,怎么办?市招考办表示,质疑录取结果或有任何疑问,可以找招生录取信访组。2009年广州市中招信访专项7月8日启动,截止到7月25日。在录取期间,广州市招考办和各区、县级市招生办都在中招录取现场设立了招生录取信访组,考生及家长可就近办理,区级解决不了的,会提至市信访组研究解决。

录取时间和批次

13日—20日期间:每天上午9时至12时开通广州市中招录取系统

13日上午: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学校于提前批录取;

14日上午: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于第一批录取;

15日上午:市一级普通高中学校于第二批录取;

16日上午:区一级普通高中学校于第三批录取;

17日上午: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和民办高中于第四批录取;

18日—19日:考生通过中招志愿填报系统填报民办高中补录志愿;

20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高中补录。

纵深

外区录取分高于“必录线”

13所中学首现两层次分数线,或与录取新政无关

昨天上午,广州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展开。按市教育局《2009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中招政策,今年15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安排在提前批面向七区招生的计划不得超过本校计划的25%。这一新政策的推出,究竟对今年的中考录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几所相关学校的负责人和市招办负责人。

13校外区线高于“必录线”

从市招办公布的《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前批学校录取各校分数线》表格看到,今年这一表格针对今年中招的新政———15所区属示范性高中安排在提前批面向七区招生的计划不得超过本校计划的25%,首次出现了“外区最低分数”一栏。

记者发现,其中广州市一中、真光、七中、16中、培正、育才、五中、南武、47中、天河中学、培英、65中、86中等的外区最低公费分或最低择校分,高于该校相应的公办或择校的“必录线”。如南武中学公费和择校录取分分别为634分和652分,而外区最低分各为641分和667分,竟比本校录取分高了7分和15分。此外,三中、培正中学、47中、天河中学、玉岩中学的公费分数线与外区生最低公费分持平;真光、16中、育才、五中的择校分数线与外区生最低择校分持平。

多校负责人表示,提前批区属高中投档根据外区、本区生计划严格执行,确保了区属高中提前批本区考生的投档数超过学校计划总数的75%。

异常不一定是新政造成

“估计是因为很多外区考生挤‘老三区’的学校,但‘老三区’对这些学生的招生比例不得高于25%,因此就抬高了这一人群的录取分数线。”不少家长这样分析。但实际上,记者采访了解,这样的外区分数高于学校最终录取分数是和新政有一定联系,但并无必然联系。

据悉,根据新规定,在提前批区属高中投档时,本区与外区考生将同时投档,当外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公布的面向外区招生计划数时,就不再投外区考生,而在该批次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继续对本区考生投档,直至完成招生任务为止;当本区考生投档数已达到公布的面向本区招生计划数,而外区考生投档数还未达到公布的面向外区招生计划数,则继续对本区与外区考生同时投档,最终本区考生的投档数将超过学校计划总数的75%。

市七中谢校长介绍,新政策和外区分数线高并无多大关联,往年外区学生报考七中的比例均未超过25%,今年依旧如此,老三区报考学生占了91.33%,老三区之外考生只占8.67%。“也就是说报考七中的外区学生并未达到25%,人数不多但成绩比较好,最低分693分,高于本区的692分。”

外区考生将面临更大压力

据了解,在七中遇到的“外区学生比例不足10%,分数却比较高”的情况在其他老三区的学校也十分多见。

有行内人士分析,今年的中招新政,规定老三区学校在面向七区招生的可以招收不超过25%的外区学生,因而使很多在提前批、第一批均有招生的老三区区属学校把对外区招生的名额都放在了提前批,以争取各种好的生源。“这对本区考生来说是好事情,他既可以报提前批,也可以报第一批,机会多了,但对要报考这些老三区学校的外区考生却很为难。”该人士分析,由于不能超过25%,所以使很多外区考生就特别谨慎,怕自己高分落榜。

从昨天的录取情况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老三区学校的外区招生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不少外区考生为求保险纷纷转投了其他更有把握的学校。而对留住本区优质生源的外区高中来说也确实产生了作用。”

最“热”高中前三甲

华附:

公费线744分最高

全市提前批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仍是华师附中,公费线744分、择校线740分,分别录取322人和60人,其中体育特长生为14人。面向全省招生的创新人才班依然是100人。

据该校招生负责老师透露,今年华附受到了高分考生的热捧,原始分780分以上的15个“集体状元”招到6个,包括了早前所披露的考取了799分的李杨怡;而在760分高分段考生中,华附共录得138人。“华附高中并没有重点班,考生入学时是随机分班的。今年的平均分达到了754分,可以说班班都是‘重点班’。”

省实:

“自筹经费”分仍高

省实今年将一共设立6个创新人才实验班,即除了2个面向省内招生的“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外,还面向广州市考生开设4个“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比去年增加2个。

这一点果然吸引了不少广州优秀初中生报考。今年该校公费线为727分,比去年高了7分,平均分达到743分多;而今年的自筹经费线713分则比去年的择校线高出了12分。该校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表示招生计划为276人,费用是每学期1万元,“但我们对生源质量仍然严格控制”。该老师说,因此该校今年的自筹经费线也很高,在全市的“择校线”中排第三。

广雅:

特长生分数提高100分

今年广雅中学公费线为722分,比去年提高了10分之多,更挤入了最热门学校前三甲,平均分达到了720.8分。

记者发现,该校仍然得益于“近水楼台”。在其录取的前10名学生中,有7名是来自广雅实验学校,其中6名占了该校录取榜的前六名。

该校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提高了对特长生的招生门槛:由原来的特长生招生最低公费线提高到第一批公费线(605分)标准,这意味着招收特长生的分数提高了约100分。结果,该校体育艺术特长生录取49人,700分以上的有21人,730分以上的高分段中也占了6席,最高录得756分。

焦点学校

执信中学:

择校遭遇“大小年”

由于考生的分数整体比去年有所提高,因此今年大部分学校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但例外的是,市属名校执信中学的择校分数仅为657分,与公费线相差高达61分,在提前批37所学校中,仅高于14所区属学校的择校分数。

执信中学以往公费线跟择校线分差在6至8分内,像今年这么悬殊的差距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这种情况跟高考的大小年有点类似。”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对执信中学的择校分数并没感到多大的意外。据悉,执信今年依然招收16个班共832人,与去年招生规模一样。

华附南海:

唯一民校受追捧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作为一所民办高中,今年首次在提前批招录,受到了考生,尤其是没有广州市户籍的考生的高度关注。该校高一计划招生800人,其中广州招收300名,在佛山招收200人,在全省招收300人。结果,今年首次上提前批的华附南海录取分数线就达到了692分,比很多区属学校都要高,最高分达到773分。

为了招揽高分考生,该校还开出了优惠条件,如分数低于华附本部30分以内的,即714分以上的考生,入读该校一年只收费2480元,如果进入广州市前100名再减半。

三大疑问

780分上不了广雅中学?

不是考不到,是考不得

记者在广雅中学录取现场获悉,广雅实验学校一名考生,考得780分高分,也想报广雅高中,但由于其户籍为番禺区,而与广雅“失之交臂”。

尽管该考生没有广州市区户籍,但难道他就不能以“择校”的方式进广雅?

“这样的考生其实每年都有,我们也想录取,但政策不允许。”广雅中学有关招生老师透露,按照广州市教育局规定,“外地”考生可以报读广州市公办学校的择校志愿,而所谓的“外地”考生是指“大广州”以外的。但从化、增城、番禺、花都等区户籍的考生就不在此列,他们只能报读该户籍区域的学校,而不能填报广州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的公费志愿或择校志愿。

市招办负责人解释说,此举为了均衡大广州的教育资源,不能因为地区邻近,而让尖子生涌入广州市区名校就读,这样就不利于广州市区外的其他地区的教育发展。

11高中“择校线”高过“公费线”?

非户籍考生“抬高”了分数线

记者发现,昨日提前批录取的37所高中里,省市及八区24所示范性高中里有11所是择校线高过公费线,另外还有3所高中是择校线与公费线持平的,进一步显示广州名牌高中的“分数倒挂”状况加剧。

对此,不少高中招生负责老师都表示,“择校”高于“公办”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是,公费生学位仍紧张,因此考生们“挤”向了择校学位。如南武中学,它的公费生招生计划只有540个,与同级学校普遍约700-800个相比,足足少了近半,所以不少考生反去争60个择校生学位,但却无形中抬高了择校线。二是,非户籍学生抬高了择校线,尤其是大部分偏离市中心的学校,外地人口相对集中,其子女很多是非户籍学生,需要靠“择校”而入读公办中学。

尖子生群体成了“娘子军”?

初中阶段考试方式较适合女生

记者采访发现,广雅中学录取前十名中7女3男;华附、省实录取的前十名考生男女比例均为4:6;执信中学录取的高分考生也明显是女多男少……“尖子生阵营都快成‘娘子军’啦!”有学校招生老师感叹。

为什么目前女生读书要比男生“叻”那么多?对此,受访的不少中学负责人都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初中阶段学科设置、考试形式等都比较适合女生的思维方式,她们比男生基础学得更扎实,系统性也更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更强。相比较而言,初中的男生仍然比较“多动”,学习容易被干扰,情绪波动及偏科的情况也比女生更明显。“到了高中,有了自主性模块学习,男生会稍有起色,但近年来,高考的尖子生及录取中,‘阴盛阳衰’也确实越来越明显。”省实一位老师说。

作文大全      米粒妈咪在线课程